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口语中“V/A死了”结构的语义语法分析

2013-04-29 23:58孙萍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语法功能语义特征

孙萍

摘 要:“V/A死了”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用的一种句式,“死了”主要作为结果补语和程度补语两种句法成分表示三种意思。通过分析“死了”和能进入该结构的动词或形容词的特点,得出了它们的语义特征和语法意义和“A、V、死了”的语义指向,并总结了该结构的语法功能。

关键词:“死了” 语义特征 语法意义 语法功能

日常生活交往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今天热死了”、“我快被他气死了”等等。在这些句子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结构“...死了”。“死了”前的词大致可以归并为动词和形容词两大类,称为“V/A死了”结构。分析“V/A”,可以得出两种类型,即表示行为动作的“V/A1”和表示形容义的“V/A2”,分别形成结果句和程度句。这类句式的语义语法特点,主要取决于两方面,死了”的义项和“V/A”的类型。

一、“死了”

(一)“死了”的结果义

“V/A”和“死了”的关系可以用“因V/A而死”来表示,有两种意义:①“死了”采用实在义,表死亡、失去生命。 ②“死了”采用固定义,表不能通过,不可改移,丧失作用 。

(二)“死了”的程度义

表某种状态、情绪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有以下形式:

1、单独使用表示“死亡,失去生命”。如:死了的鱼看起来不是很新鲜。

2、用在某些动词后,表示“死亡、失去生命”。如:在那个困难的时期许多人活活饿死了。

3、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不能通过,不可改移,丧失作用”。如:这捆柴火已经捆死了。

4、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还可能不属于实义动词,而是其意义发生了虚化,表某种状态、情绪程度之深、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如:这些天热死了。

本文只讨论用在动词、形容词后的“死了”即2、3、4三种形式中的“死了”,把表达2、3、4三种不同意义的形式分别称做A1、A2、A3。

二、“V/A死了”结构的“V”和“A”

A1、A2中的“死了”采取的义项都是结果义,二者共同特征是形容词不能进入这两类结构。

(一)能进入A1的“V”

能够进入A1的动词,要是含有一种“(使)破坏、(使)消失”的意义或表示强烈感受、直觉的动词,且单音节动词居多。有些单音节动词不能进入A1,如“写、飞、摸、画”。其中部分词动作轻微,造不成宾语对象由生到死的变化,另一部分是诉诸人们无关和一些不直接和宾语对象发生接触的,这些动词没有致‘死的力量,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动词,它们只能带非生物性宾语,这与‘死发生语义矛盾,也不能进入该结构。

(二)能进入A2的“V”

A2中动词虽然也是行为动作动词,但和A1不同,能进入A2的动词多含“固定、约定、使合拢、使关闭”意:插、绑、钉、管、记等。该类中动词要求宾语为非生物性,A1中动词要求宾语是生物性。

A1、A2表示由此类“V/A死了”中的谓词产生的结果。如:他失手刺死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被刺死了)。

(三)、能进入A3的“V”和“A”

1、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爱、刺激、气、讨厌、恨、羡慕等。如:我快被这件事气死了。其他带有程度性意味的动词也可进入这种形式:踩、踢、挤、笑、吵、浪费等。如:这园子挤死了。

2、与人的主观感受想法等有关系的形容词

表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的形容词:冷、热、烫、痒、香、臭等。部分表示心里感觉的形容词:闷、盖、恼、臊、累、冤等。表示人或事物属性或特征的一般形容词:多、重、乱、丑、小气等。

虽然A3中的“死”被看作意义发生虚化而产生的虚词——副词,但其语法意义并不简单等同于“死了”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而是表示某种动作或性质到了很强、很深的程度。如:昨天晚上停电的时候我怕死了!(“怕”的程度很深)。

三、“A、V、死”的语义指向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三类结构主宾语的情况。

(一)宾语的有无

A1、A2后、可以接宾语。A1、A2如果没有宾语,则一定是受事主语,整个句子表示被动意义。A3通常不带宾语,只有少数能带宾语,如:这种生活我厌倦死了。

(二)宾语的类型

A1、A2都可以带宾语,A1所带宾语是有生命的,A2所带宾语是无生命的。

(三)语义指向分析

该结构语义指向包括两方面:“死”的语义指向和“A/V”的语义指向。这里我们统称为谓词性成分“W”。

由于A1常带宾语,这时“W”语义指向主语,“死”的语义指向宾语。如:你问他为什么杀死了这些羊(他杀+羊死)。不带宾语时,“W”和“死”都指向主语。如:他虽然逃出了追兵的手掌,还是饿死了(他饿+他死)。

A2中W如带宾语,谓词语义指向主语,“死”语义指向宾语,如:他堵死了这个房间里的鼠洞。如不带宾语,则表被动意,这种情况下“死语义指向主语,“V”的语义指向没有出现的人或物。如:木箱子已经钉死了。

A3语义指向与A1、A2不同,A3中“‘死的意义已虚化,它与前面的成分不是平行的,它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依赖前面的成分而实现,所以,“死”语义指向性状(谓语)本身。(张谊生,2000)

四、“A/V死了”充当的句法成分

1、A1、A2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

2、A3能充当多种成分:

(1)常充当谓语。如:每到清晨楼下的叫卖声吵死了。

(2)充当补语。如:姐姐把他形容得讨厌死了。

(3)充当状语。如:哭死了也没人帮你。用作状语的时候比较少。当它作状语时,通常与它所修饰成分表示某种关系:条件、让步、因果等。上面例子也可以改为:即使哭死了,也没人帮你。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侯瑞芬.“动(形)+死+……”的结构语义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5(02).

[3]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猜你喜欢
语法功能语义特征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网络流行语“也是醉了”中“也”字初探
浅析“欢迎”
从句法角度浅析西语语法中se的功能演变
浅谈现代汉语中名词作谓语现象
浅析网络用语中的新兴结构“第二最NP”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足部运动词的空间隐喻研究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
网络语“奇葩”的语法功能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