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金花
摘 要:主要分析了一例高考政治评析题,借题来讲述解题技巧。
关键词:高考政治评析题;解题技巧;变;不变
在高考二轮复习中学生在评析题解题方面普遍存在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对学生解题能有所帮助。
一、把握解题技巧,以不变应万变
从2008年开始,江苏进行了新课程改革。高考政治也有较大变动,其中主观题题型由以前的简答题、辨析题和论述题调整为简析题、选做题和探究题。通过题型训练,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正确认识现实中的现象和问题。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遇到此类题型不知如何下手,解题不得要领,失分比较严重。
关于评析题的类型,根据观点正误来分,可以分为三类:完全正确型、完全错误型和正误混合型,其中混合型较多。解答这类题目本人总结了“三步走”战略:一读、二评、三总结。
第一步,读题。平时的训练中,要求学生多读题,尤其是观点本身,至少读三遍。读题是解答评析题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学生面对此类题目无从下手,就是读题关过不了,找不出或找不全辩点。
第二步,评,包括评判和分析。基本格式:(1)肯定合理的正确的部分,说明理由;(2)指出不合理的错误的部分,说明理由。如果只是单向评析,只需回答(1)或(2),不需要两个都回答。但无论是合理还是不合理,说明理由时必须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和政治术语解答,切忌大白话。需要联系材料时,也必须遵循理论在前,材料在后的原则。组织答案时条理要清晰,书写要工整。
第三步,总结,一般是对整个观点的整体评判,可突出错误之处,也可以给出正确的观点或正确的做法。评析题的解题方法看似简单,关键是学以致用,尤其当它与不同知识模块相结合考查时依然能灵活运用。
二、变式训练,以变应“辩”
为了能让学生灵活运用评析题的解题技巧,本人将评析题进行剖解,细化成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的设问方式,不同的答案设置,从而强化学生对“评析”的理解。
【例题:2013年南京二模35题】
随着城市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
题日益迫切。为推进教育公平,国务院要求各省(市)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的具体办法。江苏、黑龙江等省以开放心态出台异地高考政策,受到社会好评。但也有部分省(市)出于地方利益考虑,以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源利益难调等理由,让这项关乎众多考生和家庭利益的政策,迟迟难以完全落实到位。对此,有网友认为,“地方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决定是否实施异地
高考”。
设问1: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结合材料分析网友观点的错误之处。
【第一步读题】(1)读出要求。一是知识范围,唯物辩证法一个最恰当的观点,看似范围很大其实原理是定死的;二是分析网友观点的错误之处,只需要找出不合理的分析理由,不需要分析合理之处。但是我们有的同学将此题当作一般评析题来做,合理的不合理的都有分析,以至写出很多原理来。
(2)读出网友观点的错误之处,这是本题的难点。不少同学运用反推法,该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决定是否实施,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其不合理之处在于只看到了地方实际的特殊性,没有看到全国的共性,所以选择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分析。但是本题考查的是异地高考政策实施如何处理地方与全国的关系。教材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因此最恰当的应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二步评析】①该观点没有认识到整体统率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异地高考改革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地方政府应以大局为重,克服困难推进异地高考的实现。
②该观点也没有认识到部分影响整体,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各地政府应积极落实异地高考改革,以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三步结论】本题只要求分析错误之处,结论可以不要。
设问2: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结合材料分析网友观点的合理之处。
【参考答案】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观点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决定是否实施异地高考,看到了本地实际与其他地方具有不同的特点,做到了因地制宜,是正确的。
设问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结合材料评析网友的观点。
【参考答案】
(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观点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决定是否实施异地高考,看到了本地实际与其他地方具有不同的特点,做到了因地制宜,是正确的。——合理之处
(2)①该观点没有认识到整体统率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异地高考改革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地方政府应以大局为重,克服困难推进异地高考的实现。②该观点也没有认识到部分影响整体,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各地政府应积极落实异地高考改革,以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不合理之处
(3)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统一,立足整体的同时搞好局部。——结论
由此可见,同一个观点设问角度不同,答题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任何一个评析题,只要做好前两种类型,第三种类型自然就不怕了。解答时按照“评—析—总结”的格式去套用,并逐步形成此类题型的解题习惯。希望通过以变应“辩”,真正实现以不变应万变,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在此类题型中的得分。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