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婷 王军锋
教育事关国家命脉和长治久安。和其他任何教育一样,普通中学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关注学困生问题,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在探讨学困生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学困生转化工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通过帮助学困生脱困,能够普遍提高公民素质,大幅降低犯罪等社会成本(减少警力、监狱等开支),带来间接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困生指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生理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据对3个普通中学356份问卷调查以及60份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明,目前学困生在班级所占比例约为10%~20%之间,男女生比率约为2:1~3:1之间。
一、学困生的表现
通过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访谈,发现学困生在班上的日常表现与其他学生相比较,在思想认识、行为习惯、学习生活态度等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
1.思想认识上
调查中我们发现,学困生在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着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主动性、学习兴致不高、对自己的期望较低等现象,甚至有的学困生认为在校是给“父母亲”或“爷爷奶奶”学习。
2.行为习惯上
90%的学困生持久力差,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85%的学困生课堂上控制不住自己,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或说话;约15%的学困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但目光呆滞;83.5%的学困生存在经常晚交作业或不做作业现象,而且作业字迹潦草,质量不高;5%的学困生有逃课现象;75%的学困生有利用家长给的零花钱或伙食费打游戏的经历;20%的学困生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85%的学困生对家庭内部问题比较敏感;12%的学困生容易冲动,性格比较执拗,处理问题存在着“认死理”和“钻牛角”现象。
3.学习生活态度上
65%的学困生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已经是差生了,抱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集体活动也不积极参与;70%的学困生学习态度不正确,缺乏爱心、上进心、感恩之心。
二、学困生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大量的随迁子女也从乡村转到城市上学,他们成为城市普通中学最主要的生源。以西安市莲湖区某普通中学为例,该校2011秋入学的本学区生源学生只有15名,而其余192名学生大多数属于随迁子女。随迁子女家庭情况比较好的,家长一般也会通过各种办法,选择让自己的子女在重点中学读书。而大多数普通中学学生家长从农村来到城市,往往受限于自身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户籍以及劳动技能等因素,在城市一般从事报酬比较低的工作,或打工,或自己做小生意以维持生活。他们从事的工作一般劳动强度比较大,时间长,竞争激烈,缺乏稳定性,导致家庭收入也不稳定。在严峻的城市生存压力下,这些学生的家长很少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抽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
对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期的中学生而言,一方面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没有一个正确、清晰、较成熟的认识;另一方面,跟随父母亲从农村走向城市,面对城市生活的各种诱惑,缺乏“免疫力”,缺乏来自家庭的正确引导;加之父母工作的忙碌顾不上管教孩子,使得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真空”状态。
调研中我们发现,学困生中单亲家庭和不健全家庭的比例为85.6%。家庭的变故,使得孩子失去了亲人的庇护,没有了安全感,孩子一直纠结在家庭关系上,很难将心思用在学习上,学习也会退步,久而久之,逐渐成为学困生。
2.学校因素
学校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管理上。一方面,虽然正式文件和各种规章制度都规定教师的考核不能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但是尚未有权威的、可实际操作性的教师考核标准和方法出台,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仍然以所带学生成绩为主,没有相对公平的、可操作性的以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和技能增量为标准的考核办法。这导致教师平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很显然,过多关注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不利于提高教师的绩效,也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收入。另一方面,有些学校的后勤和管理人员过多,造成一线教师人数相对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也相应增加,没有能力和精力来照顾和帮助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在我们调研的普通中学中,行政和后勤等各类非教学人员占学校教职工总人数的18%~22%。非教学人员所占比例过大,以及在绩效工资等方面分配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的缺失,都影响着一线教师的工作热情。
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的缺失,也是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之一。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中小学生在校时间不能超过7小时,可是,学生家长普遍的在职工作时间要8小时,无形中就存在着至少1小时时间孩子无人看管。心智尚不成熟的中学生,面对网络游戏等诱惑往往缺乏自律,逐渐沉溺于网络等电子“鸦片”中,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沦为学困生。
3.社会因素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对青少年的关注度不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缺失等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城乡差异过大、覆盖面窄、程序繁琐等问题,特别是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问题尤为突出,整天为生计奔波,难以有时间和精力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来抚育孩子,加之家长自身文化素养的限制,也没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养育子女的相关培训和课程。
孩子是未来。然而一些地方卻出现将原来青少年主要的活动场所——少年宫出租、出借或拆除的现象,到处充斥着浓郁的商业气息,极大地压缩了青少年的活动空间。商品经济主导的现实环境中,对青少年的发展关注度不够,易出现管理“真空”。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使得青少年时常感到迷茫。校内所学与社会上所亲历的、所见到的、所听到的差异较大,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4.学生个人因素
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自制力不强、自信心不足等原因是直接影响学困生的主要方面。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1]对身心都处于发展时期的中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有些学生,有问题不愿问同学和老师,积少成多;有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不按时做作业;有些学生,看书学习马马虎虎等等,都是没有良好习惯的表现。上课管不住自己,爱说话,爱做小动作,遇事爱冲动,做事虎头蛇尾,只有“五分钟热度”,说到做不到、沉湎网吧等都是自制力差的具体表现。自制力差,使自己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一件事上,因此,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很低。
自信心的缺乏主要表现是:上课不敢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紧张、不流利;不敢主动地与其他同学交往,常常畏缩、退避,独自游戏;遇到困难常常害怕,退缩,易放弃,而不能努力解决[2]。它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形成学习的消极被动状态,学习成绩难以提高。
5.教育宏观政策的影响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2002年和2003年,国务院和财政部分别下达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和《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中小学调整工作。教育部公布1998年至2007年的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全国撤点并校数据(小学)1998到2007九年间,全國学校数目减少了47.50%[3]。
“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如并校后造成的城镇大班额问题、学生住宿问题、学生就学中人身安全问题以及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当初撤并学校时的一些宏观的效果并没有设想的显著,如撤并后,各级财政供养的教职工人数并没有显著减少,也就不能减少财政支出,而且出现了并校后一些教师实际上从事工人岗位的工作,这造成基础教育核心资源的浪费,而且当初政策的制定与从经济角度出发的许多做法,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属性以及承担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重任,实质是一种短视的做法。
三、学困生转化的措施与对策
1.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学困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城乡在退休、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二元体制,实施社会保障城乡零差异。即我国公民,不论出身于农村还是城市,不论是在城市上班还是在乡村务农,都享有相同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待遇。彻底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生存保障问题,使他们与城里人一样有时间照顾子女、教育子女,与孩子有交流、沟通的机会,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要改变历史上几千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城市,轻乡村”的思想,改变过去将全社会的资源集中起来发展城市的倾向,改变城市作为各地财富集中的做法,加大对乡村的投入,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改变乡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力提升乡村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各方面的待遇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差距,使乡村变成城里人向往的有着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绿水和蓝天交辉相映环境优雅的新农村。在这种环境下,孩子的父母不用外出打工就能过上相对富裕和有尊严的生活,也减轻了城市教育资源日益紧张的压力,进一步促进城乡资源合理分配,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2.采取多种形式,开设“家教课堂”,帮助家长学习育儿知识,引导学困生转化
受国家计划生育大政策的影响,以及城市生活成本高等因素制约,现在进城务工人员也逐步接受“优生优育”的思想,出现“少子化”的倾向。这也带来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和城市家庭相类似的问题,尤其在父母只有一个小孩的家庭中比较突出。进城务工人员一般婚育时间较早,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年轻的父母缺乏育儿时间和经验,忙于打工,缺少教育子女、与子女沟通的知识与技巧,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建议各级政府加大投入,以现金教育劵、工时补贴等多种形式开设“家教课堂”,吸引家长积极参加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教育孩子的方法,成为信息时代合格的家长,能够针对孩子的缺点,积极引导,合理建议,帮助孩子改正缺点,使其快乐成长,引导学困生的转化。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95%的学困生父母以及爷爷奶奶文化程度都比较低,都在初中以下。这需要我们重视家长教育和培训,同时建构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使家长重视子女的教育,使他们的子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阶层的愿望得以实现。在这种氛围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学困生家长自觉地督促自己的孩子学习,帮助孩子成才。
3.改进学校管理和考核制度,促进学困生转化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彻底摒弃以学生成绩来考评教师的简单做法,要注重包括学困生转化在内的动态考评,要将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进步的指标加入考评体系,而且加重其在整个考评指标中的权重,倡导过程性增量考评方式,更加科学和真实地反映教师工作的过程和工作绩效。学困生转化也需要各任课教师和学校行政管理者尤其是主管学生的教师要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学困生,帮助学困生,促进学困生转化。学困生转化的协同机制,需要学校在管理制度上得以规范和保障。具体而言,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将学困生转化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对普通学校而言,目前对于教师的日常管理更多地关注于考勤、作业批改、课堂纪律等表面工作上,将教师的日常工作简单地“机械化”管理,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忽视了育人的特殊性,忽视和忘却了教育的本质……因此,要制定激励和开放的规章制度,而不是“管人”的规章制度,要包容教师自身的某些缺点和不足,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创新,鼓励教师在学困生转化方面的积极探索,并以深层次的规章制度予以保障。
二是将学困生转化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结合起来。信息化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学困生的转化也一样,一届和一届学困生的基本情况不断变化,需要教师下大力气去逐一探究,具体分析,并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策略,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是将学困生转化与提高教师的社会认同感结合起来。教师的工作创造性和育人的特殊性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需要社会从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的方面予以认同,需要在国家战略性和全局性的规划及制度设计中得以充分体现。当然,教师在学困生转化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提高自身社会认可度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自身向社会展示自我价值的一个良好契机。
4.针对学困生个人问题,实施个性化教育,帮助学困生转化
对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学困生,我们首先通过讲故事、情境体验、树立理想等途径,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自己的未来取决于自己现在的努力程度。同时,也要让他们牢固树立“学校生活是快乐的、学习过程是快乐的”理念,以积极的态度来促进自身的转变。这需要教师下一些功夫,在学习上给他们开“小灶”,给他们的问题要简单一些,逐步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由易到难,逐渐让他们完成转化。
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学困生,首先要使他们意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好习惯的培养,贵在坚持,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4]再者,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榜样的示范和引导。教师要注意观察,遴选出一些学习和生活方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这也有利于好习惯的养成。第三,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家里的行为表现,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对学习态度认识不到位的学生,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评价,让他们重树自信心。其次,教学相长,要与学困生打成一片,做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发言,即使回答错误,教师在肯定他们发言积极的同时修正他们的答案即可,逐步让他们摆脱对学习的负面看法。同时,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勤思考,多采用活动课等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想上课、爱上课、上好课。
5.开展同伴教育,提倡学生间互帮互助,营造学困生转化的良好氛围
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他们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倾向,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5]。
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学生学习中有困难时,超过95%的同学有向同伴请教的经历。作为学生而言,同伴间有着共同的经历,相似的价值观,他们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相互间讨论、请教问题也都在课余或自习时间,没有向教师问问题时的紧张感以及担心老师的批评等心理负担。而且,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同伴之间的问题讨论,学业优秀者往往不同于老师的讲解,经常按照自己理解掌握知识的方法来讲给自己的同伴,学困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学习的效率也比较高。因此,在大班额的现实情况下,老师的精力也有限,不可能随时照顾到每一位学生,采用同伴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同伴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间的互帮互助精神,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6.调整宏观教育政策,使其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发展
撤点并校实施中表现出的不适合新形势下农村学校发展的具体问题,需要我们从国家宏观教育规划方面作调整。如面临农村适龄儿童入学人数逐年减少的趋势,能否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从农村开始实施小班教学,以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具体而言,利用当前师范类毕业生供大于求的有利时机,采取类似于公务员选拔的形式,选择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开展小班教学,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同时借鉴日本的做法,大幅度提高乡村优秀教师的待遇,从薪资、住房、子女教育补贴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其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使其安心扎根农村教育。
在乡村开展小班教学,教师可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从学业和做人两个方面都可以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学生,使“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愿望变成现实。学生在本村上学,不用住校,节约了时间成本,家长也没有了上学期间的交通和住费用,减轻了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学生不用离开父母上学,可以得到父母、爷爷奶奶等亲人充分的关爱,及时与父母沟通交流,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問题,这不仅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另一方面,农村的学校一般也是村里的文化中心,优秀教师的到来,不但可以提高当地教育质量,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所学为村民服务,帮助他们发展经济,使村民不用带着孩子到城市谋生也能过上好日子,进而减少流入城市的学生人数,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均衡。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问题,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关注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及早转化,实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士峰,崔倩.如何养成好习惯.http://www.eduwx.com/yueduxiezuo/kebiaokegai/200611/2006112915
1547.html(2012.1.15).
[2] 中学生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原因及对策.http://www.hnlxyz.com/ReadNews.asp?NewsID=446(2012.2.15).
[3] 撤点并校.http://baike.baidu.com/view/2335391.htm(2012.2.16).
[4] 孙芳丽.农村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陕西教育,2009(8).
[5]同伴教育.http://baike.baidu.com/view/91884.htm(2012.2.16).(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