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能力

2013-04-29 17:45李建峰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2013年8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初中数学

李建峰

[摘 要]:课堂是初中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地方,最大程度上提高观察能力是摆在初中教师眼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习惯多思多辨。本人基于初中数学课堂现状,阐述了提高观察力的必要性,提出几点提高观察能力的途径以及其带来的益处,旨在通过有效提高学生课堂观察能力,建立初中数学的有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观察力 有效课堂

观察是思维的高级表现方式,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受思维影响的持久性活动。随着新课标的发展,课堂观察成为了研究课堂的有效方式之一。初中生的观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数学课堂的进度安排,那么怎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做出以下分析。

一、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必要性

(一)观察是智力的重要组成

观察是拓展思维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前提。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面对一道数学题目,在思考解题方法前必须先观察老师的例题,思考例题的解题方式及逻辑运算。学生通过观察,应学会将例题中的数与量结构化、系统化,从整体上认知题目,从而在一定高度上把握知识结构。

(二)观察是认知的必要环节

认知可以通过多种形态来完成,观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只有有效的观察老师讲课,才能继续接下来的思维。观察是知觉的高级表现 形式,是一种让学生了解事物因果联系的技能。在数学题中,学生需要先观察题目,才能有效作出假设,拟定解题方法,最后演绎加以证明。人们对数学事实的认知过程也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因此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三)观察是推理的基本步骤

数学家“欧拉”在谈起其创造过程时,说到探索数学真理不仅需要归纳与演绎,也需要留心观察。初中数学课堂在注重教会学生数学原理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物特殊性发现普遍性,再由普遍性到特殊性的观察能力,发现由个别到整体的一般规律。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观察能力的途径

(一)创设情境教学

情景教学相信教师们并不陌生,新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建立“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唤起求知欲望,主动思考。例如在初中几何问题中,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日常用品摆出教学中要学到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再引到教材上来。观察图形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识图、作图能力的过程,学生对图形的观察越到位,思维跳跃性就越大,思路也就越灵活。

(二)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不断认知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切不可一再沿用传统教学中“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模式,这样做会让学生被动记忆,被动接受知识。在学生分析和讨论问题时,教师只需稍加引导,抓住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鼓励学生自习观察,大胆假设,自由探索,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主体地位。

(三)因材施教

事物发展具有特殊性,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用到不同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代数问题中,“一元二次方程”与“探索规律”是不同的两个知识点,所要用到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解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设置典型例题,列出详细的解题步骤,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有参考的学习;而探索规律是一个综合思考的过程,应让学生自由讨论,在众多现象中发现规律,培养观察及想象能力。另外,在教学中老师还要注意正确引导,及时发现并指出学生的细节问题,如分子分母漏乘、去括号时的变化等,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运用相应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四)让学生多思多辨

数学知识的精髓在于抽象与概括,其思想方式蕴含在基础知识之中,并与知识的形成同步发展,有效观察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催化剂。在教授函数这一课题时,不仅要教会学生什么是函数以及函数的初步运算,还应让学生思考函数与方程等知识点的联系,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其他问题中,从数与形两方面相结合来思考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通过观察用数学语言表述与解决问题,培养数学能力。

(五)重视推理问题

推理问题是数学中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新教材推出的“实践与综合应用”就是培养学生类比、归纳能力教育环节。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才能形成严密的思维,解开谜题。

三、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带来的益处

(一)学习兴趣提高

观察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是课堂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自由讨论、动手实践,相对于传统课堂,这样的学习氛围更为活跃,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轻松学习。在观察时,基于对问题的求知欲,学习兴趣被有效唤起,有了兴趣,自然愿意去学习数学。

(二)锻炼逻辑思维

数学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运算,还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思考现象中蕴含的本质,发现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极大的锻炼,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很大帮助。

(三)课堂目的性增强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往往都是带有目的性的观察。相对于传统教学,教师单纯的讲课并不能让学生的思维足够清晰,有时会让学生不知道这个知识点的重点在哪里,知识点的形成是怎样的。但通过教师科学的设定观察过程与合理的引导,学生能够在观察中了解知识点的形成,再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循序渐进的学习,有序的推进教学课堂。

结语:数学的观察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已迫在眉睫。在现如今的数学竞赛中,观察能力的体现日益突出。但培养观察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切不可一蹴而就,教师在授课时就应注意给学生自主观察的机会,让初中数学课堂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 包士祥.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能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报,2011(08).

[2] 曼磊.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02).

[3] 董苏云.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07).

[4] 方嫄.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10).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初中数学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打造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探究
生物“有效课堂”三步曲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