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问题与对策

2013-04-29 19:47李微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环境管理建设项目问题

摘 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是日趋完善的过程,对促进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对策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建设项目 环境管理 问题 对策

0.引言

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是指通过依靠环境管理法规,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去监督开发建设者从事开发建设的管理行为,使其符合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有关法规要求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把它纳入基建程序约束基本建设工作按环保法规要求进行开发建设,是防止增加新污染和加速治理原有污染的根本措施。

1.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审批监管复杂化

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形势下,投资主体多元化,尤其是私营业主大量增加,再加上各地层层加码的招商引资任务的影响,在项目审批过程中,某些部门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往往让建设单位虚报投资额、虚报建设规模[1]。在建设项目监管过程中,实行分级审批、权限管理,建设项目的违法违规行为由有审批权的机关处罚处理。另外,有些地方政府重发展轻环保的观念使得某些项目脱离了环境管理。

1.2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重环境污染轻生态保护

在建设项目工作中,某些地方领导基于创“政绩”,为了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项目审批不严格,批准了污染严重的项目,并且不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导致许多企业扩大生产线加重污染而无环保预算的情况,造成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后果,妨碍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2]。

1.3“三同时”管理不到位,重审批轻监管现象普遍存在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是指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三个管理阶段,但实际工作中“三同时”执行率不高,在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阶段缺乏严格有效的跟踪监督管理。建设项目中后期管理的不足导致有关企业的违法违规现象有:(1)滥报环保投资额,实际投资远小于申报投资。(2)为简化审批手续,瞒报生产工艺与设备。(3)假报建设规模,故意夸大或缩小申报生产规模。(4)擅自改变污染防治设施设计,简化施工[3]。

1.4 环评工作普遍存在滞后现象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滞后现象比较普遍,在当前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三资企业迅速增加,基建速度加快,一般前期准备阶段不超过3个月,环评滞后现象将更突出。环境影响评价,如果成为对既成事实的说明或对环境污染的解释,则失去了其应该具有的作用[4]。

2.對策与措施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若把关不严就会直接影响到对污染源头的有效控制,选址、环评、审批、监督一旦有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环保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严格监管,认真抓好建设项目每一个环节的环境管理。

1) 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执法监督

通过强势执法,在复杂的利益格局中重新树立环保的权威,有力地震慑违法建设者,对一批项目进行了整改或关停。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a) 环保是一项全民共同参与的公众事业,民众的关心和参与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动力和保证。只有向社会各界大力地宣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向社会公开工作程序、办事制度,使各级领导、企业掌握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要求,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监控,并加强执法手段建设,加大处罚力度,使违法建设者不再能侥幸过关。

b) 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技术支持系统,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管理队伍是完成任务的需要,各级环保部门的环境管理人员要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正确理解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熟悉环保法律法规等。

2) 企业应自觉遵守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程序

环评法规定,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并负责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指出: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登记表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a) 国家在建设项目厂址选择中规定: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内,不能设立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通过确定合理的厂址,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b) 改善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使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节约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国家在一定时期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并制定相应的市场准入规定,而且不断变化。

c) 由于环评批复过程较长,企业在项目前期尽早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保证环评有足够时间,实现建设项目合法建设;同时,由于国家环评审批任务繁重,而全国尚未建立统一的环评质量标准考核体系,能通过环评审批的建设项目配套的环境保护措施不一定适合企业,因此,企业和环评单位通过充分的论证,将确保环保投资效益。

3)加大宣传力度

a) 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公众的关心和参与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动力和保证。向社会公开工作程序、办事制度,使各级领导、企业掌握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要求,增强主要领导对做好环境保护预防为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企业、建设单位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b) 推行项目审批承诺制,确保“三同时”落到实处基层面对的大部分是中小型建设项目,即要求建设单位向环保部门作出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并确保其与主体工程“三同时”,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做好污染防治工作,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等内容的书面承诺,若做不到,将依法受到处罚。

参考文献:

[1] 吴长征,田贵全.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上海环境科学,1995,14(6):3-5.

[2] 朱红昆,李德胜,刘军.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思考[J]. 江苏环境科技, 2005,18(3):53-55.

[3] 周青振.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 山西建筑,2008,34(6):221-222.

[4] 李三民,任云峰.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2000,7(1):13-14.

作者简介:李微(1982-),女,汉,辽宁身锦州市人,教师,博士,现供职于沈阳建筑大学,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

猜你喜欢
环境管理建设项目问题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浅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
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