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红
〔关键词〕 语文教学;“班班通”;使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67—01
所谓班班通,即学校的每个教学班装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以投影机、电视机或电子交互白板等为终端显示的设备,每个班级都能同时上网,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校园局域网、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网和互联网相连。中小学“班班通”功能强大,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充分发掘和拓展“班班通”应有的功能,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如何在 “班班通”背景下高效开展语文教学。
一、 “班班通”的使用,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率提高
“班班通”的开通,使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普及。而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于一体的强大功能,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例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一开始学生看课本并了解课文内容后,对课文兴趣缺缺。但是,紧接着我运用课件,展示了热闹的泼水节场面,直观、形象的画面使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并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班班通”的使用,能够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鉴于语文的这一教育特点,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就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例如,在学习《英雄王二小》时,由于文章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太远,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当时的场景,让他们从画面与声音中去感受王二小的勇敢、机智,并学习他的优良品质。整节课,学生们都很安静,在感动中学习,甚至我还看到几个学生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三、“班班通”的使用,帮学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学习语文,首先就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语言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反复理解、体会。对重、难点的学习,更是少不了电教手段的帮助。例如,在让学生区分“趴”与“爬”时,我用课件出示了:解放军叔叔“趴”在地上和小明在“爬”山的画面,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就明白了两字的差别,而且还恰当地运用这两个字造了很多句子。
四、“班班通”的使用,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语文新大纲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可用远程教育IP资源中的课件进行范读,学生在模仿中纠正自己在发音、语气及句讀等方面的错误;朗诵时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恰当地掌握语速的缓急和语气的轻重,则会将学生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感。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课堂实录的朗读给学生提供示范,也可以利用图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等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总之,现代化的装备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益,要做的文章还有很多。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中去。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班班通”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一定会为小学语文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