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燕 张珊珊 孙艳 赵丽威
【摘要】 急性伤口的产生可能伴随严重的出血和创伤,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需加强对急性伤口的护理研究。本文主要是讨论通过合适的清洁递质和方法来进行伤口处理,为伤口提供良好的环境,利用辅助方法促进伤口愈合,做好疼痛管理及护理文书记录等多个方面来提高急性伤口护理的水平。
【关键词】 急性伤口;清洁递质;感染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31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377-02
急性伤口目前还未能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指符合伤口愈合的一般过程且能在4-8周内愈合的一类伤口,此时伤口未完成愈合期而处于某个愈合阶段。如果伤口在愈合过程中收到感染、干燥和缺血等因素就会延缓愈合过程,出现停滞而想成慢性难愈伤口。急性伤口的产生有可能伴随严重的出血和创伤,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需加强对急性伤口的护理研究。本文主要是讨论了急性伤口的清理方式,为愈合提供优良环境,利用辅助方法来促进愈合,为护理人员提供相关参考。
1 采取合适的清洁递质和方法来处理伤口
为了促进愈合,减少感染及并发症的出现,对伤口的清理要采用合理的方式。以往在这方面多采用聚维酮和过氧化氢等进行清洗,但是该药物为剂量依赖性,存在一定细胞毒性,还会减少纤维细胞的迁移和增生而不利于愈合。现在使用就多的是生理盐水,具有非毒性、生理性和价格低等多方面优点。也有相关资料认为,对于急性伤口的处理,在减少感染率方面,饮用水可能比生理盐水更有效,但不同地区水质有所不同而需谨慎使用。低剂量的过氧化氢能促进上皮生长,对于此类递质进行合理稀释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对于清洗方法,一般是常压冲洗,如果伤口存在严重感染,可采取10-50ml的注射器进行高压灌洗。伤口在不同的愈合阶段会有不同的清洗方式,炎症阶段需要采取高压清洗来去除碎片、坏死组织和残留的伤口护理品,增生阶段的处理主要采用低压冲洗来减少对创面损伤,不对上皮细胞生长发生阻碍。
2 为伤口愈合提供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保证伤口愈合的重要因素,主要包含湿润程度的控制、感染的控制以及合理的伤口闭合方式。在上世纪50年代前,对于伤口环境一致认为需要保持干燥来抑制细菌增长,后期的研究表明湿润的伤口环境可利于表皮愈合。湿润的环境能有效组织细胞脱水,加速细胞迁移,利于胶原合成和血管发生。采用的湿润环境敷料有水凝胶类、膜剂、藻酸盐类、胶体类和泡沫敷料。
控制感染主要是从抗生素的使用和坏死急性软组织的管理(NASTI)。早期认为局部抗生素的使用能降低表浅急性伤口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但局部抗生素的使用有可能出现一定比例的感染,对于非复杂型皮肤伤口并不是必须的。局部抗生素的频繁使用还会导致耐药菌增长等问题,同时,抗生素软膏也可能导致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这就需要合理有效的使用抗生素。NASTI是伴有任何层面的软组织和皮肤感染的坏死性病灶,起病急且进展快,有较高的病死率。对于此的鉴别和诊断较为困难,需要根据临床经验来对进行外科手术干预的时机进行判定。为避免发生NASTI,需要对重点部位进行外科手术,切除坏死和感染组织,然后才去血流动力学支持以及全面抗菌治疗。
急性伤口的闭合方式有缝合、黏胶带、“U”型钉以及胶水等,出于经济学角度和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并不是所有的伤口都需要缝合。组织黏合剂的使用替代了缝线,不需要拆线也减少了针刺损伤的风险和疼痛,外观满意。对于永久性创面闭合,其黄金标准是分层厚度皮肤移植,如果是出现大面积烧伤需要大面积植皮的情况,在供皮区自体分层厚皮移植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从一般取皮区进行取皮。
3 利用辅助方法促进伤口愈合
促进伤口愈合的辅助方法主要有利用透明质酸(HA)、非热等离子体促进愈合。在皮肤受到损伤后,创面的修复过程是通过暂时性纤维蛋白积累驱动,外源性蛋白含有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对于伤口的愈合有促进作用。相关研究资料显示,HA能参与到上皮与ECM的再生中,加强了ECM的重建,使得胶原沉积更加有序。能有效保持水分,家属心血管、再上皮化以及波浪状胶原束的沉积,加强了皮脂腺、毛囊等皮肤附件,而有利于伤口愈合质量和速度的保证。对于HA的辅助治疗,最早可见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于烧伤患者的使用,随后外源性HA在不同的医学领域得到了应用,如处理外渗性损伤以及吸收皮下渗液和美容等。
等离子能修饰化学键,可以通过在空气和水中产生的火花产物来杀死组织内细菌,有利于凝血和伤口愈合,在细胞凋亡方式下起到抗癌作用。根据发生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常温等离子体和热等离子体,由于热等离子体的高温能实现组织的快速凝固和消融,在外科使用中职是促凝和烧蚀。常温等离子体的温度在25-27°C之间,不会造成烧伤和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生物学和医学消毒灭菌中都有较好的应用评价,多用于野外及门诊治疗。
4 疼痛管理
在急性伤口的护理中不可能避免的出现疼痛,为促进伤口愈合需重复更换敷料,这就使得患者要多次承受痛苦,且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创伤和疼痛在术后也会持续,这都会给患者带来或长或短的影响,还有可能导致心理和功能等多方面问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能有效的做好疼痛管理。目前的疼痛管理通常是采用常规药理学方案与非药物辅助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即便如此,对于疼痛的控制还是显得不足,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许多研究资料提到从心理学入手来对疼痛进行控制,在分散注意力的基础上实现控制,如家庭成员参与、电影、音乐、催眠和虚拟现实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机制可能是疼痛的闸门的控制理论。
5 伤口护理文书记录
在伤口管理中,伤口护理文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保证伤口护理标准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将护理过程按照标准做好完整细致的记录,并提供专家审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许多伤口护理文书都不够完成,存在医生与护理人员在记录换药上的差别,对于伤口尺寸、边缘、伤口床、渗液以及皮肤感觉的记录上都欠缺。这就需要医院内部进行多学科的有效沟通,加强医疗和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提高对文书记录重要性的认识,做好整改以保证最佳实践。
参考文献
[1] 朱秀芝,金太明,马静.康惠尔密闭性敷料在急性伤口和部分皮层损伤伤口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5):706-708.
[2] 胡敏,吴洁华,陈玉兰.两种清洗方法对急性伤口清创效果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9,(9):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