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评价体系 发展学生能力

2013-04-29 12:18季忠华
新课程·上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促进发展

季忠华

摘 要:主要阐述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评价贯彻到日常的课堂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并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多向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如何结合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并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对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研究,建立了地理新课程的学生评价体系。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地理新课程的学生评价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和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下,根据教学目标,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地理的信息,对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成果给予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评价,可获得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学生也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挖掘潜力,培养创新能力,促进自己更好地发展。即把课程与教学同评定整合起来,贯彻到日常的课堂生活中去,运用当前的课程活动达到对成绩进行估价的目的。其操作步骤与流程如下图:

1.创设问题情境

“学则须疑”,所谓“问题的情境”是指能使学生提出问题或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产生好奇心与学习愿望的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明确学生认识活动的远近目标,激化已知与未知的矛盾,推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发展。

2.互相质疑释疑

学生根据教学情境,联系课文内容,自己去思考、探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互相质疑释疑,充分激活其思维。教师则关注学生学习活动,适时地进行指导与点拨,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自主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进行多向评价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所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建立新评价体系的基本理念。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等方式,运用了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自我诊断、面谈等多种方法对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内容进行评价。

(1)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①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重在对学生平时学习(包括作业、课堂提问等)及 参与每项活动(如,小制作、资料收集分析、角色表演、小论文等)过程的评价。一方面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积极性和在活动中体现出的合作精神;另一方面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成果、交流表达能力等。可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同时为学生建立“地理学习档案”,逐步收集、记录学生自己和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见表1)、学生作品和个人反思等其他相关材料,为学生进行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性评价提供较翔实的依据。例如,学生在《天气及其影响》一课学习中的成绩评价:

②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除单一的、传统的考核方式外,也将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如,笔试与口试相结合,教师主考与学生主考相结合等。

③学期总体评价

学期结束时,将平时的过程性评价结果与终结性评价结果整合应用。

(2)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尽量减少对学生的定量评价,除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采用定量评价外,平时的过程性评价基本上采用等级加评语的形式作定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的原则。

(3)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多主体评价可使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并使参与的多个主体都能从评价中获益。如,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利于个体的自我反思;小组内学生的相互评价,可促进学习和交流;教师也能从自评和互评中得到更多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评价成败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评价对象的积极参与,要求评价建立在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积极参与和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成为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

4.反馈激励调节

通过评价,教师即可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给予必要的鼓励与指导,通过富有激励性或建议性的评语(如,“你的回答精彩极了,相信今后……”“你的设计很有新意,如果……,你看效果是不是会更好?”“老师真为你的进步或出色的表现感到高兴!”“别泄气!……”等)来调节学生的心理,促使学生树立求得学习成功的欲望和信心,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尤其是提高学困生群体的基本素质,使他们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通过评价,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争取进步。

5.体验成功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也将获得满足,从而体验到认识活动快乐的情景,使他们感到有能力胜任学习任务,进而对下一学习行为过程产生激励。反复的成功可促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内化教育要求,逐步形成稳定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反映个体、内化素质的机制。

6.发挥评价功能,培养学习能力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多向评价,发挥其激励与改进功能,锻炼学生的自我评价及批评能力,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学会全面、公正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同时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挖掘其内在潜力,培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幸福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实践证明,多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关注过程评价加快了信息反馈的速度,通过不断地评价与鼓励,可以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能较好地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整合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使学生逐步形成稳定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反映个体、内化素质的机制,使学习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促进发展
简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运用课堂观察技术探究初中英语课堂的反思
开展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总结推广“隆化模式” 积极深化林场改革
校园剧社与校园戏剧的发展关系研究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研学后教”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也谈善诱学生积极思维
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