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
摘 要: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融合是社会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将直接关系到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健康水平。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内在联系以及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作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些有益于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终身体育;建议
一、终身体育的科学内涵
所谓终身体育就是体育锻炼和体育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从人的生命周期来说,我们可以把终身体育定义为“人的一生中受到的体育教育和培养的总和”。终身体育按人成长的顺序和接受教育环境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学前体育主要是儿童在家庭影响和家长帮助下进行的一些简单活动,教育的任务是保育和培育;学校体育是学校和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有目的教育,其目的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社会体育主要是由社会、单位或家庭组织的体育活动及个人的体育活动行为,其目的是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强身健体。
二、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终身体育中间环节的高校体育,其“奠基”功能在终身体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高校体育通过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和竞赛活动促进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并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当中得到最佳的放松与调解,在体育活动中充分享受青春活力。另一方面,高校体育通过体育考核,对大学生接受的体育教育进行系统量化评价,全面反映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以促进大学生了解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养成自觉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以达到终生受用和受益终生的根本目的。
三、高校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影响
1.对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
要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必须转变两个方面的观念。首先是要抛弃“体育运动只是一个人在一生中的一个短暂时期内进行的观点”,即阶段性体育的观点;确立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连结,成为终身体育入门期和基础环节的观点。其次是必须放弃学校体育就是要学生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的单纯肌肉作用的观点,即纯体力主义的观点;确立生命与健康第一是整个人体个性有机组成部分和支柱的观点,将体育从文化隔离的状况下解放出来,使之与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联系起来。
2.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影响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才培养的过程。教师应改变体育教学是“学习技术,锻炼身体”的片面认识,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学中要把对学生的教育和学生体育能力的多元化培养放在首位,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和均衡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对学生体育爱好的影响
要想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坚持从事体育锻炼和乐意接受体育教育,就要使学生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发展出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没有兴趣一切都无从谈起。为此,学校体育必须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注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多种灵活的有效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与理解体育运动,体验从事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激发学生从事体育、学习体育的自觉性,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以达到“通过学生时代的体育运动和良好的运动经验,养成用积极快乐的态度渡过余暇”的目的。
4.对改进和充实教学内容的影响
学校体育必须改变教学内容以竞技运动为主线的状况。在学校体育,尤其是在中学以上阶段要选择一些具有延续性活动价值的运动项目,即“某些较不受年龄限制的运动。由于生理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衰退,对于需较高强度生理负荷的运动,可能局限于某一年龄阶段;反之,较低生理负荷的运动,可参与的年龄限制则较小”。在学校体育内容中,可多增加一些个人活动项目,减少集体项目,并使学生掌握一两项形成专长的锻炼手段和身体娱乐手段。还有,为了提高学生将来从事体育的自觉性和自我锻炼的理性认识,学校体育应传授有助于学生终身保持健康的相关知识。
5.对体育技能培养的影响
终身体育能力是指个人具有自我从事体育运动的本领。学生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后几十年,一般都是在没有教师,更无体育课的情况下从事体育锻炼。他们将来能否科学合理地进行锻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体育中对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方法、保健和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自我设计、检查、评价体育锻炼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组织管理和集体运动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和有效地创造和运用体育锻炼环境和条件的能力。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以终身体育理念为指导,实现从“以发展运动技能为主的体育教育”向“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终身体育教育”的转变。体育教学改革要改变长期以来只注重运动技能教育,忽视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现状。同时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林诗娟.论终身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03).
[2]刘伟,等.终身体育简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02).
[3]崔颖波,等.终生体育政策篇[J].体育与科学,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