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蓉
摘 要:艺术的学术理论的作用就是取决于设置了有关于它的什么学科,当然学科的设置又会反过来受到这个学科作用定位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个充满延展性和具有灵活性的专业学科的设置,就是艺术跨越了学科研究的领域,这是一种较为完善的学科设置,这些的相互结合就能更好的准确的体现出了学术理论的作用和定位。
关键词:艺术 理论 社会环境
1.学科的融会贯通
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是一门门内功夫,也就是把艺术学术理论当作一级学科,其产生一定的作用对艺术类的问题和要素的组成。当艺术学变成门类之后,其后设置艺术理论的五个一级类学科问题,但是对于其理论下的几个二级学科的设置目前还没有什么准确的定论。艺术学术理论实现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诠释以及对它的集体构建,要是没有艺术学术理论,此外其它艺术实践逐渐增长的一级学科,然而无法承担和完成对艺术所进行的理论审视和贯通考量的一些任务。就是因为艺术学术理论在历史、伦理等方面对所有类型艺术进行了联合,而且追求理论而不是简单的创作经验的层次的总结,这样就进一步的达到了有关艺术理论融合了实践与理论的相互结合建立了在基础上的整体结构,文化就是这么生成的。并且,艺术学术理论让更多的人真正的了解了和认识了艺术,形成多元化的文化艺术观,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那些贵族所谓的艺术观,打断了普通百姓和艺术之间的隔阂。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艺术学术理论还突破了那些单纯的只关注艺术的教育局面,现在的时代,有许多的院校的专业性艺术教育一直都是注重操作层次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而艺术理论常常被教育者忽视,甚至还被设置在一门简单的门类艺术下面,就造成了理论和实际创作不在同一水平的局面。现如今,这门理论学已经和其他的门类艺术研究同起同坐了,改变了这一个现实的实际问题。
除此之外,艺术学术理论还促进了艺术学和其他学科的结合,这个理论凭着自己独有的哲学性质,带动着其他类别的规律还和其他文化学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而艺术学术理论里有很多的研究方向已经确立了,这样使得艺术类的每个学科与别的学科产生了更紧密的联系,比如跨行业的艺术学科群体。艺术心理学、艺术文化学、艺术符号学等等。
最后研究发现,艺术学术理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还会带动一些其他一级学科的发展繁荣,研究艺术学理论的方法的深入挖掘更可以丰富研究其他学科的方法。
2.除了传授知识,还能树人利民
2.1提高以后的艺术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以后的社会有关的艺术实务工作人员都要求具备很高的艺术专业素质,特别是面对现如今繁荣发展得社会艺术文化,而那些艺术实务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致明确艺术的策划、创作、传播、营销等步骤已经逐步分工明确起来,一个人是难以在这个时代独自一人去完成整套复杂的工作,团体式的合作和有序的策划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工作方式。因此,我们所说的艺术理论的所有学科所培养的人就是那些理论研究人员和工作务实者,但他们是属于艺术创作之外的人。现在,艺术家和企业的背后,目前我国最需要的就是艺术的鉴定师、评论家以及艺术行政管理、策划、产业推广等一系列人才,以后的实务工作需要他们去完成。
2.2建立爱艺术、会生活、知错对的人
教育并不只是简单的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准备,毕竟工作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部分而已。真正一个成功的教育和完美的学科是指教育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换句话说,这门理论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功用,因为人的运用开发并利用它培养学生,造就了所谓的人才,而这个人才对未来的一些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实际作用,这个作用也就受这个人才对人类和社会的贡献,还是经过人对社会产生的作用。
实际上,不仅仅是人造就了艺术,而艺术也成就了人,人可以通过艺术的洗礼而造就一颗赤子之心,这种正是人类艺术文化的沉淀。而艺术学理论是为了锻炼我们的学生有一颗反省的心而设置的学科,这也是一种能力,而这个能力会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里,把艺术当作伴侣,不仅不会沉湎在一门内的艺术里,而也不会把自己困在局部的环境里,而是依靠自己的赤子之心去生活。
3.艺术通过教育人而实现对社会的责任
以前艺术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的时候,它对于社会的作业并没有那么大,当这些内容和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后,经过培养和教育学生,从而通过培养出来的人才而间接的实现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而且,这种影响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社会都是深远的、积极的、有益的存在,真正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当然,这个效果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看到的,经过长期的培养,才可能享受这个带来的福利,在实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后,他们会更加被社会和人民所需要。
4.总结
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我们考虑到的是怎么培养才能让他们为社会作出贡献成为新一代的领导人和优秀的工作者,并很好的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就提出了职业规划的策略,毕竟个人的价值都是通过社会体现的。艺术学理论的目地就在于重视去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们会是未来该领域的希望和寄托,以自己的才华去回报社会和家人以及对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3), 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