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钦佩
高三语文复习中,学生会阅读到丰富的文本材料。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有精彩的景物描写,有真挚的情感抒发,有深刻的人生思考;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有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有社会生活的新闻特写;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有鲜明的论点,有典型的论据,有精当的论证。尤其是实用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多是以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人物或事件为记叙和论述的中心,学生在作文时多可以从中提取素材。
写作复习一直是高三语文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感慨。高考大纲在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部分明确提出“材料新鲜”的要求,拓展文本阅读资源,能够有效积累作文新素材。
网络资源的普及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使得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呈多元化趋势。新《课标》强调“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高三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课外阅读时间少,网上阅读时间更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积极拓展文本阅读教学内容,更多地接触、搜索和利用相关视频资源,有效辅助高三作文教学。
一、视频资源形式新颖,内容形象、生动、丰富
比之纸质,视频的特点是在语言之外,还记录了人物的语态和神情。古人说:读其书,想见其人。有了视频,我们不仅可以知其思,而且能够闻其声,见其风神。史书记载,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写道:未见张良画像时,以为他定是“魁梧奇伟”,见了画像,则是“状貌如妇人好女”,因而感叹“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可见,形象资料对于了解人物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央视人物访谈节目“大家”深受观众喜爱,这档节目把价值坐标定位于如何做事、怎样做人,记录当代社会名人大家生平,评述其成就与地位,更探寻他们的心灵历程。这些心灵的历程出自本人之口,就具有他人回忆或论者研究所不能替代的价值,更能震撼观者的心灵。再如,央视每年一度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往往是当年高考作文新素材与高频素材。高考作文复习中,教师也往往注重人物事迹纸质材料的印发,让学生去记背。若能够播放甚至不止一次地播放颁奖晚会等相关视频,学生可能会从中发现更为感人的细节,挖掘更为独特的视角,从而更好地识记和应用,有效避免在高考作文中浅尝辄止,千篇一律。总之,视频资源形式新颖,内容形象、生动、丰富,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从而引发他们的深度思考。
二、与文本阅读形成资源互补,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物、事件
一次质量抽测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是《“准院士”为何变成“真流氓”》,文章论述的内容是社会热点“方舟子遇袭案”。学生读完文章,迫切地想了解方舟子遇袭事件的来龙去脉,笔者就下载并播放了“王刚讲故事”和“老梁谈天下”两档节目中的相关视频。看完两段视频,学生们更加全面、细致、深入地了解了这一社会热点事件,他们在课堂内外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把自己的思考与观点写在了周记本上。接下来,在六县联考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遗产经济学”的文化后患》,文章批判了当今社会把文化遗产视为地方经济“摇钱树”并大肆破坏的观点和做法。结合学生刚刚做过的一篇实用类文本阅读《该不该重建圆明园(专访)》,笔者下载并播放了视频“一虎一席谈:要不要重建圆明园”。40分钟的视频,主持人胡一虎随机应变,机智地驾驭现场;作为嘉宾的专家、学者分成两派,从社会学、历史学、建筑学、环境学等多个层面进行了精彩地辩论;现场观众也踊跃发言,表达观点。学生们观看之后,受益匪浅,豁然开朗,也展开了深入地讨论甚至激烈地辩论,从多个层面、多种角度加深了对圆明园的认识和理解。
一次,一位同学在课外阅读中读到了一篇短文《一条叫“信念”的狗》。文中写到,在美国,有一只小狗名叫“信念”,只有两条后腿,却可以像人类一样直立行走,它在超市打工,在广场散步,去幼儿园表演,去医院慰问……它深受美国人民喜爱,登上了美国著名杂志《人物》周刊的封面。这位学生深受感动,上网搜索并下载了小狗“信念”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后来,他把整理好的文章、图片以及视频提供给全班同学分享,全班同学深受震撼和鼓舞。从那以后,“信念”成为了学生们课间热议的焦点,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上的动力源泉,甚至成为了许多学生的励志“偶像”。从那以后,很多学生也逐渐养成了习惯,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上网下载视频资源,提高了自己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三、培养思维能力,强化写作训练,积累作文素材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阅读资料,拓展阅读资源,培养思维能力,通过写作训练,积累形成自己的作文素材库。一位同学在以“本色”为题的周记作文中运用了三则材料:小狗“信念”的本色是坚强,圆明园的本色是废墟,方舟子的本色是执着。三则材料个个详实,个个深刻。一次质量检测的作文题目是“不一样的眼光”。在作文中,有的学生肯定和赞扬了美国人看待小狗“信念”的独特眼光,有的学生提出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圆明园废墟,有的学生评价或赞扬了方舟子不同于常人的执着眼光。同样还是这三则材料,许多学生运用了两到三个作为素材,普遍得到了较高的分数。
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根据自己的积累,就用一个“例”,将之“嚼烂”,集中笔墨论析一个事例。这样,学生写起来,既透又彻,入木三分;教师读起来,既清又爽,痛快淋漓。一次质量检测的作文题目是“质疑”,一位学生对方舟子其人其事比较了解,就以“质疑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智慧”为论述中心作文,赞扬方舟子凭借严谨的科学知识和大无畏的科学精神,针对当今中国社会诸多学术造假现象,勇于质疑,坚持学术打假的行为。同时,批判“准院士”肖传国面对学术质疑,申报“院士”不成反而雇凶伤人的“真流氓”行径,揭示中国学术界的一些弊端。文章紧扣“质疑”,深挖方舟子遇袭事件的社会内涵,主旨明确,对比鲜明,论证深刻。这篇作文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得到了一类卷的高分。
笔者所在学校就开设了视频课,笔者承担了选辑视频的教学任务,根据教学实际,拓展视频教学资源,针对社会焦点事件、文化热点现象选辑视频,每周利用固定课时播放。视频课深受学生欢迎,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和学生比较喜欢的几档节目有“一虎一席谈”“社会能见度”“中国达人秀”“东方直播室”“感动中国”“静观天下”“天天五味评”“老梁观世界”“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等,这些节目中的精彩视频在“优酷”和“土豆”两大视频网站中均可下载。
高三复习中学生不能搞题海战术,却要求教师跳进题海,为学生精选习题。同样,高考作文新素材的积累,也要求教师深入研究阅读文本,挖掘文本相关视频素材。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试卷集,阅读、熟记文本内容。其次,师生共享相关视频内容,共同讨论,激发思想火花。再次,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周记本,全面、深刻地记录文本素材内容,整理自己的独特思维片段或写作成篇作文。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拥有了自己的高考作文新素材库,有助于在高考作文写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