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与历史教学的有效结合

2013-04-29 23:58戴东华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2013年8期
关键词:有效结合趣味教学历史教学

戴东华

【摘 要】随着课改步伐的稳步推进,课堂教学过程已经越来越走向师生互动、交流探讨、成熟的方向发展,学生作为活生生的力量,带上经验、思考和灵感的装备兴致勃勃的参与课堂其中,获得丰富的知识。而教师也在逐渐转变思想,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历史教学中新的课堂理念,还要求去掉那些条条框框,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以促进发展为目标,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本文从趣味教学与历史教学的结合入手,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应当有怎样的做法和思路,积极的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趣味教学;历史教学;有效结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之者”;近代的史学革命代表梁启超也曾说:“我是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的一种叫‘趣味的元素抽出来,只怕所剩的仅有个零了。”从前人的言论中可以充分的看到趣味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活跃的课堂气氛,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让学生耳目一新,尤其是对于历史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

一、优化导入,激发兴趣

从科学角度来看,课堂的前二三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充满情趣的课堂导入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教学科目的吸引力,一个成功的导入是承上启下的阶梯,是一场充实课堂的序幕,是一曲华章的前奏。在历史教学中尤为鲜明。

例如,学习《诗歌与小说》一课,可以采取提问引入法:“中国是谁在什么时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有哪些作品?”学生对新鲜的东西比较感兴趣,莫言作为第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学生也很引以为豪,会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会非常积极热烈的讨论这个话题,老师可以适当的播放一些莫言的作品,比如《红高粱》的片段,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再提问:“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除了莫言外,还有哪些优秀作家和作品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欣赏的?”学生就会带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和热情融入本课书的学习,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上课伊始,就利用提问、图片、网络、故事等等让学生有新奇的感觉,有悬念,有趣味,学生自然会喜欢听,愿意听,带着兴趣进入课堂。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质疑欲望被充分的激发出来的时候,作为教学可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二、结合插图,唤起兴趣

新编的岳麓版历史教材中,插图非常丰富并成为一项不可缺失的内容。因为历史涉及领域广泛,有政治、经济、科学等,有些事物不能用语言表达,因此利用插图可以更好的展示历史风貌。教师可以利用图片的直观性进行教学,这样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记忆力,引发学生对于历史深入的思考。教师在运用插图进行趣味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课本上的插图很多,不是每一副图都要仔细的讲解,要根据教材和授课的需要进行选择讲解。

例如,在学习《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材配备了非常丰富的插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先进成果,特别是制瓷业,每个朝代都有它的代表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对插图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每个朝代瓷器的代表作品及特点,既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气氛。

再如,学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时候,将课本插图《上流社会举办的豪华酒宴》与《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进行比较阅读,学生通过读图,一方面对于上流社会的骄奢生活有深刻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深刻了解贫民的苦难生活,通过两幅插图的比较,学生可以全面认识革命前的沙皇俄国,有利于进一步分析和理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

在历史课的教学中,为了增加课堂的吸引力,不仅可以利用插图,而且可以利用很受学生欢迎的flash动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我们在历史课堂上设涉及到某一段历史的时候,可以将《大国崛起》、《百家讲坛》、《国宝档案》、《解密》等节目的相关影音资料做成flash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和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对一些相关的诗歌和歌曲做成flash,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或者播放歌唱,再加上惟妙惟肖的动画,这样就能能够增强历史事件的感染力,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联系生活,挖掘兴趣

学生对于历史课不“感冒”,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历史课讲述的内容与生活脱节,因此将历史与生活紧密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学生走进课堂的时候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认知水平,我们的课堂不要另起炉灶,不要远离生活实际,那些枯燥的历史人物、概念、历史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无法与生活接轨,因此不要建造空中楼阁,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获得自己的亲生体验,结合生活实际教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结合点,进行“二次创作”,进而带领学生走进丰富而且有趣的历史世界,对于历史的教学才会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例如,在讲解中国史的时候,一些历史教材可以和学生的生活认识联系到一起的。学习《鸦片战争》中的“禁烟运动”就可以从学生的生活认识谈起。中学生对吸烟还是有一定的好奇,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话题讨论对吸烟的认识,并进一步引申到“禁毒运动”,充分讨论毒品给人民及国家带来的身心伤害。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全面认识毒品的危害,教师更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教育。

再如,学习《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时,讲到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可以结合本土文化讲解。河源是客家地区,客家人的来源及几次迁徙过程可结合中原人口南迁过程进行较为深入的讲解,既可以让学生深刻把握课本知识,同时了解了本土文化,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历史,了解到自己的历史,让学生体会到历史的影响,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四、创设情境,增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吸引学生的情境,潜移默化的达到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学习《五四爱国运动》这一课,由于五四我们的时间久远了,学生很难理解当时民族的状况。不过,幸运的是给我们留下了永远不会久远的“五四青年节”,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节日来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在设计上这样进行:“同学们,你们正处于青春年华之中,拥有这无限的希望,有自己的专属节日,是什么?”学生会自然的回答:“五四青年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唱《中国共青团歌》,然后借助里边的歌词“五四的火炬,唤醒了民族的觉醒……”进而在黑板上书写“五四运动”,让学生了解这个运动背后的中国历史,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将学生自然的引进到课堂中,而且帮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对于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对联、民谣、诗词口诀、漫画,历史中的电影、小说,现实中著名的电影和电影人物等充分的引入到历史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兴趣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一点,就是注意教学的有效性,不能为了某种形式而用,更不能喧宾夺主,要以教材为本,进行设计,真正的为提高历史教学目标而使用。

五、总结语

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任何一门受学生欢迎的科目,除了它本身拥有的魅力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是否有吸引力。换言之,一堂趣味横生的历史课,也必然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学习。因此,要求教师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巧妙的安全,运用现代的教育理念,充分的挖掘历史中有趣的地方,变简单的被动接受为妙趣横生的主动接受,既对学生起到爱国主义教育,有增长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高综合素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明星.愉快模式 心理教育的创新[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3]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有效结合趣味教学历史教学
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初中英语趣味教学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