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探讨

2013-04-29 20:14周英
南北桥 2013年9期
关键词:教学探讨新教材初中数学

周英

【摘 要】新大纲的推出和新教材的使用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表现形式。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定义为教师激发学生兴趣,引导、组织和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以及认知结构与身心发展相统一。在此之中,教师以教材为主要中介,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教材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9.076

新课标强调教师根据教材的结构和知识重点进行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之前所编写的旧教材注重对知识的编写,忽略了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引导。而且教材的逻辑性较强,知识点环环相扣,概括十分抽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学生学习较为困难。在教材的影响下,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熏陶,把知识点源源不断的硬塞给学生,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然而,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把数学基础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贯穿始末,因而帮助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寻找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适应当代社会要求的新型人才。

一、认真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观念

新教材以我们身边为出发点,把知识融入在现实生活之中,对此,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在新课程指标之中,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深入研究教学的自身特点,也需要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由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对此,在新教材中,每一章的开篇,都会有一段引言,一般都是一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该章内容核心的理解和把握。不仅如此,对于每一小节教材都做了精心准备。例如在学生开始接触平面直接坐标系的时候,教材根据这个知识点的特点,将电影院引入了教材中,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寻找位置时的经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知识点的真正内涵,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把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定义具体化,如几何里面的平移旋转等。根据新课标可以了解到,现在教育的当务之急就应该是尽快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教育目标已经演变成培养学生求知、求学、创新、创造的能力,从而成为新一代的创新人才。而且,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的主要职责便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除了对知识进行传授讲解之外,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讲就科学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方法,是在新教材引导下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量人才的首要前提。在发扬我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借鉴吸收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来看,知识往往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形成、发展和完善,其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采用过程教学的方法,即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形成的历史和过程,将数学发展的本质重现,重视数学方法的产生和运用,培养数学思想,让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这也是在新教材下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如在学习数学定理性质的推断性结论时,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从根源入手,采用实验与猜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还能够深入发展的机会。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数学的发展历程,更进一步的接触数学,学习数学,还培养了学生思路探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重视直观教学,把抽象具体化,加强教学实践。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平面图像,模型或是多媒体等较为先进的教学设备,将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形象具体的视觉形象,借助直观教学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从多个角度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探索,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水平。

三、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改革中,已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正如大家所知,创造性是一个民族崛起强大的关键,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体现,他是一切创造的核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当代社会培养更出众的人才,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通常只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教材的讲解去进行记忆和知识理解,从而导致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很大程度上,学生缺乏思考和探究,很难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因而学生没有在创造方面的压力,更没有由此进行的强化训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对此,需要对心理意识进行强化,学生在遇到难题或是不理解的知识点的时候,应该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但并不是凭空猜测,而应该是有根据的。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很好的把握的时候,才能够进行合理的推测,因此就可以督促学生对那些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的知识点多次、反复的研究和探索,既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等也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灵活的思考问题,大胆的突破常规,勇于创新,促使学生的思维逐渐严密,流畅且具有新颖性。

四、注重教学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反馈就是把在教学系统中所产生的结果,作为新的信息再次输入这一系统的一种教学信息传递的过程。教师在课本与学生之间充当着桥梁的角色。教学反馈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协调统一的重要环节,如课后学生的习题、作业、测试以及课堂上的行为和表现都可以说是教学反馈,可以作为调节教学方式的参考,但是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所获取信息的准确处理的能力,不仅需要把教学内容掌握透彻,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师生互动,也许教师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都能够与学生进行无形的交流,创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上课的教学质量。虽说学生是教学反馈的主体,但实质上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双向互动的交流。而且教学反馈的周期不宜太长,需要及时的反馈教学效果,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并对此作出一定的调整,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理解偏差进行矫正和深入探究,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更应该更新教育理念,重视理论创新,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主动自觉探索学习数学知识。

猜你喜欢
教学探讨新教材初中数学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初中历史课进行趣味教学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探讨
基于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