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美术的色彩教学

2013-04-29 08:04:26李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复色色相明度

李璐

美术是一门艺术,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色彩”是中职美术教育的主要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和创造表现力,教师仅向学生传授色彩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着重于思维方式的训练,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色彩的同时, 提高创新能力。

美术色彩教学艺术表现色彩教学是美术教学中主要的基础课之一,同时也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结合基础技能训练,融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让学生正确地认识美和评价美,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中职学校开展了很多技术课程,如计算机专业,这些专业课程如果没有一定的色彩知识做基础,学生即便是学会了这些专业的技术,也很难制作出高水平的作品。而且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能力不突出,大部分学生也从未进行过色彩训练。因此在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要使学生在有限的较少的课时内,良好地掌握色彩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就需要美术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施教、提高色彩课教学质量。

一、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

1.感悟色彩

要让学生有动力学习色彩这门基础课,首先要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走进色彩的世界中,在优秀的作品中去感受色彩的魅力。让学生学会欣赏作品,提高学生进一步感受色彩的能力,理解色彩表现规律。在认识理解好作品的色彩的同时,教师还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引导学生去观赏、品味作品的表现手法,了解作品中的精华,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对艺术的追求欲望。

美术作品是作者认识生活的成果,要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再认识,在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认识作品中的色彩。学生对作品有了大致理解和认识后,教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引导,使学生不仅有感性认识还要有理性认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欲望。

2.学习色彩

学生对色彩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便可以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了。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在传统的色彩教学课堂中,教师过于偏重对色彩理论的经验认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但往往会使学生的作品呆板、缺乏新意,不仅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色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会束缚了学生审美能力,无助于他们的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师不要成为在专业课堂上单一的授课者形象,而是要逐渐成为学生的引路者和启迪者。在色彩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色彩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问话、写生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色彩规律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好色彩的规律。学生对色彩有了规律的掌握和熟悉后,才能更好地表现客观世界。

二、训练学生的色彩技能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和识别色彩。色彩由于明度和纯度有了诸多的变化,教师在对学生讲授色彩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色彩,掌握扎实的基础。

1.原色、间色和复色的练习

让学生在水粉纸上画上基本三原色,然后再依次画上用三原色调配出的三间色以及三间色相调而形成的复色,这个过程虽然简单而且也不复杂,但是它可以扎实学生的基本知识,锻炼学生色彩调配能力的准确性,提高学生对不同色彩的感觉能力。

2.提高明度,降低纯度的练习

让学生在分别用原色、间色、复色由少到多的加白粉,做明度推移练习。这个过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加入不同量的白粉调配后,原色、间色和复色都可以提高明度和降低纯度,并且可以提高学生在色彩明度和纯度上的过渡能力,进一步扎实学生的色彩基础。

3.减弱明度和纯度的练习

让学生在水粉纸上分别用原色、间色、复色由少到多的加入黑色等深色系列,做不同的纯度推移练习,这一过程的练习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无论是原色、间色和复色,加入不同量的色彩调配后,都会减弱原来的明度和纯度。

4.色相转换的练习

让学生在水粉纸上做不同色相的转换练习,要求学生在色相与色相之间的衔接要自然,这一过程的练习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色相转变的变化,调配出色彩和色彩之间的类似色和同类色,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色彩的掌握能力。

三、革新教师教学方法

教师要运用科学的色彩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真心的去体会并感受华丽的色彩。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把颜色规律作为基础,通过多种途径去发展学生认知颜色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扎实学生基本功的同时不断地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灵活的处理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1.适合学生特点的、灵活的教学模式

教师的教学手法要与时俱进,面对不同性格和不同能力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性并且针对性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被动地描摹,学生思维受到限制,创造力也无法发挥。教师要防止学生照搬照抄别人的作品,要学会自己创作。

2.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不是把对象画准就是最终任务,也不是把对象真实的再现就是最终目的。如果学生只是一味的临摹,在一定程度上就遏制了学生艺术表现能力。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全面的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要让学生的作品有个人特色和风格。让学生在掌握色彩基本规律的同时,还要发挥个人的主观性,把个人的感受与情感带入到作品中去。

3.让学生感受色彩文化

色彩的表现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和创作,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创造。色彩文化反映了人的生活方式。学生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受色彩文化的约束,但不意味着人是被动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品味色彩文化,根据自身的文化沉淀对色彩进行再创造。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艺术特色,教师要让学生在差异中进行审美和艺术的表现。

4.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师在色彩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思维的空间不断延伸扩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加强对生活的观察,通过多种途径去思索和感悟。让学生通过自己体会,把难以想像的丰富的色彩理解透彻。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尝试,全面训练学生的能力,扎牢基础知识,培养创造和艺术表现能力,辩证地处理好色彩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崔宁安.我对素描教学的理解——在职业教育中关于素描教学的体验\[J\].职业技术,2012,(03).

\[2\]沈振拯,范丽.中职美术设计专业色彩课抽象能力的培养\[J\].美术大观,2011,(03).

\[3\]强会君.注重美术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1).

猜你喜欢
复色色相明度
苏联八色相环由来考述
——兼论八色相环的内涵
齐鲁艺苑(2023年1期)2023-03-29 02:54:54
白色毛发产生对白癜风皮损复色的影响
基于Coloro色彩体系不同色深公式的颜色深度研究
纺织学报(2021年5期)2021-05-27 06:45:04
复色在婴幼儿玩具包装上的设计与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两种食用色素对百合鲜切花复色染色效果的研究
种子科技(2019年15期)2019-09-10 02:16:54
食用色素对月季鲜切花复色染色效果的研究
吉林农业(2019年2期)2019-07-01 06:40:56
颜色三属性及其在图像调节中的应用
色相、心相与舞台造型——民国京剧批评中的“扮相”品评
戏曲研究(2018年3期)2018-03-19 08:47:34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