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策略

2013-04-29 11:54:01王希伟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积极参与演示实验高中物理

王希伟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搞好物理实验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了演示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策略的一些建议,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了些粗浅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策略;积极参与;多媒体

新课标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下面就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策略,并结合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与同行共同商榷,以期抛砖引玉。

演示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国家高中物理教学新大纲中对演示实验安排又有所增加,由此可见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发挥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利用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与创新。我们的教學策略是:

一、演示实验中应加强边教边实验,让学生积极的参与

按照我国目前的条件,实行实验室授课制还有一定的困难,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主要还是在教室中进行,必会受到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如何能在这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增大学生的实践活动量,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呢?那就是采用“边教边实验”教学方式。边教边实验是演示实验的教学方式之一,就是教师边做演示实验边分析、推理或者边讲原理边做演示实验,并且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穿插进行,又融合在一起,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或者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让学生边动手边做实验、边分析、归纳总结来验证规律或探索规律。边教边实验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扩大师生在课堂内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增加学生自己动手、自行操作、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真正参与学习、主动探求知识

二、结合多媒体技术,模拟演示物理实验

物理课本中有许多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利用多媒体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对物理概念、定律等认识加强,理解透彻。教学实例:

例如,对于“LC电磁振荡电路”的振荡过程分析,教师可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动画功能,展现了随着电容充放电的进行,LC回路中的电场能和磁场能之间的周期性变化,振荡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变化的全过程,安全逼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求知欲高度旺盛的状态。

三、提高物理演示实验效果

演示实验的效果,主要看它是否能在学生大脑中建立起基础物理现象的鲜明表象,还要看它是否能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物理实验操作成功,而且现象明显、富有感染力。

实例 :改进实验装置,增强演示效果

高中物理课本中有一个验证楞次定律的演示实验,但是无论是学校的仪器还是学生自己做得演示器,其效果都不是很好。原因是通过单匝铝框的磁通量变化较弱,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不大,因此感应电流的磁场不强,原磁场与感应电流的磁场作用力不大。

改进方法:用直径为0.5mm左右的漆包线,绕制两个匝数各为50-100匝,直径为8cm左右的圆形线圈,其中一个线圈将线头上的漆刮掉,把两个线头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线圈;另一个不连接成闭合线圈。将两个线圈都用透明胶布或细线绑紧。再把楞次定律演示器上两边的铝环取下,分别换上两个线圈,这样演示器就改好了。改进后的线圈由1匝增加到n匝,在相同的磁通量的变化情况下,感应电动势由原来的 E增加到nE。而由于整个线圈的总电阻也增加到原来的n倍,所以每一匝线圈中的电流强度没有增加,但是n匝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叠加起来,就使总的感应磁场大大增强了,从而增大了感应磁场与原磁场的相互作用力,因此,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实例:增强演示实验过程的独创性

独创特征,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点和成就。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层次清楚,步骤到位,循序渐进。一般地应该有:初态演示、静态演示、动态演示,过程演示、末态演示。

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别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难以想象两个相对静止而又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接触面间的情况。一般我们会通过对物体受力平衡的分析,来得到静摩擦力的方向,这种方法是纯理论的,学生难有直观感受。当然也可以让学生用手在桌面上用力推,感受静摩擦力的作用。这虽然有了一定的改进,学生有了感觉,但还不能直接观察到。针对这一缺陷,可以采用模拟的手段,把接触面间的情况加以“透视”,达到“可视”的效果,使学生能获得直观感受。

例如要分析如图1所示的两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方向,取两只鞋刷,使刷毛相对地迭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水平推上面的一只鞋刷,可以看到上下物体间刷毛形变的方向相反(如图2所示)。由此可以推想出上、下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情况。也可以在软泡沫塑料的一面切出矩形槽口,以代替毛刷(如图3所示)。通过这种模拟放大的手段,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象思维的模型,因此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思维的障碍也就随之消除。

总之,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做好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至关重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为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每位物理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出富有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拓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光安.利用多媒体优化物理演示实验[J].广东教育,2006年05期

[2]饶黄云.转变教学思想 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教学能力[J].物理实验,1998年04期

[3]高剑森.发挥物理演示实验的创新教育功能[J].现代物理知识,2004年01期

[4]陈士芹.浅谈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2期

[5]刘春宇.物理演示实验在创新教学中的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猜你喜欢
积极参与演示实验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浅谈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未来英才(2016年22期)2016-12-28 16:19:04
让“演示实验”不仅仅止于演示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00:25
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考试周刊(2016年80期)2016-10-24 17:55:15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