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思考

2013-04-29 00:44施宇
职业·中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班级管理高职院校

施宇

摘 要: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有问题和全面理解人本管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推进人本管理的构想和实施途径,以使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关键词:高职院校 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

梅斯在《职业教育的原理和实践》中指出:“职业教育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做准备的教育。”高职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对象,培养教育好高职生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因此必须把培养教育好高职生作为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观念、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努力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成为当务之急。而要做好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就必须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思想。

一、对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理解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在管理方面的体现,也是现代科学管理的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以人为基础和核心来实施管理,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学生管理中,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管理为中心,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其创造性,促进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在完成组织目标、进行组织活动中的中心作用。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高职院校很多是从中专升格而来的,办学时间相对较短。在升格为高职院校以后,学校整体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学生管理体制、教师员工素质及学校管理机构方面普遍存在很多问题。

1.传统学生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相对滞后,许多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经验管理阶段,与高职院校应有的管理水平之间存在差距,缺乏科学的学生管理体制。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学校的基础,应该总结、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补充、完善。

2.教师员工素质问题

高职院校的老师几乎是中专学校原班人马,面对高职院校的膨胀,学生组成的复杂,学生管理工作面对更多难题。而教师缺乏对学生工作研究的主动性,缺乏学生管理理论的指导,缺少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管理教育的方法。同时,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普遍面临着年龄、学历、技术结构的问题。年龄上,呈现临近退休的人多,新进人员多,而中青年骨干少。学历结构上,高低学历参差不齐,无法优化组合。

3.学校管理机构问题

高职院校存在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机构在职能发挥中定位不准,管理效率低下,人财物浪费严重等问题,影响了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高职院校在学校管理中,应转变管理理念,认清高职学校工作的基本规律、性质和任务,进一步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中,应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从学校实际出发,协调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各种人际关系,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

1.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调动机制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学生被视为管理的客体,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着管理理念的发展,学生不仅是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管理中去。在管理的权力分配方面,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高度集权,依靠严格的管理和铁的纪律,重奖重罚,达到组织目标统一、行动一致,实现工作的高效率;另一种是适度分权,依靠科学管理和员工参与,使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相结合,促使员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达到组织的高效率。在今天的社会中,政治和社会环境比较宽松,学生自我意识提升,所以,适度分权,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模式会比较有效。

2.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激励机制

激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之一。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需要,因此,对人的激励机制也要具有多样性。学校管理激励机制中最常用到的有以下几种模式:目标激励模式、典型激励模式、奖惩激励模式、自我管理激励模式。学生管理教育激励的模式是灵活多样的,在实际运用中可以使用一种模式,也可以几种模式交互使用,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合理规避心理效应的消极作用。

3.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组织机制

为了使管理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以及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必须在组织系统中建立一定的管理层次,设置与各管理层次相适应的管理职责、规范与标准,规定相应的工作任务和权力,构成相对稳定的组织管理结构系统。然后,按照组织管理结构中各成员的个人能力情况,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岗位上,按照能级对应的原则,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管理者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构建有效而灵敏的机制,促进班务管理的人本化、班级活动的人本化、以及课业管理和评价机制人本化目标的实现。

四、构建以人为本学生管理模式的对策

1.更新理念,加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

高职学校从教学到行政管理及后勤服务中,都要转变传统的以学校和教育者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创建以人为本的成长环境。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倡导和践行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管理理念。

2.提高素养,建立高素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队伍

意识决定人的行为。因此,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落实必须要依靠高素质高文化高修养的管理者才能执行。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而来,在中专时期形成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教育对象由中专生到大学生的变化,高职院校应该尽快实现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人员和思想的转变。

3.权力分散,人本管理和个性培养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参与自我管理

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学会自我调节。学生不再是简单地接受管理者的要求与规范,而是经过自身的思考和认同自觉地按照规范行事。大学生自主管理,满足了学生精神上渴望自立的需要,创造出生动活泼的群体心理气氛,从而激励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体意识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法.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陈佳贵.学习型组织: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3]苏东水.论东西方管理的融合与创新[J].学术研究,2002(5).

[4]董泽芳.以生为本是大学办学的第一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

[5]李仕武.高职生的群体特点及其管理对策[J].职业教育,2001.

(作者单位: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班级管理高职院校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