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与歌唱性问题探析

2013-04-29 00:44:03吴大鹏
音乐天地 2013年7期
关键词:歌唱性触键表现力

吴大鹏

从事钢琴教学这些年来,笔者经常遇到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他们反映当一首乐曲基本熟练了之后,为什么仍然不能将所弹的曲子充分的表现出优美动听委婉柔和的歌唱般效果,他们始终不满意自己的弹奏,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发现并解决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主要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学生在演奏钢琴的时候缺乏音乐表现力,另外一个是演奏旋律的时候声音缺乏歌唱性。下面就这两个问题,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音乐的表现力。

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说过这样的话:“完全没有音乐感受的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够理解和享受音乐……”,这就说明音乐的理解及感受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而在学习钢琴音乐过程中,学琴者应当将这些内在的感受和理解表现出来。这就需要通过培养学生适度的外界听觉感官的训练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确定音乐审美标准。这是针对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能够由此在学生的感觉深处,建立自身对音乐的本我认知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如果说学习钢琴在练习方法上有很多规范的步骤和技巧性练习用以打下学生的弹奏基础能力的话,那么教师引导学生有选择性的聆听美妙经典的音乐,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这种感官意识能力,为接下来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感觉基础,即音乐表现力。对于钢琴教学来说,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与追求声音以及集中体现训练技巧这三者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钢琴老师在教学中采用引导方法,通过对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描述以及曲式和声的分析,让学生学会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很好的把握钢琴作品的各个段落,段落之间不同层面的音乐情绪的变化,掌握艺术表现力所必须的作品情感脉络。同时将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手指运动,力量的分配和使用等专业技术性问题,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围绕着音乐的情感表现来展开。在教学的过程中充满艺术的趣味,以情感体验转化为对音乐作品剧情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把握音乐表演中乐曲高低起伏的音乐表现,掌握住“势”,这里的势就是音乐的走势,达到以情定势。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必须通过对整部音乐作品内部结构、肢体、段落、乐句的细微体会和理解作曲家的真正情感与思想,才能演绎出出色的音乐。然而如何理解作曲家思想与情感则需要大量的去涉猎关于音乐作品的演出录音和现场演绎,真正从视觉和听觉的直观感受上来获得这个基础认识。很显然这种基础来源于接受良好的音乐熏陶。如何获得良好的音乐熏陶,在现在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现在的教学条件要大大好过以前的时代,电脑、CD、DVD播放器材的大量普及提供多种音乐视听平台供学校教学和学生们学习。通过有选择性的播放经典音乐给学生,教师通过边播放边讲解来激发学生内心的音乐表现欲望,同时通过范奏讲解和一些适当的肢体语言的辅助表达配合音乐演奏表现,对促进学生理解音乐,演奏音乐的热情和投入的积极性是有很大帮助的。这样就能够使得学生在有着自身感受和强烈的表现欲的前提下发挥出有别于机械式弹奏的手指触键,将自己的思想通过手指弹奏表现出来。音乐有了思想,就有了生命力,就具备了音乐的表现力。

其次,我们需要正确认知钢琴弹奏中的歌唱。而前提是要弄清楚什么是歌唱。

关于歌唱性问题,如果说钢琴音乐的表现仅仅是靠手指完成而无法通过嘴巴去发声歌唱出来的话,那么钢琴音乐的歌唱表现则是通过外在的手指技术处理结合内在思维逻辑有机整合,这种弹奏通过触键的声音和走句的歌唱性发展来体现。那么,在钢琴音乐中是如何表现歌唱呢?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歌唱”。魏廷格的著作《钢琴学习388问》第309个问题就提到了歌唱性问题,他指出:歌唱性就是人们在唱歌的同时体会到的那种美感、情感、情调、心态。而当我们用歌唱的内在感觉来弹钢琴,并且又能把这种感觉通过手指转变为相应的琴声的时候,就是弹奏中的歌唱性,这种歌唱不用嗓子唱,而是用手指“唱”。从广义上理解歌唱性,虽然都是音符,但是每首钢琴曲都离不开旋律、句子、气息,而这些都是与歌唱性密切相关的。而从狭义方面理解歌唱性,这就是很多乐曲上都通常注解的标有“如歌的”这样的提示文,我们经常能够遇到这样的谱子标注,这体现出钢琴曲的曲调其实是最接近人声歌唱的乐曲,听起来就是未填词的歌曲一样。而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概念,追求钢琴的歌唱性美感是每个时代的钢琴音乐家都共同追求的目标。

最后,为钢琴的歌唱性找出方法实践的依据。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练习钢琴的触键发音时,把钢琴乐谱中那些能够体现歌唱的句子作为练习对象,由此在钢琴发音的弹奏方法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在这里首先需要弹奏者做到“心中有歌”,根据不同情感的乐句采用不同的触键方法与之对应,从而使得手指触键后发出的琴音不能有过分的坚硬和炸响,仿佛人声一样的高低起伏,将情感与力度不断的调整,时而递进,时而叠加,按照谱面作曲家标识的力度与感情、速度标记去“歌唱”音乐,做到熟练表达和良好习惯的掌握。在熟练掌握这种触键方法之后,就能使得学生在理解钢琴音乐的表现方面不再是一个个生硬的音符排列为主,死板僵化的机械式读谱练习,由此转变成流畅、动感旋律语句能力的练习。同时,在弹奏过程中遵循句子的气息,将这种音乐语言用弹奏的方法通过手指表达出来,达到音乐情感的拟人化效果。正因为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所以语言的表达往往就如同我们朗诵诗歌般朗朗上口,滔滔不绝,一字一顿的雅韵和情感吐露尽显其中。由此可见,歌唱性与说话这二者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手指代替了嘴巴,在表达上的思维逻辑上这两者是共通的。有了良好音乐表现力和歌唱性的准备,我们就可以在钢琴演奏上避免出现有劲儿使不上的现象,这种劲儿更多体现在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之间的关系。这种理解会从不同的乐谱上找出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发现即便是有了对音乐表现力的感受和对歌唱性的理解,一些人在演奏钢琴音乐的时候仍然不是依照谱面的要求来做的,他们并不注意严格的读谱,而是仅仅将谱面上的音高背记下来,按照自己的心意和理解去弹奏,将节奏、指法、呼吸动作、强弱记号、表情术语统统抛在脑后,完全不负责任的按照自我的想法乱弹一气,并自我陶醉,这种弹奏也是常见的一种问题。对于学生来讲,正确表现力、歌唱性和把握乐曲的真正内涵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在钢琴弹奏中,完美的声音控制是衡量演奏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学生们必须时刻牢记声音是音乐素材的本身,只有弹奏出正确的声音,才能把音乐更加准确的表现出来。音乐本身就是需要用耳朵来欣赏的,我们从感性入手需要体现出来的正是音乐艺术的本质功能,演奏者理所应当的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解释音乐乐曲的内涵,由特别思维引发的特别触键,再由特别的触键发出的特别的音色,进而刻画出特别的意境,达到渲染的艺术情绪,让人们通过听觉器官的去理解钢琴的歌唱艺术,理解音乐作品那无文字又感情细腻的变化。用手指去歌唱,用发出的声音去表现歌唱的内容与情感,这是老师和学生都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技术性问题。而演奏钢琴,除了强调技巧的重要性,更要忠实的诠释钢琴作品,从一开始就必须要对作曲家想要的东西绝对的忠诚,这种忠诚是一个基础,之后才能构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但这种想象不能损害对作品的尊重,也就是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原本规范严谨的音乐弹得一塌糊涂,表现力因为没有获得有效的控制和冷静的处理显得很繁乱,歌唱性也会因此被打得七零八落,整个音乐就被演奏成面目全非的状态,这显然严重脱离了曲子本来应有的表现形式。纵然这样的学生有着非常强烈的乐感和表现欲望,倘若没有仔细读谱,没有理性分句,没有严格地控制,没有规范的动作,这种音乐无法“修成正果”。所以,对于任何时候的钢琴学习,都要为建立完善有效的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再辅以音乐的表现,没有前者的筑基,音乐表现就会没有节制,而有节制的表现,有控制的通过手指歌唱性的弹奏音乐才是让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正确方式。

可以这样讲,好的钢琴演奏是让演奏者自由翱翔于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力、歌唱中,但从不破坏作曲家所要求的作品的完整性,如果能够保持这种正确的走向对乐曲乐谱内容的理解,也就使得学生能够越来越接近音乐表现的核心,演绎出更加完美的音乐。

猜你喜欢
歌唱性触键表现力
歌唱性在钢琴演奏中的研究
当代音乐(2023年11期)2023-04-29 20:28:50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少儿美术(2021年5期)2021-04-26 13:46:36
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触键技巧探究
歌唱性是个好东西,但它到底是什么
小演奏家(2017年5期)2017-05-15 18:28:32
歌唱性旋律的钢琴演奏技术探索
北方音乐(2017年1期)2017-01-29 09:59:56
试论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
北方音乐(2017年19期)2017-01-28 14:14:36
浅析歌唱性在音乐表演中的技巧与表现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音乐传播(2016年2期)2016-12-01 06:41:15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