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飞
谈话节目(talk show)原指广播电视中一种以谈话为主的节目形式,主持人、嘉宾和观众在节目现场围绕社会、情感、政治、人生等话题各抒己见,一般不事先备稿,因而被港台翻译家形象地译为“脱口秀”。
电视谈话节目最早诞生于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产生出一些具有极高收视率和知名度的金牌节目,随着美国电视谈话节目的逐渐成熟,这一节目类型很快被引进中国,并迅速在各台推出不同的衍生版。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播出了一档名为《东方直播室》的节目,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邀请嘉宾和观众在演播室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标志着电视谈话节目正式登录中国荧屏。但电视谈话节目真正引起观众和理论研究者的关注,并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形成一股浪潮,则是从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的热播开始。2002年,东方卫视王牌栏目《东方夜谭》开播,旨在趣说时事和热点话题,将娱乐作为一种看待事物的态度,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档最幽默的夜间休闲节目,并号称是国内第一档真正意义上的“脱口秀”节目。随即,《鲁豫有约》、《艺术人生》、《锵锵三人行》、《越策越开心》等一系列电视谈话节目应运而生,并在各个频道均产生了比较好的收视效果。
遗憾的是,各电视台规模复制式的生产与播出,造成节目形式雷同后的观众审美疲劳,再加上主持人对谈话技巧分寸把握的僵化,电视谈话节目出现剑走偏锋的态势。好在国内电视人从未放弃对此类型节目的探索,在努力掌握电视谈话技巧的同时,也谋求形式上的创新。
《实话实说》:伪真实中的话题互动
1996年播出的《实话实说》完全由室内谈话组成,注重结合道德教育、社会公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关注普通人真实话语的表达,嘉宾和观众可以通过参与对话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影响全社会对讨论话题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
然而,在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界具有标杆意义的《实话实说》,实际上在用制造的真实建构平等对话的假象。表面真实但主要以表演的成分为支撑,让人真假难辨,这可以说是早期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通病。事实上,《实话实说》能得到观众的喜爱和肯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更适应这种即兴谈话的新型节目形态。自然不做作的风格附着关注民生的内容,再加上观众参与性与互动性的强化,使得观众感到获得了形式上的话语权。但当观众的新鲜感逐渐衰退并熟悉幕后规则,而节目制作人员又无法实现对节目的整改和革新时,盛极而衰成为必然。
可以说,以《实话实说》为代表的早期中国电视谈话节目,更多的依靠复制外国节目形式带来的样式新鲜感吸引观众,并没有真正把握此类节目“即兴发挥”的精髓。为了保证节目制作的流畅与完整,制作者往往围绕既定主题,做好细致周密的文案。通过确定讨论问题的核心、流程,甚至将嘉宾、现场观众所持观点分门别类的方式,控制整个节目的播出过程。这种人工制作方式无疑大大挤压了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的“即兴”表达,确保了节目的完整却丧失了节目的根本魅力。
《超级访问》:娱乐化的时尚对白
学界专家的理论分析和主持“先驱”的经验之谈无疑为后来者提供了难得的指导。对于电视谈话节目而言,“即兴”不是让节目失控,而是要让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谈话”的魅力,而不是刻意营造“节目”本身制作的完整性。正如苗棣教授所言,“恰恰是在难以掌握的情况下充分表现出创作主体的控制能力,节目才更有价值。”这无疑对幕后的制作者和台前的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1年,北京电视台推出《超级访问》,定位为一档以主持人为主访问明星的大型电视娱乐脱口秀栏目。与《实话实说》不同的是,《超级访问》的节目嘉宾主要是明星、知名人士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等,访谈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嘉宾个人的私人生活、绯闻以及周边新闻等全方位的访问,并采用外景采访与室内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大胆地将娱乐与谈话巧妙融合。可见,这类节目的侧重点虽然仍是谈话,但内容则偏重娱乐,主持人并不再负担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而只是着力挖掘嘉宾本身的一切有效信息,并以此吸引观众观看,而观众收看该节目也单纯是为了娱乐和放松,同时满足人们的偷窥心理。
可以说,在克服早期电视谈话节目粗制滥造、简单模仿的弊病后,大规模投入资金制作的《超级访问》逐渐成为新时代华语娱乐节目的典范。但节目完全以挖掘明星隐私为内容的风格难免流于庸俗。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在由“节目”转向“谈话”,解决好制作的两难境地之后,又面临着“谈话魅力”与“文化品位”的平衡难题,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也从简单的沟通表达者,上升为文化承载者。因此,如何在保持谈话魅力的基础上,兼顾娱乐气息与文化品位,成为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方向。
《天天向上》:趣味性的文化表达
2008年湖南卫视推出的《天天向上》,定位为以礼仪公德为主题的娱乐性脱口秀。如何让国民在娱乐嬉笑之余,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并借此发扬光大,是节目定位之深度体现。
第一,主持人将不再是单一或成对搭档,而是以团伙的形式共同主持,每个主持人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每个人在台上的地位也不同,使得整个脱口秀的过程彰显出不同的个性气质,也满足了观众不同的喜好。
第二,节目的内容不再是单一的谈话或才艺展示,而是对两者进行充分融合。主持人的脱口秀和嘉宾表演占到了同等比重,在给予嘉宾充分展示的时间和自由空间的同时,主持人的功能不再只是起到沟通嘉宾和观众的桥梁作用,而是作为表演的一个元素充分参与到演出中,使得节目气氛更加自由、轻松,互动性更强。
第三,节目的内容与嘉宾身份不再固定。节目的内容可以是舞蹈、唱歌、真人秀或是电影宣传。各种艺术形式、社会民俗、民族风情、热门人物都被介绍到演播室,嘉宾也不再拘泥于只是明星或社会具有影响的人物,任何职业、任何身份的人物、团体都可以在节目中被挖掘出精彩的看点和独特性,然后被介绍给电视观众。
第四,节目还设有自己的特色板块——《中华礼仪之美》,在普及知识的同时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板块采用幽默情景剧的形式,通过娱乐通俗、深入浅出的手法将严肃的主题表现出来。用故事传递传统文化,用影像阐释功德礼仪,将知识和娱乐融为一体,让观众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礼仪、接受熏陶。
可以说,《天天向上》成功地将谈话、娱乐和礼仪公德三者和谐地糅合在一起,达到了谈话、娱乐、教育三位一体的良好效果。也体现了脱口秀类节目在回归本质的道路上找到了自己新的突破点和创新点,同时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