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丽梅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是由我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有关语文教学的指示性文件,是语文教师日常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语文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指导性总纲。因此高考试题的命制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近五年的高考全国卷文言文试题的内容上看,基本上符合新课标对于文言文的命题标准。
关键词:高考 文言文阅读 课程标准 浅易
一、2009年—2013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试题分析
(一)2009年—2013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试题内容分析
1、高考文言文命题原则
《课程标准》在文言文阅读和考察方面反复提到“浅易”,由此可见,在命题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遵从“浅易”原则。联系到高中文言文阅读中‘浅易的含义,我们可以用以下标准来衡量:
第一,文章用词均是文言中的常用词,文章均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第二,文章的体裁一般是叙事、写景、抒情、说理等形式。第三,文章内容可以在脱离背景情况下读懂。第五,文章应该是经典的文言文作品。
尽管对“浅易”的理解因人而异,“浅易”的标准也难以定义,还需要我们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探索。我们只能先根据以上五条标准来判断近五年高考全国卷的文言文试题的是否“浅易”。
从第一条标准来看,文章用词应均是常用词。2009年和2010年的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的试题中,都出现了生僻字。09年的试题是《宋书·郭平原传》,出现“爨”、“耋”两个生僻字,且出题者把这两个字都放进了考察题目中,“爨”更是作为实词解释题中的一个考察字,而“耋”作为翻译句子中的考察字,这样出题就意味着学生如果不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就会对答这两道题有很大影响。另外,09年的试题还出现了一个问题,翻译题第2句“其”作人称代词时一般作第三人称代词,而这里却需要把“其”翻译为第一人称。在10年的试题中,也把生僻字作为考察点,《宋史·康保裔传》中的“鬻”字出现在翻译句中。所以在笔者看来,09年和10年的试题没有符合“浅易”的第一条标准。而11年以后的试题中,就几乎没有这样的生僻字,也没有把生僻字作为考点的情况了。
在第二条标准文言句式方面,09年的试题出现了“屡空比室”这个句子,并且还作为了翻译题,这个句子即使是优秀的学生,也基本无法理解。所以在09年的文言文版块,学生的表现不甚理想。10年到13年的全国卷试题中,基本上都是常用句式,就算偶尔出现无法翻译的句子,但只要联系上下句就不难理解文章内容。
从文章体裁、内容等来看,09年到13年的全国卷试题都是叙事的人物列传,内容大可以在脱离背景的情况下读懂。此外试题文章皆选自史书,这一点符合上文提到的第五条标准,文章是经典的文言文作品。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高考全国卷的文言文试题的内容,总体上来说还是属于较“浅易”的。文言文的考试必须是学生学了什么,试题才考什么,选用了什么样的教材,就依教材而考,不应该用教材之外的艰深词句为难学生。“考什么,学生才去学什么”这样对学生学习文言文和文言文教学都将产生不利影响。例如11年的文章中的“邓愈镇江西,数延见”一句中“延”,其意义与《桃花源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延”发生迁移,就把学生没学过的内容和课内学过的内容结合起来,巧妙地测试出学生课内文言文学习的水平。
2、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材
新的《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就是要求从文本难易程度上要浅显易懂,而在思想上也要有“文以载道”的效果。“选取文言文阅读材料的要求:既非冷僻,又非过熟。”①“按照这样的标准,‘史部传记就很自然地成为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段的首选,墓志、经、子部中的叙述性文段等,也会纳入命题者的视野之内。”②纵观 2009年—2013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第一,从选材范围看,选文均选自于《二十四史》人物传记。《二十四史》作为一部经典性和文化性的史书,从中选材既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考查,又是对文化意识的强化,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
第二,从选材内容来看,人物传记有着重要地位,体裁全部是以写人物的传记类文章为主。为什么人物传记能多年来一直占据主流地位?我认为命题者是在依据《课程标准》中的“浅易”原则,人物传记类的篇目一般浅显易懂。这类文章叙述的是简单的故事情节,并且故事中的人物往往都是正面人物的典范,选用这样的题材可以更好的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体现语文教育在思想上的重要作用。这些人物典范的文章,还能体现《课程标准》中“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的要求。
第三,选文注重“内”“外”兼顾。这里的“内”是指课内,“外”则指课外。近年来全国卷文言文测试是题目出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如2011年《明史·熊鼎传》的节选内容,教材没有出现过的,但选文体现的传主其思虑周详,治政有方,处变不惊,正气凛然的特点却可以在课内的阅读中找到依据。这篇选文包含了对阅读者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有一定的教益作用,适合中学生阅读。
二、2009—2013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试题考点分析
(一)各考题的考查内容基本体现了课标要求
1.翻译题注重课内知识的考查,体现了《课程标准》中“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实践中举一反三”。
主观的翻译题对检验学生是否读懂文言文是具有一定信度的,而且也是检验学生是否在课内掌握了文言知识的手段。文言文的翻译题尽管是从学生没有学过的试题中选取考查句,但命题者选取的都是有学生在学习中学过的文言词语的句子,例如09年的翻译句中“以”,11年的“至”,13年的“盖”,这些都是语文教材中常见的文言词语,只要平时掌握了这些词语,那么翻译题难度不大,毕竟翻译题中的有些词语,古义和今义是通用的,学生认真联系文章进行翻译即可。
2.客观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课程标准》中提到:“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文言试题中的客观题体现了这一要求。
客观题的第二题是筛选文中信息,也可以说成是对选文中句子的理解,第三题是对整篇文章内容的理解,这些考题是在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辨别判断能力。近五年的考题是围绕一个主题,或针对选文中的重要内容,将文中句子编组成意思相近的几组句子,要求考生找出与文意相符的一组句子。例如2009年的《宋书·郭平原传》年要求选出表现郭原平孝敬父母和仗义助人的一组,2013年的《旧唐书·李揆传》要求选出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
(二)试题存在的缺陷
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缺少体现《课程标准》提到的“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历史意义与历史局限”这一要求的题目。从09年到13年的全国卷可以看出,全国语文卷的文言文试题中,没有涉及到“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题目,所以对于《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个要求,全国卷是没有达到的。“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历史意义和局限”这个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传统的精神和思想对现代人是具有启示性的,但全国卷中却没有关于这个要求的题目,不免有些遗憾。。
总的来说,近五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的文言文阅读试题基本上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只是有些地方还是存在缺陷,这还需要试题的研究者和编制者共同努力。我们应该将“提高文化素养、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文言文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在文化知识积累的过程中真正形成阅读并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注释:
[1]张伟明.2002 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评价与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3.1
[2]杨加建.高考文言文命题刍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杨加建.高考文言文命题刍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4
[3]彭荻珊,刘迎.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研究[J].考试指南,201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