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秀芳
摘 要 在国际上全纳教育的日益受到推崇的大形势下,融合教育在我国也日益受到重视和推广,但融合教育的真正实施在我国尚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缺乏一些具体经验和实证支持,我们在实践中,对学前自闭症儿童和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在如何开展,教学模式,融合的具体实施,以及融合的利弊等,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为我们以后的融合教育工作,以及为融合教育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一点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融合教育 自闭症 个别化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融合教育的理念是要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包括肢体伤残、视、听觉受损、智力障碍、自闭症、语言障碍等)跟同龄学生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此外,透过“融合”培植互相关怀的校园文化,促进家庭与学校合作,共同把常规学校发展为兼容及进取的群体,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优质教学。
融合教育推行至今虽然招致许多反对的声浪,但从融合的教育哲学观来看,如所有学生有权利在最少限制的环境中接受教育,特殊孩子也是班上的一员,学生良好的学习应以单一教育系统替代普通、特殊二分的教育系统,以及家长、教师、学生交互影响的力量可以促使融合模式比分离模式更易成功。如果秉持这种理念则融合模式的确是未来教育发展过程中值得耕耘的方向。但是,实现融合教育的确需要整体的考虑及完善的配套措施才能在实施过程中真正对所有儿童有利。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实践,摸索出一些经验,以供商榷。
1 融合教育开展与教学模式
办学之初,融合教育的模式承受了很大的阻力,尤其是来自普通家长的阻力。普通儿童家长担心残障幼儿的一些特殊行为会影响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让普通孩子的家长接受这些残障孩子,我们除了让他们了解这些特殊孩子,了解特殊儿童家长的痛苦,激发他们的同情心。同时,我们还对普通孩子采取不收费的方式让孩子入园,我们在生活上百般照顾,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水平,实行开放式教学。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观察孩子学习情况,这样我们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与支持,融合教育慢慢有了起色。
主要教学模式:班级融合教学+个别化教学。
班级融合教学:协调普通幼儿和特殊幼儿的认知能力,行为特点,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整合,一般教学难度的标准是使普通儿童能够独立接受,特殊儿童在特教老师以及周围普通儿童的辅助下能够完成。教学的模式尽量采用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都能参与的方式,如合作学习,互动游戏等。我们坚持把特殊儿童在班级中的比例控制在三分之一以下以保证有更多的普通儿童的良性带动。在自愿的前提下老师引导每个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结成好朋友的关系,在日常的学习中实现对特殊儿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普通儿童也提升了宽容、忍让的品质以及对别人的同理心。
个别化教学,分四个方面:
(1)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分别进行的个别化教学:即把普通幼儿和特殊幼儿分组教学的模式,因为大多数自闭儿有智商受损的现象,而且他们需要比普通幼儿多一些时间进行感统训练,小组训练,个别强化训练等,所以必须有分开教学的时间,这段时间我们带普通幼儿进行一些针对他们年龄特点难度相对较高的、自闭儿还不能接受教学内容,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2)对特殊儿童针对他们不同康复程度,进行进一步分组教学,各小组采用情境教学,音乐疗法,家长辅助教学等,比较有针对性进行一些自闭儿康复的内容。(3)有针对性的个别化一对一教学。自闭儿个别差异很大,程度不等,在班级教学中多动,很难维持注意力,所以一方面要对课堂内容进行补救性的教学,另一方面要针对症状进行康复。所以个别化教学在自闭儿教育中所占比例也比较重。有特教老师教育与训练,主要是在资源教室,时间每次约30分钟。这时候应用PRT,RDI等专业技术,对自闭儿进行个别化干预。(4)家园共进的个别化教育。有特教老师布置作业,有家长进行反复指导。
2 融合教育的实施与有效融合的探索
(1)培养友谊。在普通儿童入园时教师要先对其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然后再嘗试其对残障幼儿的帮助。但有时普通幼儿会因为残障幼儿有拒绝的心理。对此,我们一方面先干预纠正残障幼儿的行为问题,另一方面教师也慢慢去引导普通幼儿的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的爱心,协助他们去认识残障幼儿以及协助方法。在自愿的前提下让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结成好朋友。因为2-3岁的正常幼儿不完全有能力去照顾别人,辅助自闭儿的工作主要由特教老师来负责。
(2)合作学习。普通幼儿与残障幼儿建立互动友谊小组。特殊教师准备不同方面的学习活动如手工课等,在普通幼儿的协助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游戏互动。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求普通幼儿与残障幼儿共同完成,在游戏中通过普通幼儿的带动,引导残障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其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在今后的游戏活动中愿意主动地参与进来。
(4)引导观察模仿。自闭幼儿大多存在智力受损,有一些刻板行为和一些自理能力的不足,我们需要引导自闭儿进行正性的模仿,一对一的模式是针对自闭儿不容易建立关系一旦建立关系就不容易破坏的特点,使自闭儿时刻模仿普通儿童,同伴模仿是起到教师教育做不到的作用,那就是日复一日潜移默化的榜样的力量,这也是融合教育的最大优势之处。
(5)学会求助,善用同伴。训练自闭儿在遇到困难时懂得求助于自己的好朋友,周围的同伴及老师,充分利用好融合的资源。
(6)抓住幼儿园内每日的例行性活动,培养自闭儿的社会性。自闭儿要融入社会,首先得培养他们对社会规则的认知和遵循。从每天入园到放学回家,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残障幼儿学习的内容。充分利用生活情节,在教师和普通幼儿的示范、带动下,帮助残障幼儿更加全面地掌握自理能力。例如分出自己的个人物品,自己的座位,排队,换鞋,男女洗手间等。这些虽然不涉及课堂知识,但是对于个体的社会化生存却是必须的,也是我们训练自闭儿的重点所在。
(7)特教教师的示范引导。特教老师和特殊幼儿是一对一负责的关系,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针对学生不同发展水平,积极联合家长制定合理可行的教育目标,给予自闭儿最合理最科学的个别化引导。
(8)情景教学。残障幼儿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对于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面教学内容很难理解,我们在教学中就为幼儿创建情景活动室如小小超市、小小电影院等,将我们的课程带到自然的环境中,如我们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参加农疗等。
(9)幼小衔接。我们把残障幼儿送入正常小学并建立长期的跟踪记录,经常与小学带班教师沟通,了解残障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及不足,给予学校有效的建议,跟踪毕业的普通幼儿在校表现,同时总结我们在以往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以便改进教学。
总而言之,在融合教育要培养普通幼儿的爱心、尊重、接纳与关怀。而对残障幼儿来说,就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正常自然的社会环境,加强了自闭儿的社会互动和语言的沟通以及对社会规则的理解与遵守。
3 师资配置问题
在融合的理念下,只要班级中有特殊儿童,老师就必须提供符合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需要的教学,融合的理念很容易了解,可是在执行上仍需要很多相关要件的配合。
(1)师资的搭配比例问题。融合教育的大课教学中,一般采取一到两名普通老师,两到三名特殊儿童配一名特教老师,小组教学普通儿童一到两名教师,特殊儿童小组教学两到三名老师。个训即一对一。综合起来,融合教育师生比例要达到1:3以上,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2)普通教师与特殊教师彼此合作,责任分配问题。我们中心的老师采用的是以普通老师负责班级融合教学,特教老师帶着特殊儿童力争跟上的模式,二者互相配合,互相磨合,通力合作,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模式。我们采取的是根据自闭儿的不同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家校共同制定教育目标,特教老师对自闭儿直接负责,班级老师共同负责,这样责任到人,避免了无法考核工作质量的问题。
4 我们的思考
(1)到底怎样的融合比例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2)融合课程的课程设置,包括怎样才能最优化。兼顾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发展。目前我们也在探索中。(3)专业指导。融合教育在中国是一个新课题,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前瞻性的探索,但是还需要更加权威的,更加深入的专业指导。
总而言之,中心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因其融合教育的特色和良好的康复效果有目共睹。有约百分之二十的自闭症儿童(多数属于高功能)儿童已经顺利进入普通小学,而在中心就对的普通儿童,自普通小学,多表现出宽容,乐于助人,自我效能感强等特点,从总体效果上证明了融合教育的双赢。
融合教育在中国仍然属于新生事物,无成法可依,我们的很多做法仍然在探索中,肯定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我们期待能为中国自闭症儿童教育做出有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甄月来.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M].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4.
[2] 邓梦.融合教育与随班就读:理想与现实之间[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
[3] 雷江华.融合教育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