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驾驭课堂的艺术

2013-04-29 00:44:03丁尧
考试·综合 2013年8期
关键词:教学机智导入艺术教学艺术

丁尧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叙述的事情怎么感人,课文的情感怎么炽热,可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游离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的体验,语言情感难以激起学生的共鸣。师生交流机械答问,因此,教师预设的内容与课堂生成的内容很不和谐,甚至相差甚远。因此,要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即运用智慧提高教材、导入艺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火候等方面的能力,密切学生与文本的关系,实行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的三重立体对话,方能构筑精彩课堂。

关键词:教学艺术;把握教材;导入艺术;教学设计;教学机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40-01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的结果。什么是智慧?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告诉我们智慧有流变、灵动的气质。智慧,在课堂的预设和生成中架起了一座桥梁,对于一个精彩的课堂,智慧至关重要。俗话说,你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必须自己有一桶水。只有具备驾驭课堂的艺术,你才能运筹帷幄,把握课堂。那么教师驾驭课堂应该具备哪些艺术呢?

1 课堂导入要有艺术——贴近学生生活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好坏。它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好的导入能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何谓"导入"?"导"就是教师引导回忆一些与课文有自然联系的人或事,其目的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入"就是导入新课,过渡自然。

课堂导入的智慧多种多样,如利用兴趣导入,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利用教材和教学本身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执教《人有四个宝》一文中,一教者是这样导入的:"你们愿意做聪明的孩子吗?""每个人都有四个宝,如果你学会这四个宝,你就会变得聪明起来,那么,这四件宝是什么呢?这样,教师运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课题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围绕文章标题导入,如《梦想的力量》一文,引导学生把握两个问题:梦想是什么?梦想是如何实现的?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领略课文的精妙构思;利用讲故事导入,学生更易集中注意力,小学生大都喜欢听故事,在上课之前,教师如果说"让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学生瞬间就会安静下来,眼神里流露出渴望的眼神,专心致志地听讲,教师就可抓住这个有力时机,在学生集中精力听故事的同时,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导入新课。只要开动脑筋,就能开一个凤头。

2 把握教材要有艺术——学会拓展文本

对文本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由于个人阅历和知识水平不同,因此,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同,只有深入挖掘文本,才能为精彩课堂做好准备。

一篇课文,教师在审视文本后,应着眼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就精华部分让学生学得深入些,学得扎实些,远比蜻蜓点水、雾里看花要强得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必须对文本进行深刻、广泛地挖掘,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集中有限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在语文精华之处反复诵读、细细品味,领悟其中的滋味。

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极其丰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自然世界、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等都是语文教育的有效资源,迅猛发展的新科技又明显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无限的书籍增长量与有限的时间形成尖锐的对立"。因此,课外拓展显得尤为重要。《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一首描写美丽乡村风光、悠闲乡村生活的小诗。通过对它的诵读、品味、欣赏,以达到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的目的。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树立大语文观,让学生获得有效积累。这些课堂上的实践可以说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下了亮丽的精神底色。

3 教学设计要有艺术——激发文本的情感

以我执教《再见了,亲人》一课为例,导入时,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出示了抗美援朝的录像和解说,播放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战歌》,在教学中,我还设计了,分角色、换人称等方法,本以为学生会在设置的情景中走进文本,反复指导学生朗读,设计的问题自以为很巧妙,看似很到位,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学生看似动情地读书声好像缺点什么,始终不能入情入境。

其实,学生的朗读中缺少的是感情,那种源于心灵深处的感动,因为学生缺乏对抗美援朝的深入了解,无法理解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之间那种"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深厚情意。

这让我对预设有新的认识:

一、任何一篇课文教学的设计,立足点是学生的心灵、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与文本中情感的差异。

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教材中情感的差异,寻求感情上的共鸣,如在对《再见了,亲人》一文教学,在课前应搜集大量的抗美援朝的资料,通过影片、文字,创设深入体会情感的条件。在设计教案时,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预习时的产生的需求信息,如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还想了解什么,这样学生才能把对抗美援朝的感情融入到课文的情感中。

二、语文教学中的"感情朗读"不应成为教师浮于表面的技巧指导,而应成为感悟语言的一种方法,要将读和思结合起来,思考越深刻,情感体会得就越深刻,因此,预设时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性,有启发性,有兴趣性 。再次,教师应融入课文的情感中才能以情促情,以情激情,"问渠哪得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如此,教学亦如此,只有教师的情绪才能点燃课堂的情绪,只有教师的激情才能点燃学生的激情。

因此,智慧的教学设计要牢牢把握一点,要抓住课堂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内容的选择和环节的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

最后,课堂教学要有艺术--把握教育机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头脑是一个等待被点燃的火把,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头脑,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智慧才能捕捉住课堂教学灵感的火花。

尤其是当课堂预设和生成不吻合时,更需课堂智慧。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的没有激情的行程。"当课堂上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突发情况时,教师需要敏锐地洞察,灵活机智地应对,这样才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教育的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它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心的人,我们只有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积极捕捉每一个有用的教育信息,点智慧的火花,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方能从容自若,运筹帷幄!

参考文献

[1] 黄伟《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兼与刘锡庆先生商榷》,《小学语文》2008第3期.

[2] 蔡 云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拓展》2008-6-26

猜你喜欢
教学机智导入艺术教学艺术
探析初中英语的兴趣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101期)2017-01-07 08:42:45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浅谈语文教学的导入艺术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1:01:31
关注主体,提高效率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机智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4:59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6:01
浅谈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机智的重要性
考试周刊(2016年46期)2016-06-24 14: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