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初探

2013-04-29 19:20张毅等
西江月·中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方法途径诚信教育大学生

张毅等

【摘要】诚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诚信需要大学生的内在自我修养和觉悟,也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以及良好的校园环境的熏陶。因此,高校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创新,积极建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法途径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诚信不仅对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完善、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也有着积极作用。当今社会,一个人诚信与否已成为社会评判人格的重要标准之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诚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社会掀起诚信热潮的趋势下,大学生诚信教育与大学生诚信现状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当今大学校园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考试作弊、抄袭论文、拖欠学费、不按时还贷、伪造困难生资格、求职造假、网络道德失范等不诚信现象。在社会制度的碰撞和多元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大学生诚信缺失已经成为了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殛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针对这一现状,高校通过各种举措提升诚信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并通过相关途径与方法,将诚信教育纳入了学校教学的日程上。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分析

1、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是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一些父母只看重子女知识能力的提升和爱好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诚信、合作、谦逊等良好品德的培养。一些家长不能严于律己,不能在诚信意识和行为上起到表率作用,使自身不诚信的行为影响了孩子的行为方式,从而影响了孩子优良诚信品质的形成。

2、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但在实际上却是重智轻德。此外,部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实施上出现的不公正、个别教师的不诚信行为等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使学生没有在大学这片净土中收到应有的良性感化与教育,从而造成了诚信教育的缺失,并产生了对诚信社会的质疑与不认同,进而加剧了自身诚信缺失行为的发生。

3、社会环境因素

当今社会中,某些企业或个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引发了一些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虚假银行诈骗、拖欠赖帐、偷税漏税、走私骗汇等形形色色的“失信”现象;更有甚者钻法律空隙,通过这些失信的方式获利并取得“丰硕成果”,从很大程度上纵容了失信态势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健康道德品质的形成。

4、大学生自身因素

部分大学生在入校前社会生活经历比较简单,他们往往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感性认识来理解社会,被一些社会现象所影响并牵制,使得其责任感弱化,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惯于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漠视他人的感受,极少理解他人并为他人着想,更不会估量其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模糊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但实际上诚信教育与其它专业课程和文化课程相比,其重要性还未能充分的体现。大部分高校的诚信教育基本上被作为思政课程中的一部分或者一个教学要点,笼统地囊括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得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与教学方式不严谨、不规范、不系统,最终直接影响了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2、路径狭窄、教育方法单一

诚信规范不仅具有现实化、大众化的特点,同时更具有生活化、实践化的特点。一个人诚信与否,不在其言,而在其行。目前高校诚信教育大都停留在传统的课堂说教和纯粹理论灌输上,学生切身体会、亲身实践的环节相对欠缺。因此,诚信教育的路径及方法需要具有多样性,以往单一的教育方法与狭窄的教育路径势必影响诚信教育的效果。

3、缺乏专业的诚信教师队伍

在高校教学岗位上,专门从事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并担任诚信课程的教师并不多。诚信教育需要具备科学系统的教学内容、明确的教学目标、周密的教学计划以及合理并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而理论层面研究的不足和教学岗位上教师非专业化,加之没有合理、规范的组织,直接影响了诚信教育工作的质量。

四、探讨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诚信教师队伍

大学生诚信教育质量的高低与教师队伍的水平密不可分。为此,在做好诚信教育工作中,首先要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诚信教师队伍,精心选拔一批具有较高的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理论水平和责任心的教师来承担教学工作,通过培训、说课、集体备课等环节后进行授课。这不仅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规范,教学环节的严谨有序,教学形式的新颖多样,也保证了授课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能够将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融入到诚信课堂之中,能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和启迪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言行来示范和引导学生。大学生诚信教师队伍的组建将高校诚信教育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使得诚信课程的规范性和诚信教师队伍专业化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让广大学生对诚信教育有了真正地认同感。

2、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诚信教育成效

诚信是一种行为规范。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更重要的在于诚信行为的养成。作为高校,其一,需要制定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诚信教育制度,对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不诚信行为,做出明确的要求和惩戒规定,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规可遵,增强诚信教育的规范性。其二,要严明校规,加强惩戒。对学生在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恶意欠款、就业掺水及日常生活中的失信行为,给予及时、适度的惩处,从而打消其侥幸心理。其三,需要创建全员诚信教育的格局,培养全员诚信教育意识。一方面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要重诚信、讲诚信,言传身教履行诚信。另一方面学校管理部门也要把诚信作为行动的基本准则,守信用、重承诺、践约定,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其四,要创造条件,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通过诚信道德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各种诚信行为进行分析归纳,并详实记录,让学生在实践自己承诺的过程中养成诚实信用的道德观念和诚信意识,并逐步地外化为自觉的诚信行为。

3、创新诚信教育方法,完善诚信教育机制

教育效果是否显著取决于教育的方法。恰当、新颖、多样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学生从中受益并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高校诚信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摆脱以往固有的教育模式,采取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将诚信教育与学生专业必修课、思想政治必修课互相结合,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在学生专业必修课教学过程中加入诚信教育的内容,可以有效提高诚信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感受到诚信的渗透力;而思想政治必修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诚信教育的理论精髓将被融汇其中,在课程传授过程中诚信的内容能够得以全面的强化。此外,要充分利用学校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等教育形式,将理论说教变为思想引导,多层面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努力拓宽“课外”诚信教育的途径,把诚信教育融入校风、学风以及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中,并积极组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从课堂教学走向亲身实践,从而逐步完善学生诚信教育机制。

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作为高校,必须要提高认识,立足实现,根据学校学生诚信状况的现实特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广开渠道,积极探索诚信教育的途径,真正将高校学生诚信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姬道兴.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2007(4).

[2]陈卫平.建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7).

[3]陈晓晖,高超.关于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2).

[4]徐伟东.关于诚信教育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

猜你喜欢
方法途径诚信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困境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