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认知本质与语义演变现象探究

2013-04-29 00:44薛莉芳
考试周刊 2013年89期
关键词:概念隐喻

薛莉芳

摘 要: 本文从认知学角度阐述了隐喻的认知本质及三种类型的概念隐喻对词义演变的影响,并通过对一词多义的隐喻认知分析探讨一词多义现象的本质。分析表明,多义现象是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概念化的结果。

关键词: 认知本质 概念隐喻 词义演变

一、隐喻的认知本质

传统意义上的隐喻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体现。隐喻产生于人类思维和推理的过程中,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它具有形成概念系统、发展认知能力的功能。

人的大脑对世界万物都有其概念,这一概念系统在联系我们同周围世界的关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这一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另一种事物,即在一种概念基础上理解另一种概念,这就是人类的隐喻性思维。隐喻在人类思维中发挥的作用,是通过人类思维的载体——语言及我们所依赖的概念系统来实现的。

二、概念隐喻与词义演变

隐喻的发展经历了从修辞学研究到认知研究的过程,从亚里士多德的比较论到里查兹的互动论,再到布莱克的创新论,隐喻只停留在修辞学研究的领域。隐喻发展到认知研究是从雷迪的传导隐喻或容器隐喻开始的,至此隐喻从语言隐喻发展到概念隐喻。之后莱考夫和约翰逊受雷迪容器隐喻的启发提出了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合并为三种概念隐喻,这三类概念隐喻对词义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1.空间隐喻与词义演变

空间隐喻是指在语言和认知的发展过程中组建而成的最初用于空间关系的词语,后来被用来喻指时间、状态、过程、关系等抽象概念,这是概念隐喻认知的结果。空间概念用于其他概念,不是凭空的想象,而是来自人自身的经验。这些经验模式能帮助我们理解抽象概念,指导我们推理。语言中介词、副词、形容词、动词词义的原始意义及其引申义的发展就具有这一特征。例如,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人是垂直行走的,物体有高度,水面会上升等,我们从多次对物质世界中这些现象的相似感知和经验中抽象出了垂直结构,进而将其运用于其他非空间概念,如英语和汉语都用“up/向上”或“down/向下”和“high/高”或“low/低”描述心理状态。

2.实体隐喻与词义演变

实体隐喻是将抽象的、模糊的、不易释义的概念用具体、有形的、明显的实体加以理解或体验。如思想方法、心理趋向、感情状态、活动与事件等,都可以隐喻为实体。按照人类社会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人类最初认识的事物往往是有形的、具体的物体。当人类认知进入高级阶段后,就能够借助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形成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隐喻语言。例如:“感情”是抽象概念,但人们总是把它跟“冷”(cold),“热”(hot),“温暖”(warm)等词搭配使用,把它比做某种具体的物体;表示愤怒的一般隐喻基础是Anger is heat/fire。Heat和fire原来都用来指具体的现象,但通过隐喻分别转义为“激怒”和“生气”,而获得了抽象的意义。

3.容器隐喻与词义演变

容器隐喻把所有事物视为容器状态,既有边沿,又有内外面。事件、行为、活动、状态等都可隐喻概念化为容器。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身体分界面及里、外等。人们将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件、行为、活动、状态也看做一个容器,人们或位居其中,或置之其外。既然语言是一个容器,所表达的思想和意义就是容器里的实物,由此便产生了这样的表达“Thought is a container”。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了具体的概念,它不仅可以“抓住”或“掌握”,而且可以“看见”、“塞进”。

三、隐喻认知与一词多义

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的认知对概念形成的作用,认为多义现象是一个词语有多种互相联系意义的语言现象,其研究表明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的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概念化的结果。从同一单词的不同意义之间的相关性可以看出:多义词不仅仅是语言经济原则的结果,更是隐喻认知的产物。隐喻以一种有理有据的方式,作为一种认知结构促使了词汇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一词多义和词义变化现象的途径。在英语中这些感觉动词,如see,smell,taste,hear就是多义词,see(看)的两层意思,最基本的一层意思是“用眼睛观察”;第二层隐喻意思是“理解”。

又如,对head概念的改变是从两方面进行的:一是从本义的邻近性关系在本概念域内进行拓展,这是认知转喻的思维结构;二是从本义的相似性关系考虑,即延伸义向不同概念域映射拓展。

四、结语

隐喻认知的本质是词义演变的基础,与词义的演变有着内在的联系。概念隐喻是词义演变的主要方式,其运作机制是依靠人的逻辑推理能力,从不相似性的实物的情景中看到相似性或关系,构成隐喻的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隐喻驱动着词义的引申、扩展与演变。因此,研究词义演变的隐喻认知特性不仅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理解词义、学习词汇,而且能够激发他们对词汇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Lakeoff George &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d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赵艳芳.认知的发展和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0).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北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张殿玉.一词多义的词义凸显与词项共项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

猜你喜欢
概念隐喻
中国外交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中美政治演讲中隐喻对比分析
汉语证券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浅析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从文化角度看中英化妆品广告中概念隐喻的差异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动画电影《冰雪奇缘》中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
中国日报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研究
徐志摩与叶芝诗作中“爱”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