徐正兵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为缺少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读书也不仅仅的阅读教学课堂的事情,学生的课后阅读语文书和其他的书籍,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读书,也要注意方法。此外,除了加强读书的指导意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阅读教学自身的研究。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行为;阅读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以“读”为中心的教学,以课堂教学为形式,以学生的“读”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读”的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活动。阅读教学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是学生的“读”。然而,笔者在近期听年轻教师“入门课”时,感到问题严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指导朗读,而是反复的讲解,扣词语的意思,辨句子的含义,概括段义,抽取中心,将阅读教学变成了医生的手术台,无情的剥夺学生从朗读中获得的乐趣。我在评课时谈到我的意见:读、读书、有兴趣的读书、自由自在的心甘情愿的读书。应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理解“读”。
一、“读”的兴趣
阅读教学不读书,偶尔的读书活动也是学生为了寻求教师的答案而进行的被迫的读书行为,这不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他们也很难从阅读中获得乐趣,长此以往,学生不喜欢阅读也就不奇怪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语文老师,能够培养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本身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笔者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1、名人名言的熏陶 我和学生一起在板报上开设了“我和伟人一起读书”的板块,将学生喜欢的名人、有关谈读书的名言等抄录在上面,让学生从他们尊敬的伟人那儿获得熏陶,体会到读书的重要和情趣。
2、阅读感受的交流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理解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同,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我经常提供给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的平台,让学生在阅读后获得与别人交流的机会。我还经常通过综合实践课,在某一阶段进行专题阅读,如进行古典小说专题阅读、诗歌专题阅读、古诗词专题阅读等等。学生们最喜欢的是听我谈阅读的感受,我相信,他们在体会着我的感受时一定也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简化阅读的要求 阅读贵在“读”,应该只注重学生阅读行为的本身。必要的阅读提示可以向学生作一些介绍,但不可以冲淡阅读本身的行为。阅读的要求繁琐或者过高,都会降低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读”的方式
我们见到的有关讨论阅读教学方面的文章中,关于“读”的词语已经太多,如:范读、引读、分角色读、齐读、开火车读等等,读的形式不可谓不多,然而归结起来只有一种,那就是朗读——阅读的一种方式。课堂教学中,我们对阅读的理解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有感情的朗读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阅读,绝大多数都是默读,有感情的读仅仅只是阅读方式的一种,而不是全部。
有感情的朗读,无可厚非,朗读需要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有感情的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有利于教师获得学生对文本理解程度的反馈信息。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有感情的朗读会受到学生心理、生理等因素的制约,两个都具有很高的朗读水平的语文老师对同一篇的文章的朗读理解尚且不一致,况学生乎?片面追求有感情的朗读,必然会导致一部分的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也应该更注重朗读得是否正确、流利,从对学生的阅读行为的养成和发展的角度看来,正确、流利的“读”比有感情的“读”更重要。
在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意学生阅读方式的多样化,除了朗读,还有诵读、默读、浏览、速读、查读、略读等等。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教学中重视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促进学生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的学习和实践,这必有利于学生获得阅读的能力。
三、“读”的追求
1、尊重阅读主体的个性感受
由于阅读行为是读者和作者创造的文本之间的对话,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在接受的同时又能动的反作用于文本,其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的复杂性表现在阅读的全部过程中,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复杂的心智活动和复杂的情感活动总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难以分割的,这就是阅读行为的本质特征。“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著名论断,说的也正是阅读行为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珍视和培养学生阅读的个性感受,让每一个学生对文本都有自己的理解,而不能用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阅读的感受,搞所谓的标准答案。
阅读行为的复杂性,以及阅读主体的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导致了我们对阅读行为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行为的表面上。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个体阅读行为及感受的珍视、培养和发展,是我们阅读教学中所要提倡和追求的。但是阅读的个性感受不是都正确的,如果读《长征》说红军太傻、读《景阳冈》说武松破坏生态不爱护国家保护动物等等,显然是需要进行引导和批评的。文本所表达的内容总是有一定的指向的,我们可以根据理解层次的不同,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如上所说的例子,这种“独特的感受”已经成了笑话,它远远的偏离了文本在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向。我们允许学生对文本的文字意义、甚至是文本的哲学含义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是文本达到国家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文本的文字意义、哲学意义和政治意义有一个正确的把握。
2、达到阅读数量的保底要求
学生的阅读量,是学生获得和形成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
关于阅读的文本的数量,《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能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六年总计不少于150万字(这其中还包括对词汇、句式、结构、写作技巧、表现手法乃至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在这种阅读实践中的记忆和领悟)。这不是一个空洞的简单的量的要求,而是根据语文金子塔所显示的规律:理解一篇文章必须以感受同样主题的四、五篇文章为基础,这是显性的硬性要求,只能多不能少。照此计算,150万字只是在尽可能的不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的前提下的保底要求。当然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它又是可以超越的。
古今圣贤的成功经验,反复证明了大量的阅读、终身阅读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要求后,鼓励、提倡我们的学生更大量的阅读,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
3、加强阅读行为重复的数量的研究
对于阅读量的理解,我们往往更关注阅读的文本的数量,其实我们也应该关注阅读行为的重复的数量。
阅读行为的重复的数量,有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目前相对偏少。根据笔者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可以肯定的是,150万字的阅读量应该分散在各个年级段来进行,光是中高年级来搞是不行的;其次阅读贵在有恒,“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除了说读书的态度以外,还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阅读行为的每天重复,也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到一篇文章需要重复多少次才能达到“理解”(小学阶段的要求的“理解”)的程度,这存在着个体差异,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大量的阅读行为自身的重复,对于“理解”是非常有益的。
综上所述,“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让学生感受“读”的乐趣、学到“读”的方法、获得“读”的个性感受、保证“读”的数量要求以及继续开展“读”的研究,对在新形势下开展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本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