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皮肤色素痣样病变临床及病理分析

2011-08-15 00:42祁世方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脂溢性色素痣交界

祁世方

色素样病变为皮肤科的常见及多发性病症,可发生于不同年龄组,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多生长在面部及暴露的皮肤,临床容易误诊,极少病例可发展为恶性黑色素瘤。本文对临床诊断为色素痣的4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皮肤科临床诊断色素痣患者,42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12~73岁,中位年龄为41岁,患者色素样皮疹分布于面颊、颈部、躯干、手足等部位。

1.2 临床表现 色素痣样皮疹大部分是圆形或椭圆形,多呈斑块状或扁平丘疹状,部分呈乳头状,病变直径0.3~2.2 cm,表面光滑,呈棕、褐或黑色,病程3个月至8年,1例出现皮肤破溃,2例出现局部轻度刺痒、灼热感,其余无任何不适症状。

2 结果

42例色素痣样病变的病例中,病理诊断为色素痣33例,其中皮内痣25例、混合痣6例、交界痣2例,脂溢性角化病5例,基底细胞癌3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

3 讨论

本组42例色素痣样病变,临床诊断均为色素痣,经病理诊断色素痣33例,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78.6%,误诊9例,误诊率21.4%,皮肤色素痣样病变绝大多数为色素痣,色素痣由聚集成巢的痣细胞组成,痣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病理学根据痣细胞的分布将其分为三种:皮内痣的痣细胞位于真皮内;交界痣的痣细胞位于表皮的下部;而混合痣含有皮内痣与交界痣的两种成分。脂溢性角化病的皮损可出现色素异常,特别是颜色加深时易与色素痣混淆[1],色素痣易误诊的前三位病变为脂溢性角化症、基底细胞上皮瘤、皮肤纤维瘤[2],本组5例脂溢性角化病,3例基底细胞癌,1例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为色素痣,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色素痣可发展成为恶性黑色素瘤,Odom[3]等认为除少数恶性蓝痣外,每个黑色素瘤都来源于交界痣或混合痣,而皮内痣是良性痣,出现以下症状应怀疑发生恶变[4]:①30岁以后出现的新色素痣;②色素痣增长较快,或面积大小虽无明显变化,但显著增厚;③颜色加深,特别是出现淡蓝色者;④色素痣反复发生感染;⑤色素痣伴有局部刺痒、灼热、疼痛;⑥色素痣周围有炎性红晕,出现不明原因炎症症状;⑦色素痣上原有的毛发突然脱落;⑧色素痣表面潮湿、结痂、脱痂,或周围出现针尖般大小的卫星状损害;⑨色素痣长期摩擦,易受外伤;⑩色素痣中央出现硬结,或表面破溃、出血,形成溃疡。色素痣样病变的病理诊断结果具有多样性,临床上不能把皮内痣和交界痣、混合痣区别开来,少数交界痣或混合痣受刺激后可发生恶变,因此主张色素痣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同时切除标本作组织病理学检查。

[1]祁世方,刘建民.90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0,5(15):81-82.

[2]柴燕杰,李红宾.1366例色素痣样皮损病理结果分析.皮肤病与性病,2006,28(3):9.

[3]Odom RB,James WD,Berger TG.Andrew's diseases of the skinclinical dermatology Harcourt,2000:872-875.

[4]石国光.10例色素痣恶变临床分析.皮肤病与性病,2007,29(2):9-10.

猜你喜欢
脂溢性色素痣交界
关注色素痣的变化
3例易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例展示及分析
哀伤
痣癌变引起的症状
别忽视身上的痣
滇藏交界地带藏族天主教徒的信仰实践与身份认同研究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超脉冲CO2联合调QYAG532nm激光治疗中老年人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观察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湿热型脂溢性脱发50例
益肾祛脂生发汤治疗脂溢性脱发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