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薇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实验教学 中学化学教学 改革建议
1.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把化学实验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化学实验所占内容的比例大大增加。
2.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新课程化学实验没有明确的分类有误解。
在新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是否也如此重视化学实验呢?通过调查的情况看,结果很不理想,实验教学非但没有加强,反而被大大削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新课程中的化学实验没有明确分类而产生误解。例如,课程标准中只提了实验教学的目标,但是对应该通过哪些化学实验活动的开展实现该目标,并未强制规定,而只以“活动与探究建议”的形式提出。这些建议教材的编写者可采用也可不采用,事实上不同教材中化学实验的内容大多不一致。这使长期以来习惯了“大纲”和“教材”实验内容高度一致的老师不知道哪些实验是必做实验,再从3种版本的新教材来看,化学实验的编排呈现形式和以往以“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2种形式呈现有较大区别,结果使大部分教师不知道究竟哪些是学生必做的实验,由于认识上缺少“强制”的要求,一些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被演示实验代替,一些无强制规定的实验被取消。更为糟糕的是,这给了那些怕麻烦不愿意做学生分组实验的老师以借口,从此不再发愁做学生分组实验。这些违背新课程理念的做法,实在令人担忧。
2.2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目前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其教学形式是以验证性的演示实验为主,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新知识,然后进行实验演示[1]。它把一些既成事实的原理、概念、定律、物质的化学性质等传授给学生,并验证其正确无误,促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并形成运用这些知识解析题目的能力。学生做实验主要是所学知识的应用,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书写实验报告时进行的概括、小结等,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整理、归纳,以便构建有关知识的网络体系,使之更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更有效的学习。中学化学的实验教学完全可以设计成一个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不断更新知识、探求结果的过程,完全可以设计成一个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过程,也完全可以设计成一个有利于发展学生智慧、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的过程。
2.3教学中安全意识及环保意识不足。
现行的中学化学实验教材中有一半以上的实验会导致环境污染,并且化学实验的排出成分比较复杂,不是单一的物质,因此中学化学实验中的环保问题就显得相当重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大部分教师对化学实验产生的“三废”不加处理,随意排放[2]。对于大多数的中学化学实验室:废气一般直接进入大气,废液则是不加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因为根本没有废液回收装置,有腐蚀性的、有危害的实验废弃品则倒在墙角。化学实验污染物积少成多,并且很多地方的下水道跟江、河相通,有毒物渗入地下,其危害不可估量。为了营造和谐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教师理应率先垂范,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以身作则,把握化学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将环境保护的意识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使中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
3.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3.1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澄清对实验教学改革的错误认识。
通过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广大教师认识到:虽然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中未明确界定哪是学生实验还是演示实验,但“人教版”教材中的“实验栏目”的重点实验和“鲁科版”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栏目都是偏重于学生分组实验,“人教版”教材中的有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和“鲁科版”教材中“观察与思考”栏目偏重于演示实验的意图还是比较明确的,不作硬性的规定是希望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不要受制于“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努力创造条件,尽量为学生实验活动创造更多机会。还有,课程标准中关于实验教学的目标要求是十分明确的,之所以不统一规定实现这些目标要求的实验内容,是为教师们留下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这也体现了“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千万不要误解课程标准制定者和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其次,各级教研部门应当对这种错误的倾向采取纠正措施,如深入研究并明确指出新教材中哪些是必须做的“学生分组实验”,哪些是“演示实验”,哪些是“科学探究性实验”,要强制执行,这兴许能使实验教学的不良局面得到改变。
3.2注意将实验教学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
加强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方面,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某种关键的作用。因此,应该注意将实验教学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新课的引入,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复习和巩固,成绩考核、家庭作业、课外活动等。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利用实验教学引入新课无疑是创造一个良好开端的好方法。同样,在化学教学时,利用实验教学,将有利于学生对该物质的性质、制备方法、存在和用途的理解和记忆;利用各族中重要元素和各类有机物的代表物性质的实验教学,将有利于学生对各族或各类物质的通性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归纳、演绎中学习。家庭小实验是家庭作业的一种新的形式。学生利用玻璃杯、碗、碟、小瓶子、蜡烛、糖、食盐、纯碱、醋、石灰水、花瓣等,可以做不少家庭小实验,如空气成分的测定、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酸碱性测定等。通过亲手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远比单纯靠笔答解题要有意义得多。
3.3通过设计实验及课外小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实验习题(也可用课后的实验习题),要求学生按照实验目的要求,根据已学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出实验方案,同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提出具体要求。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此外,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设计实验,通过课本上的实验习题、历年高考和竞赛中的实验题及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出的实验习题来练习。对学生提出的设计方案,只要有新的实验改进和设想,甚至还不够完美的,都要让他们试一试。最后,教师还要做好实验后的总结,指出学生实验方案的优劣,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逐步使学生掌握设计实验的要领和规律,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课外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倡导学生配合课内学习,联系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化学小实验和解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化学现象,例如,摄影冲卷、化学小制作;对土壤成分的检测;对一些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气、废水成分的分析及其对自然界的污染情况,如何进行防治的调查;对钢铁锈蚀的现象如何解释及该怎样进行防护;建筑、合成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的了解;对市场上所卖的冰冻海产品是否含有甲醛的检测,等等。学生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注意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加强实验教学。
目前很多学校都有多媒体设备,一些演示实验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采用放大、慢放、定格、重播等方法帮助学生观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气体的产生、颜色的变化及沉淀的析出等现象,提高可见度和动态感,变抽象内容为直观现象,让学生看得一清二楚,增强演示效果。有些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如二氧化碳浓度过大引起窒息死亡,可以通过展示小白鼠在两瓶不同气体中的活动的实验录像,直观地展示出来,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印象深刻。又如铁的锈蚀及锈蚀条件的比较实验,可用录像机将铁生锈的现象分段录下来,在短短几分钟内即可了解铁的锈蚀过程和锈蚀条件。
3.5注意采用绿色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环保教育。
绿色化学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化学。化学实验绿色化与化学工业绿色化一样,就是将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理念应用于化学实验的一项技术,是一个在传统化学实验基础上的创新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才能解决问题,从而使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污染环境或只对环境产生轻微污染的作用[3]。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会产生很多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氯气、氯化氢、二氧化硫、氧化亚氮、二氧化氮、氨气等。这些有毒气体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危害健康。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污染。化学实验中,教师的示范是学生行为的标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除应做到操作规范、结果无误外,还应注重实验后有害气体、残留物处理,物品仪器保管。例如,在制取氯气等有害气体时,应先向学生强调氯气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性,强调尾气处理装置,有条件的话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收集完气体后,将继续生成的气体通入预先准备好的碱液中,使其发生反应,避免有害气体逸出而污染周围环境。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形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如铜与硝酸的反应,当看到明显的现象时,应立即把铜丝或铜片从硝酸中取出,使反应中止,以不致产生过多的氧化亚氮、二氧化氮。化学教师应将绿色化学的思想渗入实验教学中,使其成为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使学生养成绿色环保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程杰.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作用的重新认识[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1(4):4-6.
[2]周娟,卢伟.中学化学实验中渗透环保教育[J].科学教育,2005(5):24-25.
[3]邹少兰.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实验[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