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童
第五章 创新概念
创新和创造是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创造。
第一节 创新的内涵
一、创新的含义
1. 什么是创新
创新的内容非常丰富,涵义十分深远,它不仅仅是一种成果,它还是一种行为;还反映创新者的一种精神,一种事业,甚至是一种“虚拟”的建构。因而,可以说“创新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这里的“事物”是广义的,它既包括有形事物,也包括无形事物;或者说既包括物质事物,还包括非物质的事物。
对创新内涵的理解要宽泛一些,如凡是前人没有想过、没有干过的事,你想了,你干了,就是创新。这个定义意味着创新应该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想”,想前人所未想,即创造性想象;第二部分是“干”,干前人所未干,即创新实践。
2. 创新的特点
创新与其他人类活动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
(1)新颖性:与众不同及前所未有的新颖性,这是创新最主要的本质特点。(2)普遍性:创新存在于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正如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3)超前性:创新是指首创,超前于人们的认识;社会认识滞后于创新,这也是客观规律。超前性表现在想在别人前面,抢在别人前面,做在别人前面。(4)独创性:指创新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等是独一无二的。
3. 创新的意义
历史地看,人类本身就是创造的产物。从远古至今的漫长岁月里,是创造性的劳动才使猿逐步进化成现代的文明人,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别就是人会劳动、会创造。当然,人脑是一切创造之源。由于人类的创造活动,才有经济、生产和社会,有了科技,有了今天的文化史、文明史。创造,造就了现代一切文明。
联合国最近有一论断:“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实际是创新力开发的差距,要从开发创新力入手,来缩短差距,消除差距。”市场的竞争,社会的竞争,体育的竞争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创新力的竞争,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竞争。
二、教育需要创新
所有人的需要都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地说,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天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教育需要创新,是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共同需求。天然性需要是一个人生来具有的,它反映了人对生存和发展自己生命所必需的客观需求。天然性需要的满足是通过利用一定的对象或一定的生活状态而达到的。
人的天然性需要不仅受生物需求的制约,而且也受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除天然性需要外还形成了人类所特有的心理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创造需要就属于这一类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明确提出人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是创新之母,马斯洛这五种需要归根到底是靠教育的创新,只有教育的创新,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正是从这个角度才能在更高层次上理解教育需要创新的意义。
可以说需要是创新的动力,有了需要才有创造。教育的需要是要创新观念,变革体制,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和怎么培养国家有用人才的问题。
三、创新要有境界
境界,说到底是一种精神,一种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科学婴儿不是在产房中平静诞生的。科学创新是在腥风血雨中诞生的,科学家是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成长的。因为每一个科学创意的产生和创造或创新成果的问世,都是经过冲破世俗观念以及思维定式的束缚,并伴随着砸碎思想牢笼的艰苦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决定其需要的是科学创造精神的永恒。
虽然哥白尼辞世了,但他的伟大著作,却永远留给了人类。伴随着《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日心说”和“地心说”的斗争更加激烈了。教会疯狂地迫害“日心说”的维护者,著名的天文学家布鲁诺为捍卫“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也因拥护“日心说”,反对“地心说”而被判终身监禁。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辛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年轻的创新者们,让我们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说的一段话自勉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这就是境界,是教育界创新者应达到的精神境界。
第二节 创新力
一、创新力含义
科学技术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单位来说,它是核心、是主导,是关键性、实质性的因素。
创新力是创新主体(个人或团体、企业、国家)运用一切已知情况,针对具体客观问题产生某种具有新颖而独特的、并有一定社会价值产品(作品)的能力。或者说,创新能力,是创造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创新力不是一种一般性的能力,而是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智慧及个性、品格的统一与综合。也就是说,创新力是架在人的才能与个性之间的桥梁。
创新力是创造主体最重要的能力,反映了创造主体素质的高低,也是人的最宝贵的资源。创新力资源是与任何自然资源不同的增值型资源,它越用越多,越用越好,永远不会枯竭。创新力有一个从萌发到形成的过程,萌发形态可称作“类创新力”“特殊才能的创新力”(马斯洛语),还有一种创新力,即“自我实现创新力”。然而,算得上创造型人才,就必须挖掘潜在的创新力,这才是根本。达尔文说:“我超过常人的地方在于,我能够察觉容易被忽视的事物,我还对它们进行精细的观察。”爱迪生说:“不管哪种发明,必须首先考虑实用价值,既要适合大众需要,又要经济实惠。”这是发明创造的原则。
二、正确认识自己的创新力
创新主体在创造活动中最大的敌人是谁?是自己。创造主体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才能真正战胜自己,才能最后战胜一切。这种超越自我的哲学思想,对于创造活动也是同样成立的。凡是自己不认识自己,不去战胜自己的人,常常是未上阵就在精神上失败了,更谈不上以超群的意志去奋斗拼搏。有胆才能有识,有胆识才能成功,这是一切较量实践的规律。
然而,人最难的又是认识自己;而认识自己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自己的创新力。据国外的创造学工作者研究,90%以上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这说明大多数人都没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创新力。
认识自己的创新力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生活实践中,特别是在发明、发现或创造实践活动中逐渐认识到的。
三、创新力的意义
我们面临的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充满竞争的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难题,最终的解决之道靠的是我们自身的创新能力。我们一般地把创新力理解为某种能力、力量和才能。包括直觉、想象、灵感、富于想象力、发明天赋、独创性、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的幻想力等。
创新力的现实意义可以归结为下面几点:
其一,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其二,是实现价值的需要。其三,创造和创新新产品的需要。其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创新力不仅是天赋和才能,而且还是一种责任。创新力不是“解决一个困难的出乎意外的方法”,也不能呼之即来,由创新力富有成果的表现看来,创新力是教育、培养和实践的结果。
我国的教育正处于不断深化改革之中,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尽快实现素质教育,使我国的教育早日培养大批杰出人才,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早日振兴,教育工作者的创新能力是重要因素。
第三节 科学认识创新力
一、创新力人人皆有之
首先,创新力人皆有之。这就是说,一切正常人、健康人都有创新力。
“创新力人皆有之”的论断是20世纪心理学的重大成果之一,它打破了原先对于创新力的天才论与神秘论。陶行知先生上世纪40年代提出了“人人是创新之人”的论断,这是我国的教育家对创造原理的重大贡献。事实上,无论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还是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都坚决地否认过存在天才的说法。爱迪生关于“天才是99%的血汗与1%的灵感”的论断,与“创新力人皆有之”是完全一致的,只要你能勤奋,付出血汗,你就可以成为“天才”。
二、创新力是一种潜力
“创新力是一种潜力,可以开发,也必须开发。”
虽然创新力人皆有之,但是创新力的性质是一种潜在的能力,是潜力就可能开发,也必须开发。否则,它永远只是潜力,你也永远只是个普通的人,而不是人才,更不是天才。
创新力是一种潜在能力。有位创造学工作者曾评论说:“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沉睡着一位创造大师。”你想成为创新的强者吗?那么,请设法唤醒他。
三、创新潜力的巨大作用
人的思维意识活动绝大部分是在无控制状态下工作,更谈不上在最佳控制状态下工作了。这表明,人的大脑潜力极大,创新力开发大有可为。
既然创新潜力这么巨大,人们也必然要问,如何才能科学地开发创新潜力呢?
美国心理生理学家斯帕利教授的研究成果,为人类指明了开发大脑创造潜力的总体方向与基本道路。斯帕利教授进行放射性示踪原子研究后,得出了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与联系方面的较正确的认识。指出:大脑左半球的功能主要是语言、计算、逻辑思维功能,是理性的脑;大脑右半球则主管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并掌握发散思维等非逻辑思维的功能,是创新的脑。大脑左右两半球间约有20亿根神经纤维互相联系着,每分钟可由一侧向另一侧传送400亿次信息,从而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紧密配合、功能互补,并具有“转移机能”效应的统一的控制系统。斯帕利教授由于该项研究成果,荣获了1981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