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芳
〔关键词〕 幼儿;独立性;自我发展;独立思考;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24—01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起始环节,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关幼儿教育的研究也在逐步加深。实践证明,独立性是幼儿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性的培养是时代对幼儿的要求。
一、独立性是幼儿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我们知道,幼儿的成长要经过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最佳时期。意大利教育专家蒙太俊利曾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向独立的道路”。教师不要把幼儿总看成是无力、无能的,认为幼儿什么都做不好,处处包办代替。其实,任何一种学习都是从“不会”到“会”的转变,而幼儿的学习又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所以,剥夺了幼儿的锻炼机会,那幼儿的“不会”也就变成了自然。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独立性,放开幼儿的手脚,为幼儿创造多种实践机会,放手并鼓励幼儿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
二、给幼儿活动的自由
幼儿的独立性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幼儿到了两三岁就有了强烈的“我自己来的”要求。当幼儿表现出这种强烈的愿望时,教师千万不能压制,而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满足幼儿的愿望和要求,并且要像尊重成人的愿望、要求那样尊重幼儿。作为教师或家长,应该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援助者和表扬者,要充分认识到幼儿的独立性,讓幼儿独立成长。教师所给予幼儿的应当是环境、条件,而不是代替。代替是对幼儿积极性的最大打击,代替让幼儿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削弱了幼儿发展的动力,助长了幼儿的依赖性。
三、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独立地做事,还要引导幼儿独立地想问题。幼儿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好奇心的增强,幼儿爱问问题的现象不断增多,这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幼儿所提的问题不必直接回答,要以一种平等的心态,耐心地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寻找答案。由此,使幼儿养成勤动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四、创造机会让幼儿感受挫折,培养幼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成功也有失败,作为家长,应放手让幼儿在他生活的小范围内自理,让幼儿在尝试的过程中感受失败、碰钉子,这样幼儿就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从而成长起来。如果幼儿的一切都由父母包办,那么幼儿就缺乏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和权利,很难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认识、自己的决定。有的家长经常说幼儿的主意不好,应该听大人的,实际上幼儿有主意是件好事,家长不能一味地要求幼儿对自己高度服从、高度依赖,而应当让幼儿自己拿主意,让幼儿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批评、自我控制。
总之,教育应该给予幼儿终身有用的基础素质,即独立性。独立性的培养无疑是一块重要的基石,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点。它是幼儿成长中最珍贵的东西,教师和家长的责任便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