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 周婵
摘 要: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多彩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自然风貌。自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来,丝绸之路凭借其优势走上了文化与旅游的产业融合之路。基于文化旅游的视角,论述了丝绸之路发展文化旅游的必要性;在分析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构建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体系,以期有助于实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在新时期的跨越式大发展。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77-04
引言
中共十八大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丝绸之路作为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线路之一,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沟通中国与欧亚大陆的友谊之路,它具有悠久绵长的历史、兼容并蓄的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关注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体系构建有利于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提升文化旅游竞争力,进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推进全国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一、研究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的必要性
素有“黄金之路”、“文化之路”之称的丝绸之路,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厚重久远的人文内涵,然而因其地理位置偏远、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等现实原因,一直未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对丝绸之路所属五省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国家政策不断引导,需要抓住机遇响应号召
为促进丝绸之路5省经济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各项鼓励政策。2004年发布的《国务院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2009年,国家旅游局将西部旅游业纳入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中,在资金、人才和政策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文化产业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2年,十八大指出,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包括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通过做大做精文化旅游品牌来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丝绸之路发展文化旅游,促进文化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是因时制宜的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实现文化兴区的必由之路。
(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待进一步整合提升
丝绸之路拥有数量丰富、种类齐全的文化资源,涉及到古遗址、古陵墓、古建筑、佛教、道教、伊斯兰教、音乐舞蹈、手工艺、文学、饮食、文化、节庆、山水、草原、沙漠等多种类型,不同区域间由于文化各异呈现出一定的互补性,可利用其互补性开发不同的文化旅游产品。同一地区由于地缘相近、文脉相连,相邻景区的相似性较高。例如,有“中国石窟艺术之乡”的甘肃,仅敦煌一地,除莫高窟外,还有东千佛寺、西千佛寺、安西榆林窟、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等多个石窟。同类旅游资源常常是集中分布,十分有利通过整合将相似的旅游资源产品做大做强做精,使旅游资源要素的积聚功能和辐射力得到充分的张扬,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带来各个地域单元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无法获得的聚集规模效应[1]。
(三)经济水平较为落后,亟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丝绸之路所属5省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区位显赫、地缘优势突出、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明显落后[2]。丝绸之路5省2011年经济发展情况,如表1。
从表1可知,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均GDP要高于其他地区,甘肃省要远远落后于其余4省。然而,2011年全国人均GDP实现了5 450美元,而丝绸之路所属5省均远远低于这一水平。可见,5省的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在全国都是比较落后的。因此,如何发展丝绸之路5省经济,缩小5省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当前5省政府和人民所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发展丝绸之路文化旅游,恰恰为五省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体系构建
丝绸之路历史久远、宗教盛行、地貌多样、区域跨度巨大、多民族共存,拥有数量丰富、品质较高的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基础优良。笔者在对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归纳整合的基础上,构建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体系(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构成体系由历史文化体系、宗教文化体系、艺术文化体系、民俗文化体系、自然文化体系5大体系构成,具体分为17类。丝绸之路自西向东横跨陕西、甘肃、新疆、宁夏、青海5省,文化旅游资源赋存状况良好,种类众多,总量丰富。丝绸之路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博大辉煌的古代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古遗址、古陵墓和古建筑。5省民族众多,民族风情浓厚,这就出现了不仅佛教、道教盛行,伊斯兰教也非常盛行。同时,由于幅员辽阔、地理空间跨度大,其在饮食、服饰和节庆上独具西北风情。由于地跨两级阶梯,区内以高山、大川、沙漠、草原为主,亦形成了粗犷壮美的自然文化(见图1)。
(一)历史文化体系
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体系主要由古遗址文化、古陵墓文化、古建筑文化与政治经济文化构成。古遗址文化主要由古城、遗址构成,著名的有敦煌古城、楼兰古城等。古陵墓文化主要以陵墓为主,著名的有秦始皇陵墓、哈密王陵、香妃陵等。古建筑文化以石窟为主,代表性建筑有敦煌莫高窟、秦始皇兵马俑等。政治经济文化主要是现代建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园,酒泉的航天城等。
(二)宗教文化体系
丝绸之路宗教文化体系主要由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构成。丝绸之路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宗教的传播与发展。佛教由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为主,其中陕西、甘肃以汉传佛教为主,新疆、宁夏、青海以藏传佛教为主,丝绸之路上的夏河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道教在丝绸之路上较为盛行,有天下道家第一名山——崆峒山。由于丝绸之路上较多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丝绸之路上清真寺较多,且知名度较高,如新疆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是全国最大的清真寺。
(三)艺术文化体系
丝绸之路上的艺术文化体系主要由音乐舞蹈文化、手工艺文化和文学文化构成。由于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能歌善舞,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文化。舞蹈以少数民族舞蹈为主,音乐中的“花儿”体民歌最为突出。手工艺文化中多为雕塑、石窟、壁画、刺绣等,具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文学文化中最为突出的是新疆文学,有享誉世界的三大英雄史诗《玛纳斯》、《格萨尔》、《江格尔》和全国闻名的维吾尔族民间故事《阿凡提的故事》等等[3]。
(四)民俗文化体系
丝绸之路的民俗文化体系主要由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节庆文化构成。饮食文化以主食和小吃为主,由于其大部分地区处于游牧文化区,受地理区位和气候环境的影响,饮食大部分以羊肉、奶制品居多。服饰文化以少数民族服饰为主,其中的藏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各个民族都习惯于穿着本民族的特色服装。节庆文化以少数民族节庆与旅游节为主,各民族的节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同时,受丝绸之路的影响,各地区会在不同的月份举办丝绸之路旅游节。
(五)自然文化体系
丝绸之路上的自然文化体系主要由山文化、水文化、草原文化和沙漠文化构成。受地势影响,西北地区多草原多高山多沙漠。山文化主要指丝绸之路上的名山,如火焰山、天山等,且山势高耸俊俏,风景壮丽,山水都有丰富且保存良好历史文物古迹。水文化以咸水湖为主,如青海湖、罗布泊等。草原文化以水草丰茂、富饶美丽的草原为主,如石门沟草原公园、大马营草原。沙漠文化以雄伟壮阔的沙漠为主,主要表现是敦煌的鸣沙山。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历史悠久绵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发展前景广阔,其顺应时代的潮流发展文化旅游非常有必要。然而,虽然丝绸之路拥有历史、宗教、艺术、民俗和自然这五大文化体系,然而其内涵挖掘仍然不够,还需要其他学者能进一步的进行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曹大明,谢庐明,陈晓强.粤湘赣“红三角”旅游体系的构建及其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6,(3):118.
[2] 南宇,杨阿莉.西北丝绸之路区重点旅游城市梯度开发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9):161.
[3] 南宇,杨永春.构建西部丝绸之路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开发体系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1,(5):149.
[责任编辑 高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