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提到戴望舒先生的《雨巷》,人们可能就会被其绮靡的风格所感染。其实这首诗无论从情感表达方式、艺术形式和语言运用等方面都表现出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情结,也许正是这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审美形态的创作特点,才进一步帮助了读者感受、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心理审美形态 情感表达 艺术形式 语言运用
《毛诗序》中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衷而行于言”[1],也就是说,诗歌所寄托的是诗人的“志”——“志”,即是情感——这种情感藏于内心即为“志”,用文字表现出来以后便成了“诗”;这情感源自于情感表现在文字上。就如戴望舒先生的《雨巷》,这首诗无论从情感表达、艺术形式还是语言运用上都十分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照,也表现了整个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文化心理形态,就此,我谈几点感受。
一、情感表达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动机,有人认为是作者写给施绛年的,还有的人非之。不管如何,我们至少可以肯定它是诗人写给自己心仪的姑娘的。
诗歌开篇既描绘了自己现在的状态——“独自”、“彷徨”、“寂寥”,又直抒胸臆、表明心声——“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随后,便开始言心中之“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使诗人如此痴情?诗人描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烟雨朦胧江南小巷中走着的年轻姑娘,正是诗人所向往的,他希望得到这位姑娘的眷顾、博得这位姑娘的芳心。然而事与愿违,那徘徊雨巷的姑娘却像梦一般地飘过,“静默地远了,远了”。面对这“求不得苦”,人又怎能安然自怡?最后又回现实中。
统观全诗,诗人借用“油纸伞”、“女郎”、“篱墙”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哀怨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丁香姑娘”的喜爱之情和求之而不得的相思之苦。诗人若即若离的表述,他不敢直接“横冲直撞”地抒发自己对丁香姑娘的喜爱之情,这正是中国的传统文人情结。比如清代蒲松龄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其中的爱情故事多半是女妖“色诱”文生的,很少反之,这表现了传统文人对待“自由”爱情的怯懦之情。《雨巷》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有这种淡淡的痕迹。
二、艺术形式
在中国传统文论中关于“诗”与“散文”的区别,自古就有“有韵为诗,无韵为文”[2]之说,可见,是否有“韵”对诗歌的文体认别具有重要作用。而“文学”作为文化的具体形态之一,又不断地反映出它所存在的那个时代、社会的人的意识形态与审美追求,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具有音乐跳跃性的“韵”——这一创作手法,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形态相一致的,反映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心里情结。戴望舒先生的《雨巷》恰是一首体现这种审美形态的作品。
首先,《雨巷》中最明显的便是韵律的运用。在这样一首抒情小诗中,竟有多达19句包含了韵脚——“长”、“巷”、“娘”、“芳”等,韵脚的出现使这首诗在朗读上具有音乐性、韵律性的美感,使读者更容易接受这首诗,增强了诗的传播性、接受性。
其次,“叠句”手法的运用。“叠句”,这一从《诗经》时代就开始广泛运用到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手法,在《雨巷》中也能找到痕迹。如,“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叠句的运用在这里起到了舒缓语气的作用,同时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美;另一方面,调语上的伸展拉长,在缓和轻柔的语气中使人真切地感到诗人对“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的求之而不得的抑郁、伤感、失落之苦。这种写作方式近似于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静衬动”的手法,而正是这种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的吸收、借鉴,才使《雨巷》这首诗的形式更具有意味。
再次,排比手法的运用。如,“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排比具有加强语气、突出强调的作用,用在这里便充分地表现了“丁香姑娘”的美丽同时又表达了诗人对她浓烈炙热的爱,这种“爱”,是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对“丁香姑娘”最纯洁、最纯粹、最崇高的那种思慕之情。诗人这种情感上表达的强烈、急促又与上述的伸展、舒缓夹杂在一起,使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张有弛,情感发展脉络更加清晰,愈加感人至深。
最后,是首尾呼应的回环往复之美。诗歌首尾两节只是差异在一个词上——首节的“逢着”和末节的“飘过”——其余的完全一样。这种首尾的相互照应,一方面,使结构显得更加严密、紧凑;另一方面,在情感内容表达上形成了“现实——想象——现实”的循环结构,具有回环往复之美,也进一步增加了诗歌本身的审美性。
三、语言运用
什么是诗?它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3],它的语言要求“语词凝练”,是诗化的语言。而所谓语言的“诗化”,一方面,即是指在表述同一事物或性状时,所选用的语词在品味上要超过日常口语。如,用“冰轮”“素影”表述月亮;在用“尺素”“红笺”描写恋人之间互相传递的书信等,这近似于古代诗歌创作的“炼字”。
这便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着他的心灵、情感世界。虽然有过憧憬、有过失落,但是我们从他的诗行中也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他的这种愁苦也是诗化的、浪漫的。正如台湾著名词人方文山先生的那句词——“你从雨中来,诗化了悲哀,我淋湿现在”,的确,戴望舒先生用了一条朦胧浪漫的雨巷唯美诗意地抒发着他的思绪;而我们这些后来人也会“淋湿现在”,深深地感受着传统文人的心理情结以及先贤才俊们所给予我们的美的享受、智慧的熏陶。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的基本方式(讲座)》,赵敏俐,2007年10月10日,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2]《诗论》,朱光潜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78页。
[3]《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主编,2008年11月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92页。
作者简介:张婧曌(1988-),女,汉族,辽宁省辽阳市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