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昌
摘 要:德育在教学中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得到社会各界关注。中等职业教育中,教师要用恰当的方式、合理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学生品质;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加大,各地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空前提高,而初中在校学生数量减少、高中的扩招,造成职校生源严重不足,为弥补招生数量不足问题,所招学生学习成绩标准明显降低,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和教师作对者屡见不鲜。分析产生的原因,其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长大、父母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这样的学生占一定的比例,虽然学习上很吃力,但他们在其他方面具有一定特长,教师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品德发展规律,创设有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教育环境,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
活动。依法治国,以德服人,是教育工作者开展德育教育的前提。
一、法,是万事、万物的规律
制定教育法必须按照学生整体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同时具体操作时要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限制违反教学规程的行
为时,要考虑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尽可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引导学生向自身发展能力的强项方面发展,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所应遵循的规律。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教育环境
1.正确分析学生来源
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在文化课学习方面无疑是弱势群体,但在体育活动、文艺活动、专业课实习实训方面却不一定是弱势群体,有时候还表现出众。通过体育、文艺、公益劳动、实习实训的锻炼,不仅增强其体质,还能够促进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其团结合作的能力,对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的他们,无疑起着不可低估的增强能力作用。
2.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和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具有相对优势
在实训过程中,对于训练实习操作的安全常识方面,要加强教育,培养他们注意安全的品德。教师的以身作则对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善生活质量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培育作用。
三、接受教育的学生要作为主体,教师要成为主导,对新知识学习,要积极认识、体验与践行
学生无论在教室、实验室还是实习车间,甚至到工厂,都要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观察、学习、掌握、熟练所学工种,在整个操作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不能变。教师起着引导、检查和监护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特长,才能不偏离教学大纲,才能够让学生大胆创新,成为实用型人才,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
培养学生要有目的性,中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包含四层含义:
1.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性质的要求,是我国教育的社会主
义性质和特色的反映。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的教育目的,他们的教育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如果偏离了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上就背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甚至成
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绊脚石。
2.坚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新型劳动者,合格的质量标准
使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我国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有两点:一是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德、智、体、美、劳将作为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二是明确使受教育者各方面全面发展,它不仅是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还包括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今天在校学习的学生,明天就是社会劳动的新生力量,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对于学生培养要全面,要从两方面看:第一个层面是对学生个人要全面培养。根据学生个性化的要求,发挥每名学生专有特长,引导向个性化发展。第二个层面是对全体学生培养出共性的东西,也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道德品质。在培养过程中,不言放弃每一名学生,无论学习成绩的好与坏。要有一视同仁的心态,因为他们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德、智、体、美、劳中“德”字为先就是这个道理,技能强,可以创造财富就多,反之,破坏能力也强。我们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建设者,创造能力可大可小,都是创造。
4.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的这一规定明确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不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寄生虫。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个人为社会做贡献的表现形式。只有这样,个人才能自重、自爱、自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付八军.新形势下德育误区及方法论探讨[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4):21-24.
[2]薛仁宇,曹广力,贡成良,等.21世纪德育内容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华北科技学院报,2002,4(2):93-94.
[3]李太平.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6).
[4]杨启勇,马秀玲.德育目标达成的方法[J].四川教育,1998(04).
[5]万云英.学校教育心理学.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09.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