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德
摘 要 本文以企业调研为主线,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实例展示,对中等职学校“订单式”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订单式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为建设好国家级示范学校,做专业建设的引领者,结合多年来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情况,就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式” 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
2 研究目的
探索新形势下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突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和素质达不到企业需求的现状,为企业“量身定制”满足岗位要求的“零距离”技能型人才。
3 研究意义
(1)有利于学校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改革。“订单式”培养模式强调的是一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对实践设施的功能与质量进行有效的完善与提升。
(2)有利于学生的就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供求关系的零距离对接,缩短了学生就业后对企业的适应期,快速完成从学生到“企业人”的转变。
(3)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减少企业的岗前培训成本,从而提高企业近期的显现微观经济效益,企业具有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高超的职工队伍,将会产生一种潜在宏观的经济效益。
4 研究方法
本研究课题以企业调研为主线,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校企合作为基础,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对我国中职学校订单培养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探究。
5 研究过程
5.1 理论学习
现行的“订单式”培养形式已不再是仅仅停留在“订单”二字的本意上。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变革,“订单式”培养方式已变得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对“订单”的内涵、外延有新的认识,为此,我们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并选派骨干教师到德国观摩德国的职业教育,为进一步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5.2 调研座谈
廣泛的社会、企业调研是研究“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第一手材料。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召集各行业协会、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我们分别走访了大连金泰铸造有限公司、共立精机(大连)有限公司、大连大德特种设备有限公司、大连华录模塑产业有限公司、大显模具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就“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培养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座谈。
为了能使“订单式”培养模式更具有可操作性,更贴近实际,我们还将与协会、企业的调研、座谈会制度化,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定期回访企业,到企业调研,及时掌握企业人才需求的情况,调整“订单式”培养内容,每学年都对教学计划进行修订,满足企业岗位的要求。
研究团队还对订单班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已经被企业聘用的“订单”培养过的学生,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定期回访接受“订单”培养学生的单位,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从而总结“订单式”培养的优点、缺点及进行“订单式”培养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5.3 现状分析
通过社会调研和企业座谈,我们将“订单式”培养在合作方式上归纳为三种类型,即形式参与型,协助介入型,深度合作型。
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上我们主要采用了两种模式:一是根据企业用工要求,以“冠名班”的形式进行招生。这种“订单式”培养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2+1”的工学交替的方式,即:学生在前两年进行基础、专业学习,目的是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提高职业素养;第三年进行顶岗实习,目的是提高专业技能,适应企业的生产要求。每学期在学校要完成两个月的校内实训,强化基本功训练,保证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能够胜任企业岗位的工作,成为合格的技术人才。例:“金泰班”是我校与大连金泰铸造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冠以“金泰”的教学班,招生人数32人。主要开设了“金属工艺学”“铸造工艺学”“热处理”等专业课程,聘请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教师和有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来校讲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组成“冠名班”进行针对性强化培训,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实现实习与就业联体。2009年第二学期,我们组织08级机电专业的学生到大连大德特种设备有限公司进行认识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对该企业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根据企业的需求,学校与大连大德特种设备有限公司组建了“大德班”。“大德班”在订单培养过程中,引进6s管理等企业文化,严格按照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的培训要求与内容进行授课,学生在校实习时,依照企业提供的生产图纸进行加工生产实践,企业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到校指导教学工作,确保毕业学生所学知识能够满足企业岗位的工作需要。
6 结论
通过企业调研与案例实践,我们对“订单式”培养模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6.1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来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另一方面来自学生对就业的要求。二者的需求与要求,决定了“订单式”培养模式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技能型人才,既是职业学校的社会责任,也是职业学校本身的利益所在, “订单式”培养模式能使学生踏上就业的“直通车”,对学生的前途和对学校的声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订单式”培养模式对职业学校自然具有无形的吸引力,也是职业学校未来发展之路。
6.2 “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是实现“订单式”人才的保证
(1)签署“订单式”培养协议。通过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校企双方形成一种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学校保证按照企业需求培养人才,企业保证录用合格人才。(2)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由于是校企委托培养,为了保证“订单”培养的质量,企业可以对自愿报名参加“订单式”培养模式活动的学生进行选拔。学校将为整个选拔工作提供全面的支持与协助。(3)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道德、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等各种职业素质与能力。还可以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融合到课程开发方案之中。这种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大大缩短了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时间。(4)利用校企双方教育资源共同培养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学校选派出骨干教师,重点对学生进行社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政治思想道德等的教育与培养;企业则选派出有丰富管理经验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业务能手,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工作场地和机械设备,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操作训练,培养毕业生的岗位工作技能。(5)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为了让企业获得“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人才,保证人才培养的优质高效,必须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6)企业按照协议录用毕业生。“订单式”培养模式教育完成后,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订单”约定,录用合格的毕业生,安排学生到企业就业。
参考文献
[1] 陈小波.论订单式培养模式中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J].教育与职业,2006(18):18-20.
[2] 胡芳,张智敏.对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39-41.
[3] 潘庆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经验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14-15.
[4] 钱宇伟,葛洪,汤潜之.订单式培养模式下校企文化互动的实践与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