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知识目标:掌握如何赏析写景。
能力目标:培养朗读及品味语言的能力,增强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文化韵味,培养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所蕴涵的审美价值。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
《天净沙·秋思》通过景物叠合展现了一幅深秋晚景图,借苍凉的景物传达了天涯游子无限的寂寞和悲愁。情与景在这首曲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一片自然景物就是一个心灵世界,今天我们就借着《故都的秋》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
(二)整体感知
1、听配乐,自由朗读,感受意境。
2、尝试美读,触发语感,体会情感。
让学生朗读第一段,点拨哪些地方应该注意?
引导:“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抑一扬一顿,平平仄仄的韵味,要读出喜滋滋、乐陶陶的喜悦。
3、略读把握。请全班学生集体朗读第一段、第三段、最后一段,设问:你初步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个性特质和情感世界?
(三)探究、品读课文
1、选点美读
选取第3段至第11段中的段落自由朗读、研读,感受作者笔下的写景与抒情,感受文章中意境与意味。朗读的方式要雅致且要有一定的变化,要去涵咏其中的韵味。
例如在朗读“天可真凉了——那别有韵味的一声叹息时”,如果不能联系生活经验去体味,即便是作者在这句话的后面专门加了一个注脚(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怕也难以体会这“了”字的情韵。那么我们让学生去涵咏这“了”字的情韵,假设我们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得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感慨悲凉的味道出来了。
2、课文欣赏
(1)作者在南方的时候,最怀念故都的什么?这些景物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作者怀念这些景物呢?
老师在此部分可以引导、点拨,带着学生一起来赏析,并且也可以适时让学生探讨。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芦花:非常朴素、雅致,在风中摇曳多姿,具有情韵。让学生联想有哪些作品中也出现过“芦花”,比如《诗经》中的蒹葭。
陶然亭的芦花处于幽静的郊外,更具有一种情韵,让人产生联想。
潭柘寺的钟声给人一种悠远、古老、宁静之感。
虫唱给人一种野趣。
从作者怀念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营造的故都之美在于超越了大都市的喧嚣,更具乡野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作者怀念这些就是怀念故都秋的深沉、宁静、厚重、悠远。而且,这“深沉的地方”并不仅限于名胜古迹,而是普遍到存在于自然界里不为人关注的普通生命里。
(2)作者最欣赏北平的什么景色?你最欣赏作者哪一处的写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部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老师适时点拨,最后总结。
明确: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作者景物描写、动作描写非常细致,调动了视觉、听觉、触觉,融入了深沉、细腻的情思。
(3)为何作者要选择“秋草、落蕊、秋蝉”这些意象呢?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来欣赏的?
作者为何喜欢落蕊?为何还是“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种?让学生去想象落蕊的特点。它并不是生机勃勃的花,但它的生命还没有完全消逝,“脚踏上去”,感觉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产生出一种沧桑的生命感受。
明确:这些生命经历了风雨、经历了沧桑,这样的生命也是深沉的、厚重的,作者直面生命的衰败,产生出一种沧桑的生命感受,但也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故都的秋,深沉而静谧,散发出一种阅尽人间沧桑的厚重。
(4)问题探究。为何要租人家破屋来饱尝故都的秋味呢?为何要泡一碗浓茶来体会呢?为何题目叫“故都的秋”而不叫“北平的秋”“古都的秋”呢?
明确:破屋有沧桑感。故都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也含有深切的怀念,有一种亲切感。浓茶入口是苦的,但慢慢品味,让人回味,就像作者赞赏生命的沧桑和凝重。
总结:作者沉浸在清、静、悲凉的秋色之中,并不感觉到什么悲苦,反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赞美沧桑的的生命。散文的生命就是审美的,而审美的特点就是表达出作者特有的感情。希望同学们平时多一点观察,能够从独特的角度去“欣赏自然”“感悟自然”。
课后作业
1、积累文中描写景的语句,写一段二百字左右描写校园秋景的文字。
2、阅读欧阳修的《秋声赋》,体会作者抒发的人生感慨。
张衡,教师,现居湖北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