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琳
摘 要:《盗梦空间》蕴含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体现了该片在逻辑学、创造力和哲学理论上的造诣。影片中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主体性、去中心化倾向和多元主义等特征。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主体性 去中心化 多元化
一、哲学背景
后现代主义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是现代主义哲学高潮后的反叛,是对现代主义的“引用”、肢解和改造。“现代”的后来者在创作过程中,把生活中无数细碎混进文化经验里,使生活片段成为后现代文化的基本材料,成为后现代经验不可分割的部分。[1]
后现代主义是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转换的时代大背景下产生的社会心理剧变。在这一时期,垄断的出现再一次颠覆了资本主义早期的社会现实,哲学领域也随之发生变化。而哲学理论更新必然影响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在影视作品中也表现出这样一种哲学元素。
二、《盗梦》中的后现代主体性
工业化极大繁荣导致社会充满了复制品,物质上的趋同使人类精神日趋同化,主体性群体迷失成为后现代主义难以逃脱的命运。为了逃离精神上的迷失,寻找一个无关物质的纯精神领域成为突破口。然而以意识作为载体的主体也无法逃脱自我批判和自我怀疑的命运。
影片中,主人公柯布极力想要摆脱妻子梅尔在自己意识中的投影。在柯布的意识中,非理性因素带来焦虑和压力。以意识作为存在形式的主体,难以被随意改变,因为在精神领域,主体的区分完全取决于意识的差异,而人的意识一旦被复制,原有的主体存在就不可避免部分丧失,自觉地替换为其他个体意识的碎片。这种主体的零散化,表面上看是人性的倒退,其实表明一个现实:当代西方“个人”完全堕落,人们急于摈弃沉沦的人格。这种激进的做法是对主体性堕落的抗议,是对主体性异化的反抗。[2]
可见,微小的意识变化有可能导致主体观念的剧变,这正体现了精神领域的蝴蝶效应。影片中曾有这样一个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失意苦闷的人们在地下室以梦境的形式回到过去,模糊了梦境和现实的界限。为了能够正确区分梦境和现实,图腾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犹如指南针,为迷途者指明方向。
三、《盗梦》中的去中心化
作为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去中心化可以给任何一个文本、表征或是符号无限多层面的解释,而各种释义无优劣之分。即在后现代主义的世界中,平等成为了历史的主题。在这里相对主义盛行,没有绝对的真理。
影片中一个明显去中心化的表现体现在梦的创造过程。一个经典镜头就是彭罗斯台阶。在这一楼梯中前行,看似不断上升,实则在一个密闭的环形空间里打转没有尽头。梦境的制造者可以随意改变梦的结构,甚至可以创造一个四维空间,使有限的三维空间出现原本不可能的循环往复,以避免梦境的主体发现异常而意识到这是梦境。在这样一个人为创造的梦境中没有中心。中心的剥离不仅存在于可见的物质世界中,在人的内在思想意识中也如此。后工业时代中生存的人们由于外在的物质生活可以得到复制,因而从根本上对人进行区分的只能是人的意识。只要人的意识存在且完全自由,无论梦境还是现实人都没有本质区别。
但是正是由于人的意识自由,植入一个新观念几乎不可能实现。要完成这一任务,柯布只能选择一层一层深入到费舍尔的潜意识中,不断引导他自己“意识到”父亲的意愿是“遣散公司”,并利用他与父亲矛盾化解这一情感体验。柯布的成功证明了人的意识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延续性,同时模糊了二者的差别。
由于后现代主义带有明显的虚无主义、怀疑主义和否定主义倾向,在道德领域,这些倾向主要表现为:取消价值判断,价值趋于平面化,把道德视为纯粹个人化的非理性存在。[3]因而影片结尾处对于植入意识的成功,观众呈现出的认同感远远多于负疚感
四、影片中的多元主义
后现代主义对于中心的疏离,对于平等的强调以及主体性的认同,必然导致多元化的产生。
这部影片的多元化,体现在梦境的层层递进。每一层的深入都伴随时间的成倍增长,从根本上否定了时间的客观性。在第一层梦境中汽车从高空落水的一瞬间,经历了三层梦境的深化并达到潜意识的边缘之后,延伸为约十年的光阴。时间的多元存在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空间的叠加,在总共四层不同的梦境中,每一层都演绎着独特的冒险。几层梦境中不仅任务是共时的,且任一个梦境中环境的变化都会反映在更深的层次。
时间上的共时性伴随空间的叠加,使这部电影摆脱了传统的单维视角,在展现人物理性行为的同时也反映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虽然人处于梦境之中,但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不会因此减少。片中表现潜在情感体验的情节,一是费舍尔在情感上化解与父亲矛盾的同时,自觉接受了植入的意识,从内心深处产生“放弃父亲的产业,白手起家”的意念;其二,主人公柯布在进行植入的同时,终于认清妻子的映像并非真实存在,并在潜意识中想起曾与妻子在梦中携手白头,从而放下了心中的愧疚与不安,在平静中升华了感情。
五、结语
《盗梦空间》视角独特,反映出后现代主义的各类特征,让人对导演诺兰的思想深度赞叹不已,同时达到重新审视生命与意识存在的效果。《盗梦空间》在票房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印证了后现代主义哲学不仅仅是教科书中艰涩的词藻,也能以电影这样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同社会的发展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 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D]. 张旭东.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97.
[2]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3]戚万学,唐汉卫.后现代视野中的道德教育[J]. 教育研究, 200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