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世鹏 金立平 夏文华
【摘 要】中宣部等五部委《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发布后,全国地市党报积极行动,以实际行动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紧密结合。池州日报社在“走转改”活动中,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全体采编人员深入基层一线走得深,转得快,改得实,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确保活动见成效。
【关键词】地市党报 走转改 群众路线 《池州日报》
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地市级党报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优势做好群众工作,贯彻群众路线方针提供了契机。池州日报社在“走转改”活动中积极探索,秉承“三贴近”原则,组织编辑记者全线出动,深入基层和群众,不断增强报纸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一、“走转改”活动对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宣传思想工作服务群众的理论基础。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来看待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群众工作的关系,才能进一步回答和解决好“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依靠群众。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就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增强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实际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党报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意愿,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是党报新闻事业的性质使然,是党报新闻工作的职责所在。”①“走转改”活动便是新时期党报切实履行新闻职责的内在要求。“传媒不是党政机关,这个观念如果没有确立,很难真正转变传媒机关化的惰性。”②对地市党报而言,必须摒弃办报机关化、报道程序化、稿件形式化的诟病。只有走基层,视群众为亲人,与群众心贴心,将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新闻工作的动力源泉,才能真正贯彻“走转改”活动中的群众路线,在第一线获取丰富真实的新闻报道素材。可以说,人民群众不仅是新闻的源头,也是新闻事业的监督者和服务对象,走基层只有深入基层群众,才能真正实现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最终目的。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发言权”的信息时代,党报要想在激烈的信息战中掌握主动权、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就必须深入到最广泛的人民群众中间去,虚心问民情,耐心听民意,热心解民忧,向人民群众汲取智慧,向火热生活汲取营养。采编人员要放下架子、弯下身子、停下步子,把笔端和版面留给基层群众,采访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写他们最关心的话题,以新闻宣传的方式记录基层的火热发展。
二、池州日报社在“走转改”活动中的具体做法
1、抓真抓实,确保“走转改”活动不走过场
在“走转改”活动中,池州日报社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全面动员。报社成立了“走转改”活动领导小组,出台了“走转改”活动方案,并多次召开会议传达中宣部、省委宣传部关于“走转改”活动的文件精神,提出了转变采编作风,改进文风,锻炼队伍,培养人才,多出精品的工作目标。自2011年9月上旬开始,全社上下赴基层采访已成常态,《“疯狂石头”上演价格传奇》、《股东分红 大户获奖 专家授课——双赢合作社为社员送“年礼”》、 《“田间课堂”开课啦》等鲜活稿件涌现出来。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这样评价:“池州日报在‘走转改活动中,报道面广,内容丰富,可读性、亲和力都大大增强。记者找准报道角度,挖掘报道素材,增强感性认识,从平凡朴素的生活细节、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中选取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作为报道重点,通过报道既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又提升了媒体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这无疑是对池州日报“走转改”活动成效的肯定和褒奖。
2、整体推进,强化“走转改”活动不流于形式
为使“走转改”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池州日报社制定出台了相应细则,明确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两个月,实行记者全员走基层制度,并列入考核任务,每名记者每月必须完成两篇以上走基层稿件,完不成任务的扣发当月绩效奖。报社还于2013年1月开始开展月度“走基层优秀记者”和“走基层优秀稿件”评选并给予物质奖励,对“走转改”优秀稿件在推荐参评各类新闻奖项评选时予以优先推荐。在平台建设方面,池州日报社充分发挥栏目的宣传作用,打造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在《池州日报》A1、A2版重头推出“记者走基层”栏目,B1版开设“记者走基层”和“一线聚焦”栏目,在《池州日报·九华晨刊》2版和3版开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记者在基层”、“民生帮办”栏目,并在池州新闻网首页和池州手机报同步推出专栏、专题,实现了宣传效果最大化。池州日报在栏目设计上还结合经济宣传开设了“走进园区看企业”、“走进园区看招商”专栏,结合百姓生活开设了“记者新春走基层”、“岁末看民生”专栏,较好的实现了主题宣传与记者走基层的巧妙融合。
3、采编联动,确保“走转改”活动不单兵作战
“走转改”活动启动之初,池州日报社就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锻炼采编队伍上,实行采编联动,对采编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做到稿件出彩、版面出新。全社50多名采编人员积极下基层,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零距离、体验式采访,沟通各方,回应关切,采编出一批“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的好作品。据对2012年度《池州日报》在“记者走基层”栏目的发稿情况统计,全年刊发“记者走基层”稿件223篇,其中在各版面头条位置刊发重头稿件85篇。在2012年度安徽新闻奖评选中,池州日报社选送并获奖的作品《石台二百六十八户农民共养一河鱼》、《一颗雄心适应“水土”了吗?》、《元潘村积分式股份制林改创“双赢”》、《“最美”女护士人工呼吸救老翁》都是“走转改”优秀作品。
三、地市党报在“走转改”活动中如何践行群众路线
1、地市党报在“走转改”活动中要结合办报定位,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
办报难,办党报难,办读者满意的党报难上加难。在“走转改“活动中宣传党的主张,实现群众满意,是考验党报办报水平与质量的最高标准。在媒体市场化的挑战面前,党报要想赢得读者,必须明确自身定位、办报宗旨和方向。既要眼光投向基层,更要宣传内容实实在在,能够宣传和指导基层生产生活。今天的媒体已经打破了党报一统天下的格局,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各类媒体纷纷争取自己的核心受众,于是受众定位对于媒体来说,就显得十分必要。党报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走进群众中间,才能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才能了解受众对党报的阅读愿望和需求。“走转改”活动为党报提供了与群众沟通的机会,地市党报要善于利用这个契机,找准办报方向,准确实现办报定位,让党报的传播效益最大化。
2、地市党报在“走转改”活动中要结合地方实际,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
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是基本原则。“走转改”同样需要立足地方实际,找准切入点和落脚点,避免千篇一律、流于俗套,实现“走转改”常走常新。“由于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地市报有抢得新闻的先机。”③地市级新闻采编人员处在最基层,与基层群众联系最紧密,最了解地方情况,因此在“走转改”活动中要以地方实际为依托,筑牢群工格局“基脚石”,不建空中楼阁,不写脱离实际的报道;要以基层民生为主旨,架起干群关系“连心桥”,在“走转改”中发现各地的新鲜事、新亮点和基层群众的“看家本领”、“拿手绝活”,不人云亦云,不空洞说教,让报道可亲可信。地市党报要针对本地市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信息灵通、到达便捷的优势,做好地方特色发展报道、突发事件及时报道和典型事迹率先报道。
3、地市党报在“走转改”活动中要结合受众需求,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
面对传媒竞争,如果地市党报还是一味官腔官调、自说自话,自我感觉良好,很可能失去读者,失去在读者中的影响力。“‘走转改,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兴媒体挑战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广大报纸、广播、电视工作者‘化险为夷,变被动为主动的灵丹妙药。”④随着新闻传播方式的日趋多元,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特别是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方式。面对这种现实,党报要克服传统纸媒容量有限的束缚,正视党报已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的现实,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读者喜欢什么样的报道,什么样的宣传方式,就要以此作为报纸转型和改革的方向。地市党报要结合“走转改”活动尽快改变传播方式和表达方式,适应受众的基本需求。
4、地市党报在“走转改”活动中要结合锤炼队伍,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
在电脑写稿的时代,以电话代替实地采访,依靠材料采写报道成为不少记者的工作方式,这种脱离实际的工作方式严重影响到新闻工作者的个人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开展“走转改”对于锻炼新闻从业人员,尤其是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他们在艰苦、艰难和艰险的实地采访中,一方面磨炼了自身作风,积累了报道经验,提升了新闻素养;另一方面,乡村的贫穷落后,民间的疾苦羸弱,又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净化。”⑤加强地市党报建设,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关键,要不断锤炼队伍、强化素质、提升水平。地市党报要把开展“走转改”与提升报社整体队伍素质结合起来,在“走转改”中锻造一流采编队伍。
四、坚持深化、拓展“走转改”,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服务群众的水平
1、在“走转改”中站稳群众立场,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依靠群众
能否真心实意对待群众,服务群众,直接关系到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和写作文风。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理当抛弃“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惰性思维,勤走基层,爱走基层,常走基层,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基层群众交朋友,心贴心,以我们的行动换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获取基层第一手资料,力戒成为漂在水面的浮萍。
2、在“走转改”中坚持重心下移,真正做到习惯走基层、动真转作风、切实改文风
中宣部《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强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着力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着力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感染力,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而深入基层,重心下移是实现文风转变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把走基层作为自觉行动,主动到那些需要关注的地方去,真正做到视线下移,角度转变,写得实,写得活,写得深。
3、在“走转改”中满足群众需求,真正做到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心关心群众疾苦
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深入,广大新闻工作者要真心实意下基层,全心全意转作风,切实在“真”字上下功夫。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走基层上,走得深入,走出结果,走出成效;要在走基层中多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为群众的困难鼓与呼。在走田间地头之余更关键的是要理解基层群众的工作、生活状态、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触及新闻事件本质,写出有温度的新闻稿件,真正使每一篇稿件散发着基层的新鲜芳香。
参考文献
①齐岚,《“走转改”是思想和实践的洗礼》[J].《新闻战线》,2013(5)
②舒彩红,《浅谈党报在“走转改”活动中的新闻报道》[J].《今传媒》,2012(8)
③白克信,《地市报推进“走、转、改”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地市报人》,2013(1-2)
④丁法章,《全媒体时代记者更要“走转改”》[J].《新闻记者》,2011(12)
⑤尹韵公,《论走转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1)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