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燕
摘 要: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并且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传达人类的情感,诠释生命的意义。因此,通过美术教育,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理解,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美术作品 ;感悟;生命教育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经讲过:“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并且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传达人类的情感,诠释生命的意义。只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真正进行“人”的教育和“美”的教育,才能彻底实现它的课程价值和育人价值。因此,通过美术教育,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理解,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一、品读肖像画作品,感悟生命存在的价值
肖像画是描绘特定人物形象的绘画作品,千百年来,艺术家在肖像画上发挥着自己的聪明与智慧,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绘画面貌和风格,同时肖像画也成为人物客观存在的一个历史见证。面对众多的肖像画作品,学生缺乏对作品中人物生命的正确认识和判断,很难从理性的角度去深刻理解作品。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肖像画作品中人物的生命个体加以关注,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感悟生命价值。因为,每个生命个体都是伟大的,是值得尊重的。因此,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会关注自己,把握生命的每一天,充满信心和勇气地迎接未来与挑战。在众多的肖像画作品中,自画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画家对自我的关注和对每段生命历程的真实记录。如苏教版美术15册的《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赏析》一课中列举了较多画家的自画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伦勃朗的《自画像》,课前请学生搜集画家的个人资料,思考:他为什么画那么多的自画像,每件作品的表情、神态如何,他是在研究自己,还是想通过表现自己来传递内心的感受?上课时互相交流,教师总结概括:伦勃朗是一位勇于探索、具有革新精神的画家,这幅作品是他晚年历经破产、丧妻、丧子后所创作的。同时,比较他年轻时的自画像,分析画家在表现人物外貌、传达人物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年轻时的自画像充满着信念,具有顽强和坚毅的性格。晚年的自画像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不甘屈服,在他身上只有艺术的生命在永恒地维系着他。他的作品反映了他不同阶段的生命历程,他的形象在作品中得到永生。由此,引发学生对生命不同阶段的认识与思考,懂得关注、发展生命个体的重要性,努力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充实一生,是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品读风景画作品,感悟自然生命的和谐
生命之美源于自然,专门描绘自然景物的绘画作品我们称之为风景画。风景画中反映的生命与自然的宁和之美需要用“心”体会。在苏教版美术16册《从心底接触自然》一课中,通过美术作品中树的变化来感受季节的变换,体会树在一年四季中所呈现出的不一般的生命形态之美。如:荷兰画家凡·高的油画《盛开的桃花》,他用热情、欢快、跳跃的蓝、白、红等笔触表现了春天盛开的桃花,让人感受到春意盎然的气息,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生命的强烈情感,表现出生命的勃发;师生合作作品《八月的近郊》用轻快、透明的水彩充分展现了夏日里树木的苍翠与生机,仿佛把我们带入空气清新的树林,表现出生命的旺盛;英国画家庚斯博罗的油画《秋天的树林》用浓重的画笔表现出秋天树木丛生,层林尽染的景象,表现出生命的绚丽;中国画家张振华的水墨条屏《雪中》用中国传统的水墨表现出树木在雪中的静谧和冬日寒冷的感觉,表现出生命的积淀。这一切都是画家通过悉心的观察及充满个性的绘画语言展现出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这也正是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的行为要与大自然的规律和谐,人心才能和天地沟通,从而得到真知、真相。在教学中通过分析、解读这些经典的美术作品,感悟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关系,才能让每个学生真正地关注周边环境,关注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用艺术的方式去表现自然,奏响生命乐章。
三、品读静物画作品,感悟生命自身的内涵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这句诗说明了任何平凡的物品皆有生命。当它们宁静的状态被定格下来,他们的生命仿佛在画中静静地绽放。这些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题材的绘画作品我们称之为静物画。画家们大都以物写情,通过对静物的描绘反映生活及时代特征,有些静物画并不像画面上所呈现的那么简单,而是通过这些静物隐含某种“玄机”,甚至带有很强的寓意性和象征性。这种深层次的对作品的理解,是需要细细品读和感悟的。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时需要选择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赏析。例如: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一课中,通过不同题材的静物画作品来感悟生命自身的内涵。花卉、水果就是表现内容之一,如:卡拉瓦乔的《果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作品中呈现出浓郁的自然之美;又如:凡·高的《向日葵》,它有别于前者,重在将一种表现性引入到绘画创作中,他把生命和思想灌注于物体,这样静物就不仅仅是静止的生命了。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要探索的是思想之美。再如:雅克·林那德的《静物》需要我们从作品中发现隐喻之美。生活中的器物就是表现内容之一,如:彼特克莱茨的《有玻璃杯和银器的静物》,通过精致细腻的物品的刻画表现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之美。作品中的物品并不是没有生命,只是生命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罢了。又如:夏尔丹的《铜壶》表现了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厨房用具和食物,通过这些物品的描绘提炼出生活中简单物品的平凡之美。再如:莫兰迪的《静物》、毕加索的《水壶、锅子和烛台》张扬的是个性美。通过以上不同表现内容的静物画作品,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即使平凡的物品也有自身的内涵,关键在于发现。
四、 品读雕塑艺术作品,感悟生命的力量
雕塑艺术作品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是人类力量与生命的传达。如:法国著名雕塑家马约尔的作品《河流》是通过一个丰满健壮、线条圆润的女人形体来比喻大自然的一系列雕塑作品之一,它充分展示了裸体的艺术魅力,象征了人的精神世界和充滿了生命的活的自然。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缅怀革命先烈,各地新建了不少纪念碑,其中规模最宏大的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艺术家们努力探求美术的社会文化价值,通过各种类型的艺术作品体现出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与矛盾,做到用生命启迪智慧,用生命去润泽生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各种作品的欣赏与探讨,帮助学生认识、感悟生命的存在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美术教师在生命教育实施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指引学生往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进,在每一次的课堂实践活动中,面向全体学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去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使每次的教学都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这也正如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人要懂得创造美,享受美,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生命才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