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四地暨新加坡语文课堂教学启示

2013-04-29 00:44周小蓬
师道 2013年9期
关键词:现代文古文文言文

周小蓬

今年4月在台湾举行第六届两岸四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新加坡创意语文教学交流活动暨第一届两岸四地语文教师典范教学演示研讨会期间,有8位语文教师分别展示了朗读教学、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教学、议论文的以读带写指导教学等8堂课例,课型多样,方式多元,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语文教学各自的风采和特色,为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其中特别引发我思考的是关于教学意识的问题。

从一般意义来说,教学意识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达到某种教学效果而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观念、教学意向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的统一体。教学意识包括目标意识、对象意识、互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文化意识和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等及其相应的教学方式。没有正确的教学意识就不可能取得积极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学意识中,目标意识是最根本的,是教学的灵魂。

从具体课堂教学来说,教学意识体现于课文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次五地语文教师的教学演示证明,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正确的教学意识指导。观察8位语文老师的教学,可以发现他们的一些教学追求和技巧运用,其实都是某种教学意识的体现。在总的目标意识之下,他们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所体现的个性化朗读教学意识、创意教学意识、服务于学生的教学意识等是值得注意和学习的。

个性化朗读教学意识的表现和启示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是“口而诵,心而惟”,出之于口,入之于心的过程,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通过朗读,学生能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这次课堂教学演示中,有三位老师的课堂是以朗读或诵读、吟诵为主来组织教学的。他们都有很明确的个性化朗读教学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技巧,发挥朗读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如台湾的陈桂芬老师很注重指导学生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悟进行朗读,要求读出文章的精、气、神,读出情味。在这种教学意识引导下,学生的朗读显出各自的个性色彩。陈桂芬老师还很注意与学生进行交流,一起在反复回味中寻找与他人的差异,既向高水平的朗读范例学习,又保持自己的朗读个性。朱畅思老师的朗读教学课的个性化朗读教学意识也非常显著,他的特点是通过自己的个性化朗读来培养学生的朗读个性。他激情出场,带着一些复古和夸张的味道吟诵诗歌,立即把学生带进诗歌的特定情境中,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提高了吟诵的兴趣,又通过自己的示范引导,使学生学到了个性化吟诵的技巧。来自澳门的贺诚老师,他用浑厚有力的声音为学生做《万里长城》的示范朗读,再让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学生在朗读时,他非常注意发现他们的朗读差别,并充分肯定学生有差别的个性化朗读。这一点给我们的印象特别深刻,对于我们的朗读教学很有启发。

推陈出新的创意教学意识的展示和启示

在这次创意教学展示中,来自大陆的容理诚和马新民两位老师在教学上的创新设计很引人注目,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创意教学意识。

容理诚老师为了解决学生对古文学习感到困难,学习效果差的问题,在多年教学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的古文学习课程。他的教学凸显了推陈出新的特点。一般的古文教学多是读古文,解字句,翻译和练习。容老师的古文教学设计在基本保留了这个大家熟悉的古文学习方式的同时,加入了一个逆向学习环节,就是根据学生此前学习古文的水平,编一段现代文语段,让学生翻译成文言文。他所编的现代文语段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特别能激发学生的翻译欲望。虽然这个现代文语段被赋予了一定难度,但学生的积极性还是被调动起来。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脑力得到了空前的激荡,他们必须努力去推敲古文的词语该怎样运用,那些离学生久远的词句顿时被激活了,古老的词汇此时仿佛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老师还把一些古今词语对照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到更多的古今词语转换知识和规律,使他们能自如地将现代文翻译成文言文,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把古文翻译为现代文。这种“双向对译”的古文教学创意活动对学生思维的推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回答问题积极主动。由于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掌握较传统方式有明显增强,文言文的运用能力也得到提高,有个别同学还在周记中用文言文写自传。在对曾参加该实验的某校高一、高二级四个班的220名学生的调查中,53%的同学(116人)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新颖,使枯燥的文言文学习变得有新鲜感,在“将白话文译成文言文”的环节有成就感;34%的学生(75人)认为此种学习方式让他们认识到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还很欠缺,要加强对文言知识的积累;10%的同学(22人)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训练思维能力;32%的同学(70人)由讨厌文言文变成喜欢文言文;61%的同学(134人)开始对文言文感兴趣;49%的同学(108人)觉得很有收获,能够更好地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应用……调查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是深受学生认同和欢迎的。

马新民老师讲授的课文是《落花生》,他的目标教学意识非常明确,就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马老师把《落花生》原稿和删改稿呈现给学生,把一处处修改的部分列出来,与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去体会删改稿的表达效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特别去体会由于用词用句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他把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且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之下来讨论文章所呈现的不同意义和效果,让学生通过对比,真切地感受到语言词句选择的不同所产生的语感差异。这堂课很有创意教学意识,又有匠心的创意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很好,对学生提升感悟语言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创意教学鼓励教师求新求变,让教学变得更有新意和弹性,“活泼多元”应该是创意教学的本质。创意教学除了学习内容要有创意,教学方法和空间设计等也要有创意。在创意教学中,教师必须将智能、用心与巧思三者结合起来,以智能为基础,充分运用巧思,而且要用心去做,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才能推陈出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服务于学生的教学意识的示范与启示

教学的根本是为学生服务,所以每一堂课都要把服务于提高学生的某种语文能力作为教学的原则。

来自香港的汤芷琪老师,她的示范课在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示范课讲的是“阅读策略—预测能力”,她的教学意识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她选择的学习材料是一个很有趣味、情节跌宕的故事文本。教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猜想、预测故事后面的可能性的发展。特别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版块,把学生的猜想和故事原本的发展进行比较,一方面展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一方面发现学生独特的想象创造力。进而通过讲解、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和学会猜测的学习方法,整个教学过程都依严密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新加坡的林季华老师细腻和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意识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她讲授的是“论说文的读写综合”。为了让学生领悟论点、论据的内涵,学会提出论点和寻找论据,林老师非常注意选材的现实性和重视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她选取的教学材料是与学生生活和经验接近的学习资源——动漫片《售旗日》。这段动漫片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到一个热烈的议论氛围之中。为了帮助学生增强对这段动漫片的认知,林季华通过适当的讲解,做了周到细腻的铺垫引导,为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以及动手动脑练习提供顺理成章的路径。这种有效服务于学生的教学意识是值得反复体味和学习的。

台湾的丁美雪老师的教学也很有针对性。丁老师的特点是善于进行有针对性、有启发性的提问,且提问层层推进,让学生最终自己推论出刘基《楚人养狙》的寓意。丁老师采用的心智图和想象反思方法对引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习的深化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现代文古文文言文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