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习林 童松辉
摘 要: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招生规模增长较快,学生思想多元化趋势明显。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指路人,辅导员肩负着时代所赋予的神圣使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要,也是各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项长期、艰巨而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辅导员;角色定位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层工作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这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本意义的体现。辅导员与专业教师肩负着使学生成人、成才的共同任务,只是分工不同。辅导员要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研究探索新的、有效的工作方法。
一、建立高职高专院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专业化、职业化的专职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根据统计调查,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专职辅导员严重不足,各高职高专院校首先应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严格按照学生数配备相应的专职辅导员。其次,高职高专院校要明确辅导员岗位的职责及其工作任务目标等。如今,众多高职高专院校把辅导员当做秘书或后勤人员等来使用,职责不明确。因此,要及时制订辅导员岗位职责、工作目标以及辅导员管理规定,这也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前提。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能避免过多的抱怨、指责、质疑等。第三,要建立辅导员保障制度,依靠制度保障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攀升、90后学生的增多和个性化学生比例的增大,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越来越重要。辅导员队伍要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首先要有准入机制,设立相应“门槛”,确保辅导员队伍的基础质量和发展潜力,确保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学校在招纳辅导员成员时应该侧重考查教育、管理、心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同时要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搭建专业化和职化发展的相应平台。
二、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
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准,从而更好地感染学生,这样学生在大学期间就会更加积极向上、更加健康、更加快乐。辅导员要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就必须关爱学生和热爱学生工作,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用耐心、细心、真心去感染学生,关心、爱护、教育学生是辅导员最基本的素质和能力。如今的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些高职高专院校甚至还有留学生,学生之间存在地域和文化上的差异,再加之90后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主力军,独生子女个性张扬等特质明显,使得学生工作更加繁杂。故辅导员要更加爱岗敬业,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不辞辛苦、不计得失,愿意倾听学生的心声。辅导员要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懂得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方法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对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首先,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学生数配备相应的辅导员,在数量上要满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从专业角度而言,应侧重招收思想政治、管理、教育、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人员来担任辅导员工作。从学生工作的性质来分析,可以在学校建立辅导员与班主任两支队伍,明确划分他们的工作重心和工作职责,辅导员主要以思想教育为主,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学生党建和团建的指导、学习与成长的指导、就业指导、学风建设、心理健康的一般咨询与指导。
其次,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要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不光是辅导员自己的事,学校和学生都应该对辅导员角色有全面和准确的认识。辅导员应是专业性强、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教师。因此,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让辅导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按一定的专业方向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同时,学校还应有计划地培养辅导员梯队,努力发展辅导员团队。
第三,要完善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机制,学校首先要建立辅导员队伍的选聘机制,严格按照专业对口、政治强、业务精、素质优的要求进行选拔,同时对辅导员实行严格和规范的考核,严把入口关。建立辅导员考核和培养机制,对非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院、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者,要经过严格、系统的专业化培训后才能上岗;或边上岗边培训,通过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学校也要定期对辅导员进行考核,建立奖惩机制,做到奖罚分明。学校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规划,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此外,要建立激励和淘汰机制,辅导员工作繁杂、枯燥,为鼓励优秀的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工作,学校要对考核优秀者给予评先评优、晋升职称职务、免试免费参加学历深造等激励。
参考文献:
江丽媚.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队伍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