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谅
结束了《生命赋》的教学,课堂由拖沓到有序,由沉默到轻松,孩子们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乘着思绪的余温,仔细回顾了这一节课,我意外而又欣喜地收获了两点:
一、给“生命”做道加法
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教什么”,这就需要教师研读文本。在解决这个首要问题时,或许还需要不停地追问:“如果不教,孩子会吗?”
“生命赋”这样的标题既大又空,《生命赋》这篇文章对初一的孩子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我抓住了文章的结尾句“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把这句话作为切入点。可惜句中“庄严”一词,没有进一步挖掘。比如,整体感知的第一问是:作者在文中庄严地展示了哪些生命?处理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先理解“庄严”一词的含义。“庄严”有庄重、严肃的意思,它通常指场面盛大隆重,非常严肃;或者指一个人很端庄,严肃,而“严肃”一词有非常认真、令人敬畏的意思。这样一来孩子们心里就有数了,恐怕这样的生命也是认真的或者是令人敬畏的。
整体感知的第二问,不妨就接着“庄严”继续追问:这些生命的庄严体现在哪里?这一问显然比原先直接让孩子们把生命归类来得简单了,结果也是异曲同工,归类的目的也能达到,文章的思路也能理清。想来原先的设计还是太急功近利了,不但把生命的庄严处理得轻描淡写了,也给孩子们增加了思考的难度。
此刻,我又想到了或者可以让孩子们用这样的句式处理:这些生命有的,常常让我;这些生命有的,却让我。于是不难得出:这些生命有的洋溢着博大的生命力,常常催我爆发生命的激情;有的更细微更不显眼,却引起我异常深刻的震颤;有的生存条件极端恶劣,却坚忍不拔得让人敬仰。这样也把整体感知的第二问生命现象的不同与第三问作者情感的不同结合起来了,效果或许也更好一点。
整体感知的第三问是:作者对这些生命的情感如何?这个问题学生找得太容易了。答案出来以后,总觉得意犹未尽。仔细想来作者对于生命的“激情、震颤、敬仰”这三种情感,还是有一定梯度的。这里不妨尝试这样的追问:这三个表达作者对不同生命现象的情感的词语,它们的位置可以互换吗?让孩子们通过思考讨论感悟到:蓬勃的生命力让人激情澎湃,强劲的生命力让人内心震颤,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让人敬仰,所有庄严的生命都让人敬畏。文章解读到这里,生命就不再是广阔无边了,而是一种认真、顽强、坚忍、自信的精神;“生命赋”也不再空洞了,那是对认真、顽强、坚忍、自信的敬仰,对庄严的敬畏。
综上所述,《生命赋》这篇文章的教学还要从细节处挖掘“生命”的内涵,给文本做一道加法。
二、给教学做道减法
每次感叹课堂时间不够时,总显得遗憾,看似追求完美,实则违背了一个基本的常识:人总是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更不可能包罗万象。我们还得从时间出发、从孩子出发、从教学出发,给课堂做一道减法。
首先,整合步骤,精简环节。文本的解读是课堂的重难点,环节设置尤为关键。从整体感知到品味语言到合作探究到拓展延伸,看上去似乎环环相扣,做起来很难面面俱到。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从读到悟到写的过程,以往我总认为将课堂教学分为研读与仿写还是比较合理的,《生命赋》的教学也设计了这样的环节,结果只能作为课后练习匆匆了事。事实上,即便是读简单的文章,短短的四十分钟要加入仿写环节,课堂还是显得匆忙,与其匆匆忙忙,不如就把它舍掉。语文的课堂就该留点时间慢慢地读,细细地悟。
第二,巧妙切入,精心设计。教学通常会以问题的形式展开,问题的数量与质量尤为关键。找到合适的点巧妙地切入,并设计一个好的框架,对教学来说无疑是提纲挈领,这一步显然是建立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之上。《生命赋》的文本研读不妨就设置三个框架问题:1.作者在文中庄严地展示了哪些生命?2.这些生命的庄严体现在哪里?3.体会作者对这些庄严的生命现象的情感。而第3个问题有些笼统,比较难回答,在引导时需要把它切割为“找出面对这些庄严的生命现象,作者产生的情感;思考这些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它们的位置能互换吗”这两个问题。
最后,去除花哨,去除点缀。《生命赋》的教学没有预先准备PPT,起初还有些遗憾,但现在想来无非是一个点缀。问题的呈现,完全可以通过语言来进行,而PPT的出现,忽略了教师的表达,也影响了学生的倾听。导入环节也不过是一个引入,直接入题不失为经济实用的首选。至于预习检测、小组合作、当堂检测这些外在的形式,还是要看教学实际的需要,离开了适合的内容,它也就是个形式而已。让语文课堂少一分喧哗多一分宁静,少一点形式多一点朴实吧!
写到这里,不得不感慨,我竟用一篇文章诠释了教学的深入与浅出,那就是:给文本做一道加法,给教学做一道减法。想来这一切还远远不够,只要还继续这一份语文教师的职责,这一切,都还只是在路上。让语文教学从文本出发,从学生出发,回归宁静,回归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