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

2013-04-29 19:44:10国宁黄芳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并发症护理

国宁 黄芳

【摘 要】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155 例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所产生的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消失,7例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唇周疱疹5例,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1例出现外展神经暂时麻痹,1例术后第5天出现脑脊液鼻漏,经过对症处理及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严密观察三叉神经痛术后病情变化及时给予预防和处理, 对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手术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护理

三叉神经痛是指一侧颜面部闪电式反复发作性的刀割样剧烈疼痛,40 岁以上中老年人占总发病人数的70% ~80%,女性略多[1],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功能性疾病。微血管减压术( micro 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可以解除血管对神经根的压迫, 神经本身不受损伤, 面部感觉得以保留, 疗效好, 目前已逐渐成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2] 。我院2009年1 月~2012 年12月采用MVD 治疗三叉神经痛共155 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5例,其中男98例,女57例。年龄27~82岁,平均年龄57.2岁。临床表现:一侧额面部反复发作的阵发疼痛,其中左侧34例,右侧51例。病史0.25~20年,平均6.1年。所有患者术前接受过抗癫痫药物、封闭、或射频等治疗,因为治疗控制效果不佳要求外科手术治疗。术前行颅脑MRI检查,排除桥小脑角占位病变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同时了解神经和邻近桥小脑角区血管的关系。

1.2 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健侧朝下侧卧或侧俯卧位,于乳突后发际内作弧形切口5cm,如磨开了乳突气房,用骨蜡严密填塞破口,防止脑脊液漏。在手术显微镜下切开硬膜,剪开蛛网膜,充分暴露桥小脑角区。探查三叉神经及其周围区域,寻找责任血管,包括压迫、贯穿、粘连和接触三叉神经的血管。将Teflon棉垫于责任血管和脑干之间,并用生物蛋白胶固定。严密缝合硬脑膜。

1.3 效果

本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消失,住院天数7~15d。7例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唇周疱疹5例,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1例术后第5天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出现外展神经暂时麻痹,经过对症处理及护理,均好转出院,术后随访3~10个月症状均消失。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疼痛是间歇性发作,同时很多患者可以通过服药、按摩、针灸等治疗得到短时间的缓解而未引起重视,以致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有报道显示,三叉神经痛患者极易引起严重的焦虑、抑郁的情绪[3 ] 。对患者要做好护患沟通工作,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4] 。本组患者经过沟通后均能顺利接受手术。

2.1.2 疼痛护理:三叉神经痛患者最突出的表现为疼痛,而且反复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护理: ①重视患者的疼痛,关心、安慰患者,按时给予止痛药; ②经常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疼痛发作频率、时间和间隔的长短,做好护理记录; ③保护好患侧的面颊,避免皮肤破损感染; ④疼痛发作时患者难以忍受,遵医嘱适量增加止痛药,应鼓励患者疼痛发作后及时进食,以补充足够营养; ⑤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

2.1.3 术前准备:入院后常规检查心电图、胸片、血常规、血型、出凝血、血生化等检查,必要时行MRI、MRA检查。术前一天,备皮、配血、皮试;术前禁食8h,禁饮10h,术前晚精神紧张,给予安定2.5~5mg口服。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术后去枕平卧24h, 头偏向健侧, 避免头部剧烈活动; 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脉搏、血压等变化, 每30 min 观察并记录1 次,血压稳定后改为60 min观察记录1次,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4h, 以防止切口周围脑组织水肿。患者清醒后注意观察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面颊部疼痛情况、疼痛有无改善、有无麻木感、吞咽功能、眼睑是否闭合等。清醒6 h 后, 先试饮少量水, 观察患者有无误咽、恶心、呕吐, 术后第二天再予流质饮食, 选择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

2.2.2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2.2.1 恶心、呕吐、眩晕 本组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眩晕7例, 均为术后24 h 内即出现, 一般持续3~5 d。这些症状与术中刺激了前庭神经及小脑、手术中释放脑脊液致颅内压下降或血性脑脊液刺激等因素有关[ 5] 。患者表现为眩晕、呕吐为非喷射状呕吐,不敢睁大眼睛和变动体位时症状加重,同时血压偏低、脉率加快, 放低头位后症状可缓解。发现低颅压症状后给平卧位, 头偏向健侧, 血压偏低时适当加快补液速度; 症状严重者取头低脚高位, 每日可适当增加生理盐水静脉滴入, 能进食者鼓励多饮淡盐水以减轻症状; 必要时使用枢欧亭、甲氧氯普胺等药物止吐。对眩晕、呕吐敏感的患者在翻身时要小心轻柔地挪动身体,幅度力度不要过大。安慰患者,不要过于紧张,本组7 例患者经过处理,眩晕、呕吐症状在3 d~5d全部好转。

2.2.2.2 唇周疱疹:分布在术侧的上、下唇及口角。目前认为与手术时激活了潜伏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内的单纯疱疹病毒有关[ 6]。积极做好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原因及如何预防感染,遵医嘱给予B 族维生素及营养神经药物口服,局部使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涂。保持局部清洁, 避免手抓。经过上述治疗和护理,5 例患者1 周后均痊愈, 未发生感染等情况。

2.2.2.3 脑脊液漏:术中硬脑膜和肌层缝合不严密,术后颅内压增高或切口愈合不佳,脑脊液可自切口漏出或形成皮下积液; 术中打开乳突小房封闭不严密,脑脊液经乳突小房、咽鼓管到鼻咽部自鼻腔流出。注意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和切口皮下积液,观察伤口处敷料有无渗液、渗血、脱落等,必要时及时更换敷料。一旦发生脑脊液漏

应及时处理,轻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告知患者应保持鼻孔清洁,严禁堵塞鼻孔及擤鼻涕。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咳嗽、用力排便等诱发颅内压增高的因素。遵医嘱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使用合适抗生素,监测体温,预防感染。本组1例患者在术后第5天出现脑脊液鼻漏,经卧床休息、抬高床头等措施后症状消失。

2.2.2.4 颅神经损伤:手术过程过多牵拉面神经及触动神经根、相应神经滋养血管受到牵拉或脑脊液释放过快使小脑回缩, 导致神经受损, 引起周围性面瘫、麻木、听力下降等颅神经损伤并发症[ 7]。据国内外文献报道, MVD 术后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4% ~ 18%, 永久性面瘫发生率为0.9%~6.0%[ 8],本组有2例患者诉出现术侧面部麻木,嘱患者进食时注意温度, 避免烫伤,使用健侧牙齿咀嚼, 避免吃带刺的食物,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避免食物残留,细嚼慢咽, 遵医嘱给予营养神经及扩血管药物治疗,7天后麻木症状缓解,出院3个月后随访,症状完全消失;听神经损伤表现为同侧听力下降或耳聋,是MVD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0. 8%~7.9% 【9】其中主要的损伤原因为对小脑半球的长时间牵拉,造成听神经较长时间处于高张力状态而致损伤,本组无患者发生听力障碍;本组1 例术后出现外展神经暂时麻痹, 表现为患侧眼球不能外展, 视物重影。通过耐心向患者解释出现复视的原因、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心理,遵医嘱给营养神经药物、协助患者热敷眼部, 眼部交替使用红霉素眼膏与氯霉素眼药水,外出检查时用眼罩将患眼遮挡,在术后第4天行高压氧治疗,于术后15 d 恢复正常。

2.2.2.5 发热: 排除感染因素后, 其原因多为术后应激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所致,多在术后24~72h发生。本组有1例发热患者,体温高达39. 8 ℃, 颈强征不明显,血常规和腰穿脑脊液检查阴性。经过物理降温、解热镇痛等药物对症处理及连续3天行腰椎穿刺,3 d后症状消失。

2.2.2.6 颅内出血:该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最为凶险, 国内外大宗文献报道该手

术的病死率为0. 2%~0. 5%, 颅内出血是其首要原因。术中脑脊液放出过多, 小脑牵拉压迫过度, 术后头部活动大, 患者本身血管状况不良等均是出血发生的原因。术后24 h 应健侧卧位,绝对卧床,避免头部剧烈活动, 降低出血发生率。早期发现颅内出血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患者为表现术后麻醉清醒,数小时后出现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血压升高以及脉搏呼吸减慢(Cushing 反应) 等。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本组患者无此并发症出现。

3 出院指导

①使患者及家属了解面肌痉挛是一个慢性疾病, 需要长期按时按量服药, 且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 以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合并症。②生活饮食要合理、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劳逸结合、情绪稳定、二便通畅等,避免不良刺激等诱发因素。③多做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提高生活质量。外出时避免面部受风,,注意保暖, 预防感冒。④出院后定期复查,发现病情异常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刘清波.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1 例临床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00, 13( 6) : 450.

[2] 王忠诚. 神经外科手术学[M].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480.

[3] 吴显慧,马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微血管减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神经外科杂志,2007 ,20 (1) :40.

[4]张清明,郑鲁. 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 ,19 (2) :56.

[5] 李丽丽, 谢红伟, 丰育功.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9, 23( 10A) : 2597- 2598.

[6] 朱宏伟, 李勇杰, 胡永生, 等.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69 例临床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17( 1) : 25.

[7] 葛培林, 刘仁忠, 陈谦学, 等.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颅神经并发症[ 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 4( 11) : 1166.

[8] Kalkanis SN, Es kan dar E N, Cart er BS, et al. M icrovascular decom pres sion

surgery in th e Unit ed St at es, 1996 t o 2000 mort al it y rat es, morb idity rat es, and the ef f ect s of h ospit al and surgeon volumes [J] . Neu rosurgery, 2003, 52( 6) : 1 251- 1 262

[9] Samii M , Gunther T , Iaconett a G, et a1. Microvascular decom pression t o t reat hem ifacial spasm: long- t erm resu lt sf or a con secut ive series of 143 pat ient s [J] . Neu rosurgery, 2002, 50( 4 ) :712- 719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痛并发症护理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18
三叉神经痛难忍 家庭自灸速缓解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2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1:58:3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上海医药(2016年17期)2016-10-12 01:55:41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