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辉 孙冬梅 陈运生
【摘 要】目的:评价应用菱形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12年1月,我们应用菱形皮瓣修复色素痣、瘢痕、体表肿瘤等切除术后皮肤缺损患者39例,术中将病变组织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与缺损邻近处设计菱形皮瓣,将菱形皮瓣转移修复缺损,供区直接缝合。结果:切口Ⅰ期愈合,形态满意。结论:菱形皮瓣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理想的选择,其效果满意,方法简便
如何修复因体表色素痣、瘢痕、肿瘤等切除后遗留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整形外科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颜面部,其不仅要求手术简单、快捷,而且还要考虑术后形态效果,因此,应用局部皮瓣修复皮肤缺损是较好的选择,菱形皮瓣是临床上常用的局部皮瓣之一,2005年1月—2012年1月,我们应用菱形皮瓣修复色素痣、瘢痕、体表肿瘤等切除术后皮肤缺损患者39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39例,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18—66岁,皮肤缺损由于色素痣切除20例,基底细胞癌切除5例,瘢痕切除8例,皮脂腺囊肿6例,缺损分别位于头部、面部、颈部。面积最小1.0cm×1.0cm
1.2方法:
1.2.1皮瓣设计:将要切除之病变组织设计成圆形或椭圆形,于圆的外側设计一菱形皮瓣,(如图所示)A-B=A-D=DE=EF, 1.2.2 手术方法:在局部浸润麻醉下,将病变组织按设计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切口距病变边缘:色素痣、瘢痕等良性病变1-2mm,基底细胞癌为5mm,按设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根据病变深度在深筋膜浅层或浅筋膜深层潜行分离形成CDEF,分离皮瓣至无张力转移至缺损区,先定点缝合DF,再用5-0可吸收线缝合皮瓣供区皮下,最后用6-0尼龙线缝合皮肤,根据皮瓣大小及创面情况决定是否放置皮瓣下引流条,术后24h拔除引流条,术后8—12天拆除缝线。 2 讨论 2.1 在颜面部五官聚集,修复创面的原则为既要保障病变组织的彻底切除,又要考虑到切口或创面愈合后产生极少的瘢痕,最低限度地减少继发畸形,其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 2.2 非手术方法相对多些,尤其在非手术治疗科室,非手术治疗的优点方便,易于普及,但其适应症仅为直径在1-2mm,浅表层,诊断明确的非交界痣或混合痣。 2.3 直径在3.0mm以上的肿物,可用手术治疗原则,手术治疗的方法通常有单纯切除缝合,与分次切除缝合法,游离植皮修复法及皮瓣修复法,对于直径在3.0-5.0mm的肿物,且周围皮肤较松弛者,顺皮纹设计梭形或菱形切口,可直接拉拢缝合,对于直径大于5.0mm的肿物,单纯切除缝合后会残留较明显的疤痕,且分次切除所需时间长,患者不愿意接受,行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存在皮色反差大,术后易出现挛缩,导致器官畸形的缺点,我们采用的菱形皮瓣修复创面,具有肤色差别小,张力小,角度对得齐,蒂部宽的特点,保证了皮瓣血运,不易出现皮瓣血运障碍,且设计切口时本着选择与皮纹或皱纹方向一致的原则,术后瘢痕小,克服了其他手术方法的缺点,结果患者术后均满意,总之,此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可靠,而且美容效果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 吴孟超 黎鳌 等 手术学 整形与烧伤外科卷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56 [2] 王炜.整形外科学 第二版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50 [3] 邢新 郝岚 陈红萍 改良菱形皮瓣的临床应用(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0.11(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