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正义
【摘 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1年收治的可疑子宫肌瘤患者30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同时接受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并将临床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共确诊288例,发现肿瘤461个,约占96%;经腹部超声检查共确诊262例,发现肿瘤418个,约占87%,两种检查方法临床诊断价值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经腹部超声检查相比,经阴道超声检查用于子宫肌瘤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临床上经腹部超声检查应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应用,提高子宫肌瘤检出率。
【关键词】 阴道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子宫肌瘤;诊断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以及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等,甚至会导致失血性贫血问题。B型超声检查是该疾病常用的临床诊断方法,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妇科疾病的临床检查过程中,然而,对于部分肌瘤结构或是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一些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患者来说,其超声检查图像质量会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进而导致误诊或漏诊现象。本文通过对我院近一年里接受超声检查子宫肌瘤患者300例回顾性分析,对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疑似子宫肌瘤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40~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5.6)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下腹坠胀、贫血、月经不规律等。少数患者并发贫血、腰背酸痛及下腹坠胀等症状,阴道检查证实存在明显的子宫体积增大现象,子宫表面存在单个或多个不规则结节。全部患者均予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后接受手术,手术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
1.2 方法 使用东芝SSA-660A超声彩色诊断仪,探头频率为6.5MHz,患者仰卧位,适度充盈膀胱,先经腹部检查盆腔全貌,了解子宫在盆腔的位置,观察瘤体的部位、大小、数目、内部回声及与宫壁的关系,并常规测量肌瘤的大小,然后排空膀胱,改膀胱截石位,垫高臀部,行阴道超声检查,同样观察瘤体的部位、大小、数目、内部回声及与宫壁的关系,测量肌瘤的大小,必要时检测瘤体的血供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χ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 结果显示,经阴道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较经腹超声检查高(P<0.05),经阴道超声的敏感性为99.31%,特异性为71.43%;经腹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为98.50%,特异性为42.86%。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P>0.05),然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特异性较经腹超声高(P<0.05)。详见表1。
2.2 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比较 300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共确诊288例,发现肿瘤461个,肿瘤体积在(0.42×0.42)cm至(8.67×9.22)cm不等;经腹部超声检查共确诊262例,发现肿瘤418个,肿瘤体积在(0.64×0.92)cm至(8.70×9.34)cm不等。两种超声检查方法临床诊断价值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育龄期妇女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生与长期大量的雌激素刺激有关,尤其是在只有雌激素而无孕酮刺激的情况下。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子宫肌瘤有恶变的可能。若肌瘤过大则会导致患者发生便秘、尿急以及直肠和膀胱压迫等症状。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B超检查技术逐渐被引入了子宫肌瘤的临床检查和诊断过程中,并在治疗复查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经腹部超声子宫肌瘤检查能够准确反映宫体底部、宫颈、膀胱、腹壁等部位情况,肌瘤具体情况及其与周围器官组织之间结构关系,并准确判断子宫肌瘤的大小。但经腹部超声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肌瘤非典型改变、子宫形态、膀胱充盈状态、肠道气体干扰及手术疤痕组织、肥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其临床应用价值受到了一定限制。经阴道超声是近年来妇科方向超声应用的一项突破性技术,由于使用TVS高频探头,在阴道内紧贴宫颈或阴道穹窿部,能清楚显示女性盆腔内部器官组织结构,成像更清晰,有利于发现微小病灶,因而有助于子宫肌瘤声像图特征的准确显示,并有助于更加准确丰富图像诊断价值信息的获得,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更高[2]。
子宫肌瘤经腹超声检查图像特征主要表现为:子宫肌瘤通常属于平滑肌增生或是纤维膨胀所导致的实质性肿瘤,并由互相交叉的平滑肌纤维构成,所以,子宫肌瘤的超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螺旋样”。子宫肌瘤本身不存在包膜,而肌瘤附近的肌层会在压迫的作用下而产生假包膜,其超声声像图主要呈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晕圈[1]。子宫肌瘤通常包括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等几种,其中发病率最高的肌瘤类型为肌壁间肌瘤,其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假包膜周围存在增强回声光圈或低回声晕圈,肌瘤呈现为类圆形或圆形的强弱不均质回声团、等回声或低回声子宫局部隆起增大[3]。
上述讨论与本次研究数据都显示,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检查和诊断过程中,经腹部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反映子宫肌瘤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尤其对小肌瘤的识别,明显优于经腹超声,但该检查方法会受到较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因而其临床应用价值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检出率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应提倡采用腹部超声检查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相结合,二者相互补充,提高子宫肌瘤临床检出率。
参考文献
[1]蒋瑶,程静,叶春霞.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43-44
[2]韦伟.6种超声检查法诊断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09,1(3):282-283
[3]刘英.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价值[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0(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