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

2013-04-29 15:43黄俊钦
西江月·中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听力理解

黄俊钦

【摘要】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且《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听力技能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细化了分级目标。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听力教学就成为一个很现实且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简单地分析了新课程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并从五个方面提出培养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听力理解;听力教学现状;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

一、听力理解的内涵

Widdowson (1978) 认为,听力理解有两个层面:一方面,听力理解意味着对句子意义的认识,即辨认出接收到的信号与相关语言的语音和语法之间的联系,而后获取句子的意义;另一方面,听力理解是对句子在交际中的功能及其价值的一种认识活动。也就是说,听力理解不仅是听话者接收话语(听力材料)的字面意义的过程,而且是听话者推断出所听到的话语的隐含意义,即交际意图的过程。

在语言交际中,听话者是如何理解话语中的隐含意义,即说话者真实的交际意图呢?听力理解并不是听话者被动接受语言刺激的过程,而是听话者主动加工所听到信息的过程。在听力理解中,准确的话语理解过程应是:分析说话者所说话语的语境,结合语境进行推理,寻求最佳语义关联,力求语境效果,从而正确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二、影响听力教学的因素及学生在听力理解方面常见的困难

(一)教师和教材方面

首先是教师观念问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描述确实引起了师生对听力训练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教师缺少理论指导、班级学生众多等因素,许多教师把听力课上成了听力测试课,这种呆板的测试使课堂气氛沉闷,师生情感压抑且缺乏互动交流,结果是事倍功半,学生难以达到预期的水平。师资与听力教材缺乏也影响着听力教学的开展。中学英语教师可谓是“全才”,一个任课教师往往是听说读写一把抓,就听力而言应该有专门的教师从事听力教学与研究,这必将是对师生双方、教学双方均有利的。现在教师可使用的听力材料除教材中与单元话题相关的听力材料外,一般是教师在平时根据教学进度寻找一些适合自己学生听力水平的补充材料,时间、精力花费不少,但效果不甚理想。

(二)学生方面

首先是心理准备不足。有些听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对听力缺乏信心,总觉得听力很难,一听就怕,越听越听不懂。其次是词汇障碍。听力所要求的词汇称为听能词汇,它与阅读的领会式词汇及写作的复式词汇不同。有时一个词听几遍也听不出来是哪个词,但一写出来这个词,马上就恍然大悟。语音辨别能力差和文化背景知识障碍问题也影响着听力理解能力。听力不同于阅读,在听力中有些词,尤其是虚词,读得很轻,当说话人以正常语速讲话时,不仅语音语调自然,而且有大量的连读,这时辨音能力稍差的学生就会连简单的词也无法听出来;由于学生不具备一定的英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不了解和熟悉英美国家人们的一些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听力理解便会产生一些问题。

三、新课程下高中英语听力理解教学的实施方法

基于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呢?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高中英语听力理解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学习推理知识

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语言交际中话语的字面意义有时与说者的真实意图相悖,因此听者不仅要理解说者所说话语的表面意义,更重要的是经过推理,理解其隐含的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指出,听力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听的策略和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此,要求学生能排除口音、背景音等因素的干扰,抓住关键词,听清大意和主题,确定事物发展的顺序和逻辑关系,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评价所听内容,判断语段的深层含意。新课程背景下的听力教学强调整体理解语篇,倡导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判断能力,而非单纯获取句子层面的信息。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所听内容,而且要对其作出正确、适度的反应。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而这一能力的获得和提升又离不开相应的认知策略。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在Pre-listening环节向学生介绍推理思维方法,并结合听力材料指导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结合语境,寻求话语间的关联,进行语用推理,分析话语的字面意义与隐含意义之间的关联性,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推断出话语的方外之意,使学生在产生听的兴趣的同时,掌握有效的听力理解策略。

(二)树立语境意识

所谓语境,就是言语表达和理解的情境。要理解会话的含意,不能仅限于对语言系统内部各个层面的讨论,还必须依赖语境理解话语的真正含意,解释言语行为的言外之意。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例如, “Its cold here.”这句话,就可以陈述一个事实(客观说明这里的天气),可以表达一个请求(天气冷,请关窗户),可以用作建议(这里冷,不妨换个地方),可以用于警告(这里冷,小心着凉),也可以表示一种埋怨(这里气温不宜人)。

交际离不开语境,脱离了具体语境必然导致言语理解的失败。教师在进行听力教学时要注重制约和影响交际成功的相关语境因素,强化学生的语境识别能力,使其在语境中寻求关联,在关联中建立推理的依据,从而领悟语言形式在特定语境下的功能意义。

(三)了解文化背景

学习英语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在听力理解中,文化因素是以背景知识的形式影响语言理解的。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对所听材料产生更深刻的理解,甚至能弥补一些语言上的不足,并增加听话者对理解所听内容的自信心;而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单凭自己的思维、逻辑去判断或推理就很可能出错。

例1:

A: What time is it?

B: Well, it is high time for tea break.

在例1中,学生需要知道tea break独特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理解B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其实,tea break(茶休)源自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1840年前后),英国的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每到下午就意兴阑珊,百无聊赖,心想此时距离穿着正式的、礼节繁复的晚餐还有一段时间,但又觉得腹中空空,就请女仆准备几片烤面包、奶油以及红茶,邀请几位好友共同品尝,调侃聊天,共享轻松、惬意的午后时光。其闲适的生活情调一时在贵族社交圈内蔚然成风,绅士名媛无不效仿,沿袭至今,演绎成一种优雅自在的下午茶(afternoon tea)文化和每天固定的休息时间。如今每到午后3~4点,英国人就开始茶休。人们沉浸在优雅的古典音乐中,品尝奶茶与甜点,谈笑小憩,以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tea break也由此得名。

例2:

A: Do you like rugby?

B: I am a New Zealander.

从语用学的角度讲,在例2中,B的回答违反了关系准则。仅从语义上讲,rugby 与New Zealander毫不相干。如果学生不知道橄榄球是新西兰人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即使能听清楚B说的每一个单词,仍无法推断出B到底喜欢不喜欢橄榄球。

教师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向学生渗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鼓励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消除因文化差异引起的听力理解障碍。

(四)辨别说话语气

在交际中,语气往往是说话者心情、态度和观点的流露,是传递给听话者的声学符号;同时,说话者常使用不同寻常的语调或者重音来暗示其所说的话语不能作一般的解释,即所谓的“听话听音”。正确辨别说话人的表述语气可以帮助听话者捕捉到理解话语所必需的关联,从而作出正确判断。

例3:

W: Mark i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M: Should he do that when the final exam is drawing near?

Q: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Mark should do?

A: Go on with the games.

B: draw pictures on the computer.

C: Review his lesson.

D: Have a good rest.

在例3中,男士说话的语气较为严肃,对 “Mark i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表现出担心与不满,再根据对话中final exam这样的关联信息,学生完全可以判断选项C是正确的。

语用推理应从准确把握说话者的语调和重音着手,因为话语中通常含有“说话者利用音长、音高、音调等语音表现手段所体现的言外之意”(李冬梅,2002)。

(五)听说训练结合

“听”是语言输入,是理解言语的过程,“说”是语言输出,是口头表达思想的过程,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教师应改变听力教学中唯“听”而“听”的教学方式,将“说”纳入“听”的范畴,将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与对口语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尝试在学生听完一篇会话材料后,通过pair work, group work, role play, presentation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模拟真实的会话情景,加深对听力内容的理解,提高理解会话含意的能力,以及借助非语言信息捕捉说话者真实含意的能力。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得体交际的能力,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内化和听力理解方式的改变。

四、结束语

教师在明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分级标准与实施建议的同时,应以新课程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理念为指导,在日常教学中有必要阶段性地总结、反思自己的听力教学方式和指导理念,探究这些方式和理念是否科学、有效,是否能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在不断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个研究型的英语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Widdowson, 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李冬梅.近十年来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2(2).

[4]邵水平.高中学生英语听力困难及其对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2).

猜你喜欢
听力理解
Top—Down与Bottom—Up如何促进听力理解
浅析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非英语专业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以听力理解和视译为例浅析缺乏言外知识对口译的影响
浅析大学英语六级听力对话中的隐喻
图式理论在师范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对高三MHK教学方法的科学研究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写部分应试技巧
高职英语专业听力课堂教学的调查和分析
语境在英语专业四级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语境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