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绍军
摘 要:一场轰轰烈烈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在全国开展了十余年的时间,涌现出了许多观念新、步伐快、做法独特的较为成功的典范,但在全国的绝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学校,特别是那些各方面条件较差的农村边远学校,教育改革步履维艰。就造成以上局面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一些粗浅的做法。
关键词:教育改革;改革方略;基础教育
一、阻碍教育改革的几个主要原因
(一)教育资源匮乏
1.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边远农村学校各方面条件与城区和城郊的学校相比要差很多,特别是师资条件差,教师队伍很难稳定,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还是那句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各方面相对优秀的教师都想尽一切办法往城里挤,进不了城也要调到城郊。这就造成农村边远地区的学校,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一些教师,甚至包括一些学校的行政领导,对教育最本质的东西领悟不深,特别是如何立足学校实际,扎实开展教育改革的自觉性不强,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理解上有偏差,认为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素质的全部,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中,学生成绩是硬指标。至于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社会交往、审美等等方面的素质都是难以量化的,是“看不见”的,只要在上级的各种考核中取得好的名次,就既满足了社会、家长的需求,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又在各级领导面前好说话。正因为认知上的偏差,以致在学校工作中,疲于应付的成分多,学校各种活动的开展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来了任务敷衍了事,一切为了学生的分数,提高学生的成绩,保证学校在全市的综合排名位列先进才是硬道理。同时,也造成了边远农村学校教师严重缺编,新分配来的教师呆不了多长时间,总要想尽一切办法走人,以至于学校在开学时,不得不临时请代课教师充数,这些临时代课教师,无论是业务素质还是工作态度都要大打折扣,有的甚至连新课程改革都未曾听说过,更谈不上系统的理论培训了,要他们进行教学改革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
2.硬件设施建设步伐不快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加大教育投入上只考虑城内或交通便利的城郊学校,对偏远的乡村学校投入严重不足,以本乡为例从1996年至2009年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全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总共不足200万元,以致大多数学校不得不在危房里上课,就连课桌、凳也还是20世纪70年代置办的,至于相配套的实验器材、电教器材更是少之又少。这也难怪,一来上一级领导来我市检查,只看看那些交通便利甚至是城内的一些学校,离城太远、交通不便的学校一般是不去的。二来对那些条件差的边远学校,就让它自生自灭,因为不管用多大劲去扶植,都很难有实质性的改变,弄不好今年投入上百万,明年就因为生源不足倒闭了,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种种原因导致边远学校硬件设施条件越来越差,严重阻碍了学校的教育改革。
(二)阻碍教育改革的社会原因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去感悟、去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是第一位的,教师的作用就是去刺激、去激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认真领悟、反复尝试,形成一定的技能。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的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寡,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完整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思维,把学生当成了一个“盛载”知识的容器。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受“升学”考试的束缚,变得越来越“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素质”,与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相距较大,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改变观念,摒弃陈腐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势在必行!
与任何改革一样,教育改革也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搞了十来年的时间,但收效甚微,进展缓慢,有人就直言,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是失败的!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1.急于求成,全盘否定
正因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弊端多多,于是,有些人就全盘否定,同时也急于想寻找一种新东西取而代之,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囫囵吞枣,以至于“邯郸学步”,最后不得不“重蹈覆辙”。
2.急功近利,华而不实
许多花样新颖的教学模式,令人眼花缭乱,这其中不乏一些借“教改”成就自己的“名望”,获取个人“功利”的人,不遵循教育规律,一味追求“形式新颖”,华而不实,实乃贻误子弟、祸国殃民的改革,其危害性就更大了。
3.墨守成规,小心应付
正因为教育改革难,于是就“穿新鞋走老路”,一切以“迎合”家长要求和“应对”上级的质量评价为出发点,以“学生多学点知识总是好的”为心理安慰,不愿意花气力去研究、去尝试,“小心驶得万年船”!如果硬要被迫去做,充其量作作“秀”,有的甚至还弄得什么也不像。
4.教育改革不应只是学校的事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评价机制和家长、社会对教育的期望,都要与时俱进。新课程改革在学校叫得震天响,而各级在评价一所学校时,只看可量化的“结果”,家长要的是“高分”。这样一来学校里搞新课程改革就变成“无本之木”,缺乏社会土壤,这棵“苗”注定是难以茁壮成长的。
二、我的改革方略
(一)必经澄清的两个错误认识
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分数”的教育
从教育学的角度谈素质教育,它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其中的智力素质对其他素质起着一定的支配作用,可见智力素质是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在现阶段,衡量一个人的智力素质的高低,主要是从考试“分数”多少上来体现的。有人却硬是要把“素质”与“分数”对立起来,认为要“素质”就不能讲“分数”,或者说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势必影响学生的文化成绩,这是一种仅从时空上的片面理解,而不是从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方法上的理解。事实上,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分数是更高质量的分数,“素质”与“分数”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只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以利学生终身学习,“分数”也自然就提高了。
2.学校素质教育就是开展文体活动的教育
学校教育活动是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多方面的活动,绝不仅止于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就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包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体育锻炼、审美教育、劳动实践等,获取知识始终贯穿于各项活动的开展中,不能单纯为追求提高某项素质来设计活动,甚至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素质内涵。在学校教育中,畸轻畸重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切不可一哄而起,失之偏颇。
(二)值得警醒的几种做法
1.盲目照搬“课改”模式
当今教育改革,可谓风起云涌,各种模式层出不穷,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指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等等,不一而足,五花八门。要承认,绝大部分可称作“模式”的改革,凝结了改革者的心血,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不排除个别沽名钓誉者,在浅滩上拾到些许“贝壳”就忘乎所以,非大“炒”而不能逞一时之快。功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功勋”,就在于他当了一辈子校长,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一辈子,为探索教育规律耗费了全部心血!面对繁杂的种种“模式”,要理智对待,审慎其优点,扬弃其违背教育规律的成分,还要认真研究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汲取其精华,有选择地为我所用,切不可盲目照搬,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2.大胆尝试,勇于失败
一件产品,因工艺改进失误变成了废品,还可以重新再来。教育的产品是人,教育失败了,人却不可以重新再来!因此,教育改革可谓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可见难度真是太大了!这绝不允许胡乱的“大胆尝试”,更不允许不负责任式的“失败”。本人认为,在教育改革上,应坚持积极探索、稳健推进的做法,“每天的改善就是创新”,积“小改”为“大改”。任何冒进的做法都是不负责任的,是要不得的。
3.安于现状,裹足不前
既然教育改革不允许失败,安于现状,循规蹈矩少了很多风险,这是导致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不愿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原因。同时要寻找一条适合本校校情的“课改”途径,少不了研究、学习、甄别、借鉴,是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人的惰性也是导致基础教育改革裹足不前的一个主要原因。新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不改革就没有前途,不改革就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有很多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问题就在这,社会进步了,教材改了,学生变了,还用“学而优则仕”那一套来激励学生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如今,连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需要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我辈人在大学时才能领悟得到的,如果再用陈旧的教法,不能让学生去感悟,当然就索然无味了。教师只有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摸索,才能适应学生,才能跟得上教育发展的步伐。
(三)改变教育管理方式,推进教育改革
1.加大对边远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
对那些各方面条件差,生源相对较少的学校,要认真分析当地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进行妥善处理,该撤并的就一定撤并。同时做好老百姓的说服解释工作,以乡镇为单位作出整体安排,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办强几所学校上来。
2.集中培训一批年轻、敬业的学校管理干部
边远农村学校之所以随意倒闭,除了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外,学校领导不得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可以在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德才兼备、敢于吃苦、爱岗敬业的年轻教师,稍加培训,派到边远农村学校做领导工作,通过他们的行动来带动教师,稳定教师队伍。
3.强化对学校、教师的评价
中心学校作为一级教育管理部门,在对学校、教师的评价上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本人认为,要强化对学校教师的过程评价,不能局限于结果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可以按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教研教改、学生成绩这五大块来进行,其中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教研教改是经常性评价,学生成绩是结果评价。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拟订方案、设置权值,并把评价结果跟教师的评优、晋级、绩效工资等结合起来。这就避免了因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影响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让教师自觉投入到教育改革上来。
4.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岗位培训
现在的“国培”“省培”已普遍展开,但随即而来的是,培训经费(差旅费、生活费)又成了一个大问题,目前各校只能从有限的“保障经费”中列支,随着培训面的逐步扩大,学校就会不堪重负。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在“师训费”这一块上,拓宽筹措渠道,从经费上给予保证。各校要把领导、教师的培训作为一项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来抓,不但要落实到人,还要落实到“学”,既要保量,更要保质,只有这样,教育改革才有资源保证。
参考文献: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出版社,2004-01.
[2]张楚廷.感悟教育[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01.
(作者单位 湖南省武冈市马坪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