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高校德育的价值理念及其方式

2013-04-29 04:46刘颖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9期
关键词:价值理念高校德育和谐

摘要:高校德育的价值理念是高校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其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高校德育效果的优劣。高等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德育理念及其方式等方面推进高校德育创新,努力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德育;价值理念;以人为本;和谐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63-04

从道德的概念看,道德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而是纯粹的精神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概念。德育则是一种精神教育,既离不开社会存在方式也离不开具体的教育方法。根据新时期我国高等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高等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德育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当前的学校德育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以政治为本、以物质为本、以知识为本、以技术为本,学生正在“被德育”。对此,学校德育必须创新价值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从德育理念方面推进高校德育创新,努力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一、高校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一般来说,当我们使用德育这个术语时,我们着重谈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而当我们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术语时,我们着重谈大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和政治品质教育。

在我们的下意识里,我们还是不自觉地在区分二者的功能,只不过我们通常忽略了这个看起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为了说明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区别,我们可以粗略地比较一下道德品质教育,思想品质教育和政治品质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的核心概念是道德。“道德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置身于其中的各种关系的认识的结晶,是帮助人理解周围环境和人自身的一种特殊手段。”思想品质教育的核心概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也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中的地位及作用的看法。”“人生观是人对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根本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看法和评价标准。政治品质教育的核心概念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鉴别力。政治方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立场是为人民服务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治鉴别力是指从政治的高度判断事物的价值,明辨大是大非。这些核心概念的逻辑关系是:没有对自身和自身结成的各种关系以及自己周围环境的正确认识(道德),是难以形成人们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世界观);世界观没有建立在对世界变化发展及其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人们是难以形成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人生观没有建立在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是必然会影响到对其他事物的看法的,因为对人生的看法是人对其他事物看法的一个出发点。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因为政治方向实质上就是一种正确的政治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就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因为政治立场实质上就是一种正确的政治人生观;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没有正确的政治鉴别力,因为政治鉴别力就是一种正确的政治价值观。通过这些核心概念的逻辑关系的揭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道德品质的教育是思想品质教育的基础,思想品质教育是政治品质教育的基础。进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更为根本的结论: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所以,我们说,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区别,德育的首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值得指出的是,我们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并不是要把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绝对地区分开,而是要提醒德育工作者,在重点进行德育时,我们只宜采取渗透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重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也不能脱离德育这个基础。

二、高校德育的基本价值理念

高校德育总是在一定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纵观高校德育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大致可以将多种多样的形式或措施所蕴含的指导思想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规范论”,一类是“创生论”。“规范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着眼于如何克制和压抑管理者和师生员工的某些有悖于道德的管理、教学、学习及生活行为的冲动,以减少乃至消除他们的不合理性管理、教学、学习及生活行为(从正面来看,也就是增加了合理性的行为)。“创生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所关注的是如何转移管理者和师生员工的某些有悖于道德的管理、教学、学习及生活行为的冲动,创造条件诱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将冲动或生命力用到完善管理、教学、学习及生活中去。在现行实践中,这两种高校德育的指导思想并不是绝然对立和分开的,但总体上说,“规范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占主导地位。

我们认为,要真正取得高校德育的实效,必须突出“创生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的主导地位。因为,这两类高校德育指导思想在人性假设及德育的出发点和心理机制及德育的干预取向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创生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管理者、教师、学生德性成长发展的实际。

1.人性假设及德育的出发点。任何德育实践都受制于某种假定、命题和假设,所持人性假设各异,德育的指导思想和措施会大相径庭。“规范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的人。人不仅有人之为人(相比于动物)的理性和意志力,而且有着与动物相似的本能。人的行为无论多么具有理智,动物性的本能及其产生的下意识都无法在“行为”中彻底消失;本能及衍生的欲念、冲动、追求,常常成为人类行为的另一个内在驱动力(理性和意志也是内在的驱动力)。在本能的驱动力的策动下,人类便有了违背社会规范的许多越规行为。有了越规行为,就有了规范行为的必要性。这就是道德规范之所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据,甚至可以说,道德规范就是对人性做出抑恶的规范。从德育的角度来看,“规范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仅仅将道德规范视为一种消极行为的工具和产物;于是,高校德育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如何抑制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本性中的本能冲动或破坏性倾向。

“创生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认为,人是自我实现的人。人确有理智与本能之分,这是一个科学的事实。但是,本能及其内在的趋利避害、求生的特性,只是一个客观存在,无所谓善恶,是一种比善恶更为根本的中性的生命力(能对其作善恶评价的只能是人们在后天实现它的目的、方式和途径)。这种生命力总是指向创造、生成。道德规范之所以必要,不是因为要对这种生命力进行否定或压抑,而是因为它展现了一种理想的可能的创生活动或关系,它能诱导人们进行超越现实规定的理想性的创生,“德育创新是主体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德育发展的规律,对德育进行变革,从而使德育得以更新和发展的活动”。①从德育的角度来看,“创生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主张积极地、正面地发挥人的更为一般的生命能量,使它用于管理、教学、学习及生活,而不是进行破坏;使它有所创造,而不仅仅是作为恶的否定性存在;于是,高校德育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如何诱导管理者和师生员工的生命力创生管理、教学、学习及生活实践。

2.心理机制及德育的干预取向。根本上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德性的提升,是他们在改造外部客观世界(主要指管理活动、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及生活)中改造自身内在主观世界的结果。相对于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德性的提升来说,高校德育是一种外在力量,是对他们德性发展的主动干预。这种主动干预总是建立在所理解的人的德性发展机制的基础上的。

“规范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所理解的人的德性发展机制,主要是恐惧、压抑和排除,即:一是在不道德性冲动引发行为之后,给予惩罚,使之产生恐惧心理;二是在不道德的冲动未引发行为之前,给予教育,使之压抑和排除。针对第一种心理机制的干预,主要是作用于不道德性冲动与由之引起的行为之间的关联,所借助的工具主要是外在的惩罚力量。通过外在惩罚力量的运用,形成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出于对做出某些行为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恶劣后果的恐惧心理,进而使他们以后不做类似的不道德行为。针对第二种心理机制的干预,主要是作用于不道德性冲动本身,即防止这些不道德性冲动进入意识或行为层面,所借助的工具主要是管理道德教育、师德教育和学生德育。通过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建立他们对不道德行为的认知、情感或克制不道德意识的意志,进而预防不道德行为的发生。相比于第一种干预取向,第二种干预取向似乎更为根本地抓住了人的德性发展的心理机制,毕竟,将私心杂念压入无意识领域或建立一道理性和意志防线更能起持久作用。然而,仔细分析,这两种干预取向都有不可避免的局限。外在的惩罚虽具有强大的力量,但由于人们惯常的机会主义心理,会冒着不良后果而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将冲动压抑在无意识中或排除在意识之外,确实可以保证行为的合道德性(表面上看是如此)。但受到压抑的冲动仍然会以更深刻、更隐蔽的方式起作用,甚至有时会采取“美德”的形式来实施,与此同时,对冲动的排除总会影响人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所以,建立在恐惧、压抑和排除等心理机制上的抑制干预取向似乎并不理想。

“创生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所理解的人的德性发展机制,主要是创造和生成,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德性是他们运用自己的生命力在创造性的管理活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创造亦即生命力的正确展开,是人的自信与尊严的现实性基础,是人的存在性活动;如果人的生命力的创造性发挥受到阻碍或压抑,那么,这种生命力就会以破坏性的形式予以释放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不道德的管理、教学和学习冲动或行为,是因为他们的生命力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发挥。“创生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的干预取向是发展性的,即如何在“管理、教学和学习条件”、“管理、教学和学习制度”、“管理、教学和学习观念”等方面为他们德性的创造、生成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引导并促进他们德性的发展。

当然,“创生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并非不加分析地反对一切规范建设对于养成或提升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德性的价值(尤其是从行为层面来看更是如此),但是,它更加关注的是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创生力量的发挥,更加关心如何将这种生命力引入创造性的管理活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去。

三、目前高校德育应采取的新型方式

从学校系统来理解,教学活动总是离不开教师与学生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因而,教学活动可看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在这个意义上,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提升师生德性的基本途径。教师的教学活动总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因而,教学活动又离不开教师与管理者(包括校长、书记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的交往,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与管理者的协调是提升管理者和教师德性的重要途径。

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来理解,管理活动和教学活动总是离不开学生家长的关心及其他校外公众的支持的,因而管理活动、教学活动(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又离不开管理者、教师、学生与其他相关人员的交往,在这个意义上,管理者、师生员工与其他相关人员关系的调适是提升他们德性的必要途径。这里,我们从德育的角度来将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转换为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师与管理者关系的协调、管理者、师生员工与其他相关人员关系的调适,是符合道德成长和发展规律的。一方面,道德的基本问题是处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人们彼此间的利益关系只有在人们的交往中,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改变。另一方面,个体道德意识的产生、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锤炼、道德信念的确立都离不开个体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和活动。在个体现实的道德生活和活动中,在个体现实的社会交往中,个体的道德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得到提高,学会处理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进而使个体道德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所以,高校德育能够也应该在管理者、师生员工所涉及的各种关系中来进行,我们必须走出传统德育的封闭性、外在性、抑制性模式,以现代社会为背景,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来界定现代德育概念: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正确的思想道德为指导,在促进社会和学校智育、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坚持全面发展的过程。②

(一)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是提升师生德性的基本途径

师生关系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说它是无形的,是因为它是师生的一种心理关系;说它是有形的,是因为它蕴藏在学校所有教学活动及关系之中,并在这些活动及关系中表现出来。

教学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关系,教学活动或者说教学交往是学校教学关系的动态化表现。教学活动或教学交往不仅是知识传递与接受的活动,是能力培养与德性养成的活动,而且是师生生命和心灵的互动过程。政治思想道德理论及其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示范等,只有跨时间、空间、专业、学科、角色地进入到师生生命和心灵互动的活动过程中,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依据实际的矛盾、冲突来调控与和谐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的德性得到共同的增进。

师生关系的和谐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永不停止的投入自己的精力、智慧和教育爱(尊重、关心)去处理各种利益矛盾或纠纷;教师也只有在不分时间、空间、地点、专业、学科及角色的情况下去不断地和谐师生关系,才能使自己的内在道德品质得到改造。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与理解,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处理,强调教师对待学生首先要以民主平等的方式,不得以种族、肤色、性别等各种情况为理由,以任何形式歧视学生;不得有意为难或贬低学生;对学生以诚相待,以礼相待,力争公道;要记住学生姓名;不得当众发火,不得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学生丢脸;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如有偏差,应敢于承认错误,不得采用强制和暴力等。如果说,师生关系的和谐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那么,教师与管理者关系的协调则以管理者为主导。建设一支有活力(动力)、创造力、向心力、凝聚力的教师队伍,是建设21世纪高等学校的核心。正是在这个方面,学校的管理者们应该有一些战略性的思考。

现在,管理者必须改变以前的那种消极的角色定位,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使自己成为新型的规划者、指导者,依靠法律、真理和人格的力量,依靠规划指导,政策导向和评价调节的影响来进行管理,来协调与教师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既有利于管理者德性的自我完善,又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德性。

(二)调适师生员工与其他相关人员关系的是提高他们德性的必要途径

管理活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不仅要依靠管理队伍、教师队伍,而且要依靠家长们、甚至社会公众的关心、支持和投入。这些潜在的教育力量会以各种方式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管理者和教师只有主动与这些潜在的教育力量加强联系,调适关系,才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氛围。管理者和师生员工的德性也会在他们与其他相关人员关系的主动调适中得到提升。

由于师生员工与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不同于师生关系和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的关系(前者不易转化成学校制度视野下的规范关系),因而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来督促或推动管理者和师生员工评价自己、改进自己。比如说,有的学校通过向社会公开承诺“三满意”——让学生天天满意;让家长人人满意;让社区方满意,来提高管理者和师生员工的德性水平,并在管理者和教师中开展“管理即服务”、“教学即服务”理念的研讨与争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深信,高校德育作为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创生论”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寓德性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中、寓德性于教师与管理者关系的协调中、寓德性于师生员工与其他相关人员关系的调适中,才能取得高校德育的实效,也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王小明.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9.

②郑永廷.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

参考文献:

[1]季丹丹,郝乐祥.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理论界,2007,(02).

[2]王士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新探[J].理论界,2008,(02).

[3]张秀云.关于对大学生强化德育教育问题的探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6).

[4]孙晓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探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07).

[5]邱涛.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缺失与出路[J].青春岁月,2010,(16).

[6]李英林.高校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文化解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04).

[7]杨治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3).

作者简介:刘颖(1963-),男,管理学硕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猜你喜欢
价值理念高校德育和谐
围绕企业经营抓党建,以党建带电力企业经营的机制策略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出版业发展理念与目标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医学期刊编辑应合理关注论文的伦理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