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

2013-04-29 13:50:57赵静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自我意识

摘 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意识这一视角切入,从个人和市场两角度来阐释苏青小说,从而对其文的现代性肌理做更深层次的解读。

关键词:市场化倾向 自我意识 雅俗共赏

吴福辉先生曾对于海派文学的现代性做出明确概括,认为海派文学迎合读书市场,是现代商业文化的产物这一重要特点。作为海派代表人物,苏青的创作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读者和市场的需求。一方面由于苏青作品大量的平民化倾向满足了读者的阅读审美,另一方面则是苏青有意为之的结果。

一、市场倾向,口实之作

苏青的小说几乎清一色关注女性的婚姻和爱情,并从中探究人性的善恶美丑。平民化意识是苏青小说创作的特色。张爱玲曾经说过苏青最好的时候能够做到一种“天涯若比邻”的广大亲切。诚如所言,苏青通过小说,借助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说出了普通市民,尤其是女性市民的心理话语,并诠释了婚姻问题的矛盾,故而吸收了一大批女性读者的欢迎和拥戴。孤岛时期普通市民在日常生活度日艰难,生活十分拮据,更何况拖家带口,独立支撑家庭的苏青。在孤岛这样一个政治低气压和文化大沙漠中苏青选择谈论一些饮食男女之间的家庭琐事,正给处于孤岛压制下的人们带去了一丝精神和文学的慰藉。

不同于张爱玲的为了成名而作,苏青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则显得颇为无奈。除了自身天赋和兴趣之外,无非是为了“口实”而作。苏青离婚后生活艰辛,唯有靠写文章艰难度日。对于要养家糊口的苏青来说,其小说创作也不得不有一番经济的考量。首先在其发表形式上,苏青选择了连载刊登小说而后集结成册这样一种稿费颇丰,能够开放式联系读者的方式。1943年其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开始在《风雨谈》连载,而后其小说《朦胧月》也采取了连载的形式。其次,苏青的小说会根据读者的反馈来进行写作。苏青的《续结婚十年》就是在读者的不断号召下衍生出来的的后续之作。这部小说虽仍承袭以往自传体的写作方式,但纵观全文没有了先前平实晓畅的现实风格,而是极尽想象之能事,更多从读者出发,将读者想看到的爱恨纠葛和声色性爱一股脑地注入到文章中去,迎合大众的口吻,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也达到了商业价值提倡的“卖点”。充满了传奇性色彩的故事使得苏青的创作思绪跳出了以往空间的限制,更大程度上拥抱了社会,借助爱情这一最朴素的原始追求,脱离自我空间的局限,具有了广阔的背景和画面,描写了特殊时期的人生百态。

诚然,苏青本身已成为生活的奴隶,她深刻体会着劳苦大众的阅读需要。在那个时期,《结婚十年》的发表给苏青带来了不仅是丰厚的稿酬,还带来了颇丰的名利。上海滩红极一时的苏青在这个时期可谓是意气风发。苏红曾说过,在上海滩其姐姐比张爱玲还要红,每次出版一本小说就能销售一空。这可谓是市场选择中的成功范例。

二、俗而不媚,商而不妖

和苏青同样具有市场化倾向的还有一批创作群体——鸳鸯蝴蝶派,他们大多数的生存空间都取决于市场和读者,所以他们的小说创作的言情化和商业化氛围十分浓重。总结他们的创作几乎都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使得他们可以“照本宣科”嵌套式习作。故而他们的有些作品都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章回体的范式,才子佳人的爱情。大大满足了读者的爱情幻想,但也折杀了读者对于文学精神的想象空间。苏青的创作也和他们一样,描写爱情,一尘不变的题材,那么苏青的小说是否也具有了一定程度上媚俗的含义?

苏青《结婚十年》刚刚出版就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很大轰动,大家对于苏青的大胆写作议论纷纷,甚至加以诟病。有人说苏青的作品描写这类男男女女的爱情纠葛,很容易陷入性爱描写的谬论和歧路,而这样的看法现今也依然存在。苏青的创作高潮期处于孤岛文学时期。当时的沦陷区所谓的“和平文学”,要么沦为敌人喉舌;或者逃避现实谈风月;要么就写写恋爱婚姻、家庭琐事。苏青既不愿选择沦为喉舌,也不愿躲进小屋,所以就选择了“婚姻家庭”为保障的写作。苏青深信:“恋爱婚姻这一类颇为普遍的现象可以从无数各个不同的观点来写,一辈子也写不完”。她没有在孤岛那样一个文化大沙漠,空间和时间上都存在明显断裂的地带选择“隐士派”的道路,而是选择自己熟悉的,描写着一些饮食男女,家长里短的婚姻爱情,算是在大时代下一种颇为无奈的有意识的选择。无关政治,无心躲避,更多从自我出发,通过感悟来窥探人性,告慰人生。

首先,其创作中的选材和方式都经过自己一番匠心独运的安排。例如在小说《歧路佳人》中新颖的开头,船上相遇的两个人,作者作为倾听者,真名入文,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但其实故事的主人公还是苏青本人的事迹加工而已。其次,在故事的情节内容安排上,相对于鸳鸯蝴蝶派在作品中对于爱情充满了梦幻般的演绎,略带童话故事的爱情是绝对不会出现在苏青的作品中的。自由恋爱最终会向家庭,向社会,向时代低头。最后,在苏青小说自我意识和商业价值上,苏青并没有因为口实而对文学有过多的改造和迁就,其小说作品和张爱玲的小说一样很好地做到了二者的兼顾。既带有自我情感的抒发,也迎合广大市民普通民众的审美需求。

总之,苏青的作品在自我和市场之间不断游离,有意识有目的地做到了平民文学的最高境界——雅俗共赏。苏青将其借人抒怀的人生经历和命运的多舛升华成了文学作品, 从而成就了其小说创作内心的困顿托付给了婚姻和爱情,也将中的市场意识和自我体验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毛海莹.苏青评传[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赵静(1989-),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自我意识
传统女德与当代女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42:11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自我意识的培养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19:38:19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体像焦虑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2:13:59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宫崎骏动画中女性自我意识的建构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09:15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1:11:38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06:46
从《乌合之众》看群体中个体自我意识的丧失
商情(2016年43期)2016-07-01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