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枝 孟娇阳 王祺
摘 要:本文浅析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和这种方法的运用及效果。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政治课;教学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最优化”的理论,他还指出:“如果没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方法的最优选择是“教学的过程最优化这个复杂问题的关键之一”。可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以,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一是要尊重人,即尊重学生,要考虑学生的各种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可接受程度;二是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能力。
理论是人们从实际中概括出来又在实践中证明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性的系统的认识,理论本身诞生于实践,它唯有与实际(也指实践)相结合,才有源头之水,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没有意义。乌申斯基也指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
理论和实际要紧密相联。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书本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间接经验,故教学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解决好教学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学与用的关系,使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更好地达到学习的目的。学习者作为教学对象,始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对学习者的若干重要情况予以分析也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必要环节。分析“学习者的若干情况”就是联系学生的实际。所以,在教学中,教学的内容要联系实际,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尊重学生,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设计充分重视学生的参与、践行和思考,课程之初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用贴近学生实际的故事材料、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教材中有许多体现生活的活动,教材本身注重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动手体验,所以教师更应该注意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要尊重学生、基于实际、体现教材,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其内容包括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参加活动。
二、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
1.联系学生的个性特点实际和社会共性实际。
学生是人,而人的个性是独特的,每个学生的爱好、性格、思想、行为都不同。学生又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共同社会属性的人。所以,联系学生的实际,既要联系学生的个性特点,又要联系学生的社会属性,联系学生实际的共性。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运用不同的实例,考虑学生共同的生活经验和体会(即共同的社会实际)进行教学。
2.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人的思想具有支配性。良好的思想道德,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要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内心有触动,以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激发他们的道德需要,帮助他们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行的能力。初中学生的思想容易发生变化,可塑性强。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适当引导,唤起他们的道德需要,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学校每年召开运动会,在运动会上,平时最不关心班上事务的同学都积极参与到班级的接力赛和拔河比赛中。利用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自己作为班上的一员,参加比赛成功后的感受(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逐渐引导他们分析比赛成功的原因,最后归纳: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共同的目标,班级成员要各自发挥所长,各尽所能,团结协作,互助前行。学生谈感受,即创设情境;分析成功的原因就是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也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这个教学过程的切入点是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谈感受,学生对自己参与比赛的实践活动有成功感,自尊心得到满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接受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创设了良好的情绪基调和情感场景。所以,教育学生联系实际,一定要抓住切入点。
3.联系学生的行为和活动实际
学生参与运动会的活动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联系学生的行为和活动实际。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进行内容整合。根据教材内容的要求,联系学生的行为实际,还可以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行为、社会生活行为、学习生活行为、同学间交往的行为、师生交往行为等,联系怎样的实际要根据每课的教学内容而定。
4.联系学生的学习准备实际
学习准备是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而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学习准备概括为生理机能、智力、兴趣、学习方法、基础知识等方面。从学习准备内容和要求来看,联系学生的学习准备实际,即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智力、兴趣、学习方法、知识基础和社会知识等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只有这样,教师所联系的实际,学生才能接受,学生才会觉得教师不是生搬硬套教材的观念。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学生在教师引导的实际中,认识得到深化,学生更易理解教材,更易接受教师的教育。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社会实际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只有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现象、时政热点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教材的时代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思考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的社会现象是否印证教材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将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表现相联系,学生明白了奥运会开幕式受世界欢迎和认可的原因,深切理解了中国文化的特点,理解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八个字的涵义和份量。此外,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关心国内外大事,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性,真正“学以致用”,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四、让学生参加一系列的活动
学生活动既包括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又包括课外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来源地”,通过课外活动能使“青少年迈上科学思维的道路”。他认定课外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可见让学生参与活动非常重要。学生接受、理解知识只是完成学习任务的第一步(即学习的第一个过程),要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还必须回到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知道怎样提高能力。同时,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处处有活动,时时有活动,这些活动来自学生日常生活,学生能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活动使学生产生直接经验,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学生的活力与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活动形式如下:
1.学生互动合作形式
学生互动合作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一起讨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此活动的目的在于营造学生之间和谐的气氛,满足学生展示自己能力和提高自尊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2.角色扮演形式
即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体会和观察,扮演剧情角色。如:在学习情绪这课中,让学生表演四种情绪的表情,表演因不良情绪带来的一系列不好行为,学生在扮演中理解了教材观念,体会到不良情绪的消极影响,教育学生应调控情绪。
3.开展班会活动
每次班会主题要根据学生近来的行为和思想情况而定,形式多样,可通过演讲比赛、辩论、小论文比赛等形式。
4.开展社会调查
理论只有和实际结合才能永葆青春的魅力,只有让学生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实在而丰富的社会生活。此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基本观念,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查时需要注意:(1)要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课题,寻求符合实际的调查对象和调查步骤,明确调查的方式和方法。(2)要求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调查,不搞形式,掌握大量的与课题有关的数据和材料,并对之进行分析和思考。(3)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如:学生不明白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什么还允许非公有制存在,参加社会调查后,他们了解了大量的数据和材料,知道了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在社会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解开了学生的困惑,用实际证明了理论。学生明白了允许非公有制存在的原因,进而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说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学习后获得较大的收获,学习积极性提高。
此外,还有师生角色互换形式,情景创设形式,报告与讲座形式,办黑板报、墙报形式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各种能力,受到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参加活动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内容,也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思想。所以说,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是政治课教学中较好的方法之一,运用得当,就离教学最优化的要求不远了。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1-92.
[2]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249-250.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24.
[4]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83.
[5](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