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芬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问要注重技巧,注重问题的准确性、具体性、启发性、趣味性等。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问
课堂提问是生物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是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正确地引导学生,善于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科学地设置问题,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去分析、去判断、去推理,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之处并对症下药,改进教学。
如何才能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正确地运用问题材料,以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呢?下面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问题的准确性
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一定要表达清楚,选用准确的词汇,且语言要清楚,不能模糊不清,颠三倒四,否则学生没有办法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中抽取中心思想,从而使得学生的理解出现障碍。例如,在讲述“鲫鱼”一节时,首先,我让学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七门动物,然后提问:这些动物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在提问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以下结论:这七门动物身体里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都属于无脊椎动物。有些动物的身体里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类动物就是脊椎动物。而最低等的脊椎类动物就是鱼类,于是就顺理成章地引入“鱼纲”这一课题。
二、问题的具体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不可模棱两可,不能让学生去猜,不能容纳的概念太多。这样学生将会找不到问题的中心,也就不能掌握出题者的意图。
三、问题的启发性
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教师每道问题的设置都要有一定的启发性。而且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分析、判断和推理。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将会得到提高。通过对鲫鱼外部形态的学习,可提出“鲫鱼在外部形态上有哪些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
点?”这样的设问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不仅能使学生认识教材内容组成间的联系,并且通过分析和综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问题的趣味性
有趣、有味的问题将会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有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味,才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提出的问题值得思考和分析。有趣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思考分析问题,从而能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五、问题的难度
教师在设置一道问题时,一定要让他有存在的价值,但是“难而偏”或“浅而易”的提问都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问题的设置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即需要学生深思熟虑,而又是力所能及的问题。问题的难度,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到所学的知识,还能让学生发展思维,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六、问题的跨度
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教师要切记跨度太大,否则会让学生找不到重点。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问题设置的内容要集中,要抓住关键点,凸显重点。如在讲述“呼吸作用”一节时,我首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复习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之后,依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这些能量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那么这些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而用于生命活动的呢?顺势将学生引入了“呼吸作用”这一主题。
七、问题的梯度
从问题的梯度方面来说,在设置时,教师要有区分,要由小到大、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这样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角色,更好地去追求知识的
真谛。
如在讲述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时,我先采用复习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对种子、根、茎、叶、花各章里已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回忆,这就是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然后通过对这些知识的重新整合,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这样层层设问,环环相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八、问题密度
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考虑问题设置的密度,不
宜过疏也不宜过密。过疏过密都不利于大脑皮层的有效储存。
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的实验时,可利用操作的间隙,根据实验技能训练要求向学生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在实验前,为什么要给植物遮光1~2天?在做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时,为什么要把摘下的叶片放在酒精里隔水加
热?以前曾学过用什么方法鉴定种子内贮藏有淀粉?这类提问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每项操作的目的,而且可以活跃学习气氛,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综上所述,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促进生物教学有着积极的
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提问的合理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