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杨
摘 要:主要探讨了怎样让学生感触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把生活问题带进数学课堂,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体验生活数学,从而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数学问题;生活;实践活动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以一种我们看不见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数学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切实感触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让数学从课堂走向生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一、合理组织教材,把生活问题带进数学课堂
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探索欲望
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学生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2.通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获得新知
数学教材有很多和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如,在刚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我们教室长8米,宽6米,高4米,现在要粉刷教室的四面墙壁,请同学们算算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立刻拿笔计算,很多学生求出了教室五个面的总面积。这时,我让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教室,想想自己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教室的门窗、黑板是不用粉刷的,于是我又补充了另外一个条件:门窗、黑板面积是22.4平方米,现在你会算它的粉刷面积了吗?学生茅塞顿开,很快算出了答案。通过对这道题目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到解决数学问题必须考虑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学生在相互启发和交流中,问题越来越多,思维越来越开阔,课堂也因此充满了个性与活力。
二、精心设计练习,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際
1.通过实践活动,拓展新知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拓展新学知识。如,学习“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面积,再测量一下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和面积,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1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以“生活经验”的借助,思考数学问题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如,在学习有关服装销售额的统计时,根据羊毛衫、游泳衣使用的季节判断销售高峰。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除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外,还要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题的依托,使学生能借助生活经验来思考数学问题。
三、巧设活动的情景,体验生活数学
中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且他们爱玩、好动,上课经常不专心听讲。因此,在教学中我巧设合理的活动情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认识、掌握数学知识。
在“周长”的教学中,我特意设计了让学生量距离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下座位,想量什么就量什么,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活跃,量桌面、量课本、量窗玻璃、量“学习园地”……这样“周长”的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就从自己的身边找到了。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教学课堂中只有再现数学知识与人类生活联系,才能扩大数学教学的信息量,才能使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数学更加有血有肉、富有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