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介入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的临床对比观察

2013-04-29 18:14:47倪伟芳李振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介入异位妊娠疗效

倪伟芳  李振

【摘要】 目的 评价异位妊娠介入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的临床对比观察。方法 回顾分析65例异位妊娠治疗患者中35例采取介入手术治疗(介入组),30例采取药物治疗(药物组),治疗后我们就两组终止妊娠成功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介入组35例患者29例成功终止妊娠,6例行开刀手术终止妊娠,成功终止妊娠率83%,平均住院时间9天。药物组30例患者有16例成功终止妊娠,11例行开刀手术终止妊娠,成功终止妊娠率:53%,平均住院时间13天。结论 介入手术治疗异位妊娠较药物治疗终止妊娠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异位妊娠;介入;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3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304-02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意外的受孕情况,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中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95%左右,以往异位妊娠破裂出血的患者主要采取开腹手术切除胚囊,随着医学发展及诊断多元化,输卵管妊娠基本上能在未破裂时得到明确诊断,因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我院近年来采用介入治疗异位妊娠35例,并与药物治疗3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材料 选自2005年5月至2012年3月对65例宫外孕患者进行治疗,65例患者年龄27-45岁,平均年龄41岁,随机分为保守组和介入组两组:

1.1.1 药物组 30例,年龄30-45岁,平均年龄38岁,临床症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停经60天以内,无活动性腹腔内出血,异位妊娠包快直径小于4.0厘米,血HCG小于5000单位/L,肝肾功、凝血、血常规正常范围内,有生育要求并同意药物治疗。

1.1.2 介入组 35例,年龄27-44岁,临床症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停经60天以内,无活动性腹腔内出血,盆腔积液小于4厘米,异位妊娠包快直径小于4.0厘米,血HCG小于5000单位/L,肝肾功、凝血、血常规正常范围内,有生育要求并同意介入治疗。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行妇科彩超、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四项、血、尿妊娠实验、心电图等了解孕囊大小及是否破裂,盆腔积液情况。

1.2.2 材料备置 子宫输卵管插管专用导管,导丝用TERVMO公司生产RF*PA35153M型超滑加硬导丝,甲氨蝶呤注射液。

1.2.3 治疗方法 ①介入组:在确定异位妊娠,排除孕囊破裂且异位妊娠包快直径小于4.0厘米、盆腔积液小于4厘米情况下选择介入治疗,方法:患者平卧导管床,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将导管放在宫颈口,经导管先将导丝插入子宫腔,再沿导丝将导管插入子宫腔,行子宫造影,显示子宫形态,大小,位置,然后选择适合的导管超选至子宫角部,并加压注入患侧输卵管造影剂观察孕囊位置,如孕囊显影可见囊状造影剂滞留,之后直接注入孕囊内氨甲喋呤80mg,如未见囊状显影,也可直接注入患侧输卵管内氨甲喋呤80mg,注射完毕后拔出导管治疗结束。②药物组:在确定异位妊娠未破裂且B超提示盆腔积液小于4厘米,选择肌肉注射甲氨蝶呤0.4mg/Kg,每日一次,连用5天。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绝对卧床休息,禁止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HCG变化情况,B超监测孕囊大小及盆腔积液情况,如发现有孕囊进行性增大,血HCG持续升高且有破裂可能的情况应尽早性开腹手术切除胚囊终止妊娠。

1.2.4 两组治疗结束后均出现下腹部疼痛,阴道出血,血HCG呈指数函数下降,血HCG恢复正常所需3-28天(平均12天)。我们对两组患者进行终止妊娠成功率、住院时间的对比。

2 结 果

65例患者中其中介入组35例,成功终止妊娠29例,成功率83%,6例介入术后行开腹手术切除胚囊终止妊娠,药物组30例患者16例成功终止妊娠,成功率53%,14例行开腹手术切除胚囊终止妊娠,住院时间:介入组9天,药物组13天,见表1。

以上不难看出介入治疗组在成功终止妊娠成功率方面明显高于药物组,且住院时间有较大的缩短,因此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3 讨 论

近年来B超和HCG检测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检出率有明显提高,传统输卵管切除术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虽然疗效可靠但创伤较大,对多次异位妊娠并能被早期发现而无生命危险的患者欠妥,保守治疗为这些患者带来希望,保守治疗包括:保守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期待治疗,是近20年来异位妊娠治疗值得采取的有效方法[2]。

介入放射插管治疗输卵管妊娠,其最大长处就是可最大限度地保持患侧输卵管完好通畅,从而保留其生育能力。同时,局部治疗用药的准确、量小,几乎无毒副反应,令患者所受痛苦小,无创伤、易于接受,治療无效者还有机会进行手术治疗。介入技术应用于异位妊娠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通过导管等器械对病变进行治疗的一系列治疗技术,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是运用导管技术对异位妊娠部位的子宫动脉进行管着杀胚药物,同时进行栓塞,达到终止妊娠及阻止或防止出血的目的,此种方法操作相对复杂,治疗费用较高,非血管介入时指在影像设备监控下经阴道、宫颈、宫腔将特制的导管插到患侧输卵管内,而后注射杀胚药物,从而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非血管介入治疗异位妊娠其优点是可将药物直接送达患侧输卵管,在注入药物的同时由于液压的机械作用,药物能有效地渗透入输卵管和滋养细胞之间,促进滋养细胞剥离,细胞坏死和胚胎死亡,最大限度地发挥杀胚的作用,而不受血流的影响,甲氨蝶呤局部用药量小,为一次性用药,全身毒副作用相对较少,并且可在透视下观察到液体的流向,了解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及压力,避免因管腔高压导致的输卵管破裂,但由于是在X下操作,对医患均有一定影响,是本法的一些弊端。

介入治疗异位妊娠发挥了介入放射学的安全、有效、微创、恢复快、治疗费用低的诸多优点,为妇女健康发挥着积极作用,应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韩红敬,关菁.异位妊娠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处理[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5(1):27.

[2] 王文慧,罗新.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4):193.

猜你喜欢
介入异位妊娠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氨甲蝶呤与米非司酮配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分析
农村“剩男”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19:45:50
正确感悟文章主题的金钥匙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8:41:43
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4:25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